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是国外新年还是中国传统节日?

如题所述

“什么元旦,那都是西方的节日,不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我不过!”  
 我们身边有热衷于“过节”的人,同样也有排斥“洋节”的人。我们的传统节日,一般很容易与西方节日相区分。但关于元旦,由于和西方新年是同一天,便在我们生活中产生了这样的一些误解:“元旦既然是西方节日,那肯定不是中国传统节日啊!”   
如果你说,元旦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会“义正言辞”的告诉你,元旦不是中国传统节日,因为他们了解历史,我国在1912年以前没有公历,只有农历。然后你会反驳,说元旦肯定是中国传统节日啊,听名字就知道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节日,而且现在还是法定节日。但是说完这些话之后,是不是总感觉自己好像“心里没底”?
那现在的元旦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事实上, “元旦”一词是存在双意的,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因为“元旦”在此之前其实是农历的正月初一,现在我们称之为“春节”的那个年节,也就是“过新年”的意思。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准确地说,1949年以前的“元旦”是农历的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节日,而1949年后的“元旦”是公历1月1日,是公历新年,所以它不是中国传统节日。
那中国古代的元旦是何时起源的?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可见农历正月初一这个“元旦”从汉代算起至少有2000多年历史了。
元旦既然也是国外新年,那它是怎么来的?
现行公历的新年是罗马皇帝儒略·凯撒规定的。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制定儒略历,开始时他把冬至作为元旦。但是,人们坚持要把朔日作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0天,但是以后就完全和朔日脱离了联系,成了太阳历。后来的格里历(现行公历)完全继承了儒略历的月份设置和儒略·凯撒的新年。
本文由清华大学博士、副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正 进行科学性把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15
元旦不仅是中国的节日,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如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俗称的“新年”。元旦是中国的第一个节日。在历法中,人们常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就是一年。然而,地球绕太阳自转没有固定的起止点,因此人为地规定了一年的起止点,导致各种历法不一致。据说“元旦”这个词来自中国最早的帝王之一——篆虚。他规定,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正月初一为“旦”。后来,有些朝代改了元旦的日期,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例如,夏朝正月初一,商朝十二月一日,周朝十一月一日,秦朝十月一日。直到西汉武帝时期,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了历法,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 辛亥革命胜利后,决定采用国际公历,故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开始正式采用“年表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它们大多采用国际公认的公历。然而,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当地的历法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和气候等原因,有不同的元旦日期。这也使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与众不同。
第2个回答  2023-04-27
“什么元旦,那都是西方的节日,不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我不过!”  
 
我们身边有热衷于“过节”的人,同样也有排斥“洋节”的人。我们的传统节日,一般很容易与西方节日相区分。但关于元旦,由于和西方新年是同一天,便在我们生活中产生了这样的一些误解:“元旦既然是西方节日,那肯定不是啊!”   

如果你说,元旦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会“义正言辞”的告诉你,元旦不是中国传统节日,因为他们了解历史,我国在1912年以前没有公历,只有农历。然后你会反驳,说元旦肯定是中国传统节日啊,听名字就知道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节日,而且现在还是。但是说完这些话之后,是不是总感觉自己好像“心里没底”?

那现在的元旦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事实上, “元旦”一词是存在双意的,公元1911年,领导的,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因为“元旦”在此之前其实是农历的正月初一,现在我们称之为“春节”的那个年节,也就是“过新年”的意思。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准确地说,1949年以前的“元旦”是农历的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节日,而1949年后的“元旦”是公历1月1日,是公历新年,所以它不是中国传统节日。

那中国古代的元旦是何时起源的?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可见农历正月初一这个“元旦”从汉代算起至少有2000多年历史了。

元旦既然也是国外新年,那它是怎么来的?

现行公历的新年是罗马皇帝儒略·凯撒规定的。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制定儒略历,开始时他把冬至作为元旦。但是,人们坚持要把朔日作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0天,但是以后就完全和朔日脱离了联系,成了太阳历。后来的(现行公历)完全继承了儒略历的月份设置和儒略·凯撒的新年。

本文由博士、副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正 进行科学性把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