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重巡洋舰与战列舰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主要的区别体现在火力和航速上

1、战列舰

战列舰是近代海上炮战主力舰,重视装甲防护和火炮口径打击力,是衡量一国海军实力的主要指标,战列舰具有吨位大、火炮口径大、装甲厚、皮实抗揍的特点。

2、巡洋舰

巡洋舰是舰炮时代海上作战的主力,兼具对岸打击能力,是一种火力强、用途多的大型远洋舰艇,具有航速快和适航性好的特点。

扩展资料

巡洋舰是海军中比较老的一个舰种,差不多和战列舰同时诞生和发展。早在17-18世纪的帆船时代,巡洋舰是指那些装备火炮较少,一般不直接参与战列线战斗,而主要执行巡逻及护航任务的快速炮船。

19世纪末,随着战列舰的崛起,巡洋舰、特别是装甲巡洋舰得到迅速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巡洋舰的发展速度加快,质量也有明显提高,排水量已经达到3000-4000吨。

航速25-30节,舰炮口径一般为127-152毫米,个别达190毫米,已经具备压制敌驱逐舰,引导和支援己方海上兵力进行作战的能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巡洋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26

二者区别主要在于相比之下:重巡洋舰吨位较小,航速较快,装甲及火力相对较弱,而战列舰则相反,吨位较大,航速较慢,装甲及火力极强。

具体情况如下:二战前,因为有《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和其后修订版的《伦敦海军条约》限制着,所以各国的重型巡洋舰与战列舰都是卡着条约的边缘造,即所谓的条约型巡洋舰和条约型战列舰,两者的区别径渭分明。

所以重巡洋舰就是排水量小于10000吨,主炮口径主炮口径为6英寸——8英寸(155-203毫米)。
战列舰就是排水量小于45000吨,主炮口径主炮口径不得超过16英寸(406毫米)。

二战时,由于限制军备的海军条约的失效,各国敞开了造,所以重巡普遍在12000吨至15000吨左右,203毫米主炮8至10门,航速在30~33节之间,日本重巡洋舰甚至达到35节的高速,舷侧装甲带的厚度有100~150毫米。

而战列舰普遍在35000吨至45000吨左右,381毫米或406毫米主炮8至9门,航速在27~30节之间,舰体敷设重型装甲,舷侧装甲带的厚度基本在300毫米上下,大和级甚至达到410毫米,此外还配备数量较多的防空武器应对空中威胁。

大和号算是其中的各项之最了:排水量:64000吨,460毫米主炮9门,副炮155毫米舰炮12门,航速27节,装甲厚度410毫米。

以下为406毫米依阿华战列舰的炮弹,大和是460毫米,可以感受一下大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9-14
最主要的区别是战列舰主要有强大的攻击力,火力,巡洋舰攻击力,火力相对小些,但是能够对付多个作战目标。
战列舰,是一种以大口径火炮的攻击力与厚重装甲的防护力为主要诉求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现在早就没有战列舰了。
巡洋舰,是在排水量、火力、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大型水面舰艇,巡洋舰拥有同时对付多个作战目标的能力。但是在现代战争中巡洋舰实际上正逐渐被驱逐舰所替代。
驱逐舰,它是一种多用途军舰,可以执行防空、反潜、反舰、布雷、警戒、护航、火力支援、攻击岸上目标等战斗使命。它的地位即将取代巡洋舰。
当代海军所装备的水面舰艇主要是航空母舰、驱逐舰、护卫舰、布雷舰、登陆舰、补给舰、反水雷舰艇、猎潜艇、导弹艇以及其他勤务船。
第3个回答  2015-10-13
战列舰无论火力还是防御都远超巡洋舰,但是战列舰不能独立出海作战,就像航母一样,需要辅助舰船保护。战列舰无可匹敌的厚重装甲,大携弹量、大口径火炮以及其他军舰都望尘莫及的火炮群,战列舰的火力和重甲使它一度成为海战的顶梁柱。巡洋舰设计出来的目的就是进行远洋巡航,他航程大、速度快,而战列舰设计的目的则是主力舰队公海决战。
战列舰(Battleship,或又称为战斗舰,战舰)是一种以大口径火炮的攻击力与厚重装甲的防护力为主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是能执行远洋作战任务的大型水面军舰。其自风帆时代诞生,1860年代开始变革,在1870-1890年代之间一度断代,但是期间的实验探讨一直没有中断,由1890年代开始复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末期逐渐式微。战列舰一直是各主要海权国家的主力舰种之一,称为主力舰。二战结束以来战列舰的战略地位被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潜艇所取代,不再是舰队中的主力,其称呼方式也相对失去了意义。
巡洋舰是一种火力强、用途多,主要在远洋活动的大型水面舰艇。巡洋舰装备有较强的进攻和防御型武器,具有较高的航速和适航性,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长时间进行远洋作战。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航空母舰和战列舰护航,或者作为编队旗舰组成海上机动编队,攻击敌方水面舰艇、潜艇或岸上目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