如何正确对待处理学生的错误

如题所述

正确对待学生解题中的错误

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正确对待学生解题中的错误,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错误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

一、由于慌、不认真审题、学习态度的不端正而引起的出错   

在作业或考试中一些学生经常犯一些诸如审题不严、计算不细心、忘记单位换算、书写格式不正确、结果无单位、作图不规范或丢三落四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学生往往认为不算什么大问题,分析错误时不重认为下次注意就行了,结果造成经常出错。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习惯的危害性。

我记得在上一节数学习题课时,我给学生出的是中考常考的几个题型,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太多了,比如:实数运算题忘记符号的变化,分式方程不写检验,作图题在答题卡上不用签字笔涂描,应用提不写答等基础题上老失分。

二、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不扎实

由于概念、规律理解的不深不透,造成解题时死套公式而出现错误信息;或者由于知识遗忘而不会解题;或者在学习态度上存在一些问题等,于这些原因造成的错误,教师要多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平时多督促,检查,多交流,要严格要求,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扎实、牢固。

同时教学中,要注意分解难点,吃透疑点,对模糊点主动示错,暴露出错的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知识体系,以减少出现这类错误。

三、忽略了题目本身外在或隐藏的内在条件而引起的错误

,挖掘不出隐含条件,遗漏条件而出错;有的由于过去消极的思维定势而误入企图;有的由于方法不当而无从入手,甚至主观臆断。对于此类问题,教师要精心辅导,辅导学生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同时强化训练,采用各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思维练习,防止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形成有效地迁移,长此下去,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心理障碍引起的错误要情感交流   

在平时作业或考试中,一些学生有时由于对题目似曾相识,而产生求易心理,情绪松弛,从而淡化思维;有时又由于畏惧或情绪过度紧张、焦虑而使思维受阻,特别是在中、高考和大型比赛中,甚至造成大脑空白而无法答题。心病还须心。教师要认清出错的心理因素,教育学生要去掉求易心理,严格思维,做到步步有理有据,要培养学生有顽强意志,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遇到困难敢于面对和解决它,不怕出错,在错误的基础上提高认识,加强训练。

五、数学思维和学习方法的不合理,缺乏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导致的出错

要在课堂上对这类不应该的错误具体指出,以对学生形成有效的、直接的大脑刺激,提高学生认识的高度,同时课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面批表现出老师对该生面对面的爱护与关心,可以形成积极情感交流,促进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怎样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但长期以来,对待学生的学习错误,在认识上我们更多的是把“错误”当成了教育的“敌人”,以至于“不错”便是“成功”,“不错”成了我们不懈的“追求”;在实践中则把其重点放在分析错因、制定对策上(尽管这些很有必要)。对待学习错误,我们缺乏一种“主动应对”的新的理念和策略。教育专家指出:“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那么,如何利用这一“财富”,变学习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呢?

一、 利用错误,激发探究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而“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它来自于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错误”引发了同学们对问题的主动、积极的思考,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思维热情,同学们在“欲罢不能”的浓浓的探究氛围中开始了对新课的学习。

二、 利用错误,激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一个人在已有经验和一般思维的逻辑规律的基础上,用一种灵活、新颖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探索求知的思维活动。利用学习错误,挖掘错误中蕴涵的创新因素,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鼓励,能帮助学生突破眼前的思维障碍,进入创新求异的新境界,让学生体验思维的价值,享受思维的快乐。“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学生发生学习错误时,做老师的如果大喝一声:“这堂课你听的什么?你看人家学得多好!订正!”那学生创新的“火花”就会在瞬间被无情地“剿灭”。反之,如能善待、宽容、“利用”错误,则能为学生开辟出一片创新的“新天地”,达到激发创新情感,激活创新思维的目的。

三、 利用错误,提高反思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以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作为必要的前提。利用学习错误,并及时引发这种“观念冲突,能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对已形成的认识从另一个角度,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再思考,以求得新的深入认识,这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富兰克林有一句名:“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成了废物。”在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的新课程实施之际,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学习错误,我们必要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这将是很有意义的尝试,它的最终受益者无疑将是学生——使学生得到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