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消费者产生共鸣?

如题所述

人是“理性的卫道士”,也是“情感的俘虏”。一个品牌最能打动人心的不仅是其产品的物理功能,更在于品牌蕴含的情感感染力。关爱、真诚、友谊、快乐、激情、自由……这些情感无不感动震撼着我们的内心。一个品牌如果能够充满丰富的感染力,与消费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就会使品牌从冰冷的物质世界跨入到有血有肉的情感世界,也会使品牌楚楚动人、魅力无穷。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这句广告语将冷冰冰的钻石融化到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之中,从1948年流传至今,不知感染了多少人。

“妈妈,我能帮您干活了”——雕牌洗衣粉的情感广告,更是抒发了亲情的爱,不知温暖了天下多少父母的心。

将“情感”作为产品的卖点有两种:一种是产品本身具有感情色彩,另外一种便是为产品注入情感。建立产品个性就是建立一种象征,让它能代表购买产品的消费者的想法和精神追求。让消费者产生认同感,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也就拉近了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增强了消费者购买的理由。

  有些产品本身就具有感情色彩,比如2008北京奥运吉祥物纪念品“福娃”。“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好客和会友好,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每个娃娃都代表着一个美好的祝愿:繁荣、欢乐、激情、健康与好运。娃娃们带着北京的盛情,将祝福带往世界各个角落,邀请各国人民共聚北京,欢庆2008奥运盛典。

  人们喜爱福娃,不单纯是因为它那可爱的形象,更多的是从中体验着奥运的激情与欢乐,感受着国人的骄傲与荣誉,也正是“福娃”这种有纪念意义的产品,把人们的心与北京奥运会紧系在一起,这就是产品让消费者产生了感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购买一些纪念产品。例如,游客会买明信片以纪念游玩过的景点;打高尔夫的人会买绣有标志的衬衫或帽子,以纪念某场特别的赛事;为了庆祝特别的日子,爱人可能为对方挑选一张精美的问候卡;年轻人为摇滚音乐会而搜集专门制作的T恤等。他们买这些纪念品,以此作为对难以忘怀事件的留念。这些纪念品往往是他们个人珍藏的一部分,是他们对那段日子的感情纪念,那些经历往往比纪念品本身更有价值。所有那些体验,如果没有纪念品的话,很快就会被遗忘。当然,那不是消费者购买纪念品的唯一目的,但如果能够加重产品的附加值,并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感情,这就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对企业来说,就意味着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从而赢得消费者,巩固市场。

  另外一种就是为产品注入情感,从而让消费者产生感情。2007年1月,“第二代巧克力”手机 LG KG90n登陆中国。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注入,“巧克力”系列手机也只是外观设计独特而已。在后消费主义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日益表现出个性化、情感化,消费者已经把注意力从产品功能、质量方面转移到了使用产品的感觉上。

  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提高了,开始寻求和家庭装修、家具环境相搭配的彩色家电产品,以获得一种心情上的放松和精神上的享受。比如LG设计的拥有镜面、宝蓝、酒红三种色调的LG对开门冰箱,放在明亮简洁的厨房中相当赏心悦目。在家电世界,另一大设计则是把双开门施华洛世奇水晶冰箱引入客厅,在把手上镶嵌了近5000枚施华洛世奇水晶,营造出一种家居奢华感,形成身份象征和审美的双重满足。

喜力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第一啤酒品牌,其品牌强烈的感染力功不可没。喜力的许多广告看似简单,却蕴含无穷,常常演绎着人生哲学、真挚情感,令人难以忘怀。例如,在一则喜力广告的画面中,两瓶喜力啤酒拟人化地脱去商标的外衣,拥抱在一起,广告语“够交情,就不用表面文章”生动刻画出真心朋友对饮时不必客套,痛快畅饮的心情。

可口可乐的前任老板伍德拉夫曾说:“可口可乐99.61%是碳酸、糖浆和水”,那么余下来的那一点点是什么呢?

