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籍契是由什么部门组织管理?由平民变贱籍,再由贱籍变平民,规哪儿管?

如题所述

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其职能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民政部和财政部。户部起源于先秦《周庄》记载此职为“地官大司徒”;秦为“治粟内使”,两汉称“大农令”和“尚书民曹”,三国至唐称“度支”“左民”“右民”等,唐永徽年初因避讳太宗皇帝世民名讳改称“户部”,至清光绪末年,改“户部”为“度支部”,管田赋,关税,厘金,公债,货币及银行等。

贱 籍又称贱 民,是指不属于士、农、工、商四民之列的中国古代的法定社会等级。贱 民是等级社会中社会地位世代低于普通人的特殊的社会阶层,一般不能和普通民众通婚,在很多社会里贱 民和奴 隶制度有关。贱 籍制度自古已有,清朝雍正年间废除。雍正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乐户、惰民、丐户、世仆、伴当、疍户等,命令除籍,开豁为民,编入正户。

贱 籍世袭,不得改变,属贱 籍的堕民社会地位很低,不得参加科举,从事当时社会所谓的“贱业”,备受社会歧视。主要有浙江惰民、陕西乐籍、北京乐户、广东疍(dàn)户等。例如,在绍兴的“惰民”,相传是宋、元罪人后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2
朝始置“司徒”官位,其职掌为治理民事,掌握户口,官司籍田、征发徒役和收敛财赋。春秋时沿置。
秦代及汉初有“治粟内史”,其职掌与周朝时“司徒”类似。
三国时专设户部,魏晋南北朝时为度支部,后周、隋朝称为民部,唐朝因为要避讳李世民的“民”字,将民部改为户部。户部是中央官僚机构六部之一,长官为“尚书”,其副手为“侍郎”。实权很大,掌土地、户口、农垦、钞币、租税、漕运、救荒、官俸、兵饷等。此后各代沿置,一直到清朝末年才又改为度支部。追问

按道理说,的确上呈户部,判下来才算。那转呈人就应该是县令以上,保长和族正应该管不到吧

追答

县官不如现管,实际情况还要底下人去做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22
籍契应该是指士、农、工、商这种等级制度下的身份档案,好像常嬷嬷后来宁愿自己出户也不愿意继续呆在侯府做嬷嬷享清福就是为了她孙子日后能是个清白身世,可以参加科考。追问

一生贱籍,世代贱籍。除非有理由去官方转籍而且还不是那么容易。那么,这个专门监督的官方究竟是官府还是地方屯长或家族族长?

第3个回答  2019-03-22
户籍一般都是衙门管的好像现在公安局,大的单位是户部好像现在的公安厅
第4个回答  2019-03-22
不知道你为什么想知道古代的这些事,好像跟现在也不粘边啊,我古代的制度跟现在也差不多,都是人吗,现在的制度也是从古代演变过来的,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