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做才能达到?

如题所述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扩展资料: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相关要求规定: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

3、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7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需全国上下一起才能达到。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状态。

他曾经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

扩展资料

”对于对小康社会的认识,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不仅要从生活水平的角度来理解,还应把小康社会作为一个更加具有理论内涵的新概念,是一个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概念。

其发展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


“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概念,先实行小康的思路是正确的。小康社会是完全地集成了法家管子的治理方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这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的经济发展让每一个主体的生活水平相对来讲是越来越好;每一个主体的自由度、权利、人权状况才会越来越得到改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06

小康社会的标准之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是达到小康社会的策略之一。

健康小康社会有十大标准,分别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恩格尔系数低于40%;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50%;大学入学率20%;每千人医生数2.8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根据习近平主席在座谈会上的讲话,坚持建设民营经济是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策略,大力建设、扶持民营经济以此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扩展资料: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需要加强和完善政府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控,主要措施有:

1、分配起点的调控:包括大力加强教育;逐步打破垄断,尽可能让各行业公平竞争,并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调节和监督。

2、分配结果的调控: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建立税收综合调控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防止城镇和农村贫困人群的大面积产生;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资金来源,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保障;加大税式支出力度,扶持和鼓励再就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康社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05

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十六大报告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

“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概念,先实行小康的思路是正确的。小康社会是完全地集成了法家管子的治理方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这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的经济发展让每一个主体的生活水平相对来讲是越来越好;每一个主体的自由度、权利、人权状况才会越来越得到改善。


扩展资料:

从治理理念来说,“小康社会”并不是儒家学说的延续,相反却是法家治理思想的体现,法家重法、重“术”、重“势”,其衡量标准和最终目的就是统一和富强。之所以说小康社会是法家的传承而不是儒家的承继,是因为其根本价值理念同法家是一致的:首先实现经济和生活的富足;遵守法令和纪律,法不阿贵表现在当代中国便是90年代的“依法治国”;尊重个体价值,鼓励个体独立;积极入世,奋力进取,以实现“争于气力”的国家统一和富强为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康社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3-24
要达到小康社会的程度首先要提高我们国家贫困地区的经济水平,毕竟部分人的小康不能叫做全面小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