其实 ,可口可乐之所以能穿越百年时光,关键在于它“占领”了消费者的情感。可口可乐公司欧洲太平洋集团公司总裁约翰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可口可乐并不是饮料,它是一位朋友。”

可口可乐塑造的“乐观向上”的品牌形象感染了几代人。而且,可口可乐品牌感染力的塑造不光停留在品牌宣传的层面,还上升到社会公益事业的高度。可口可乐将公益事业视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他们不仅出钱而且出心,为了塑造“企业公民”的良好形象,可口可乐对公益活动的投入可谓不遗余力。迄今为止,可口可乐公司已在中国捐建了52所希望小学,100多个希望书库,使6万多名儿童重返校园。此外,可口可乐还捐助成立两个江西可口可乐希望之星高中班,并捐赠800万元支持家庭贫困的第一代农村大学生。通过赞助公益事业,可口可乐成功地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认真、积极、负责”的良好形象,同时也增强了品牌的感染力。

  一种产品要在市场上长久地生存,就必须有自己的生命力。产品的生命力除了源自产品的品质保证外,还要让每一个产品与消费者建立牢固的联系。只有消费者与之产生了共鸣,产生了感情,才会产生品牌忠诚。

  过去一款产品想要热卖,它的决定因素是价格和服务。如今,“因情感而热销”已经逐渐成为主流。21世纪情感营销时代的来临,决定了未来一款产品在市场中能否被热卖的关键因素是能否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情感反映在经济力量上,就形成了所谓的“情感经济”,它是继价格、质量和服务之后,又一重要的产品竞争要素。如果企业还像过去那样,把提升竞争力和重点放在研发产品上以此去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做法将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因为消费者是有感情的,他们不光要消费产品,他们还希望被关心、被疼爱。因此,企业不光要爱你的产品,更要爱你的顾客,还要爱你顾客的所爱,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清楚消费者为什么喜欢自己的产品,或者为什么不喜欢自己的产品。所以,只有先从心里爱消费者,才有可能让消费者爱上你的产品。

  我们拿一个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商品来举例,宠物消费是一种情感的休闲体验。当人们从市场上买回一只心仪的狗仔、猫咪或是其它宠物时,他们之间就已经完成了一种情感的链接。宠物消费因为其情感化的特点而具有显著的不同。大致说来,宠物消费在休闲体验中的情感功能主要体现在情感替代、情感补偿、情感转移、身份表现等方面。

  联系传统家庭结构向核心家庭的转变来看,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离家就业,家庭提早进入了空巢期,老人们通过饲养宠物可以实现一种情感的替代或转移。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来看,初级群体与初级关系的衰落,基于血缘的次级关系成为现代人的主要社会关系,这种人情的淡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宠物成为情感支持的一种替代源,人们通过建立一种人与宠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获得某种情感上的补偿和寄托。另外,一些人也基于宠物所唤起的情感愉悦而购买宠物,通过在长期的喂养中建立一种和谐关系来增进对这种积极情感的休闲体验。此外,一些高收入人群也通过饲养名贵的宠物来显示自己的身份。

  宠物消费是现代都市人情感消费的一种方式,宠物的本质是市场所提供的一种情感化的休闲产品。无论是一度流行的电子宠物,还是现实中的活体宠物,其作为商品的诉求都在于通过购买和消费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人类是理性的动物同时也是感性的动物,要想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感情,企业必须先为产品注入情感,增添更多的感性因素。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以增加消费者接受或体验产品时的感觉完成产品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产品对每一个顾客都是标准化的,但是对其产品的印象却是为每一个顾客量身订做的,其附加于产品的是无形的且根据需求随时送达的情感。所以,虽然卖的是实物的产品,但是销售的过程却也附加着情感。情侣衫专卖店的老板说:“‘情侣衫的价格’等于‘普通T恤衫的价格’加上‘爱的情感溢价’。”当企业能够给予消费者同情感需求最接近的产品时,就能从为数众多的同类产品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就提升了产品的相对价值,同时也能向消费者索取更高的价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