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淋湿的棉被真的能用来挡子弹吗?

如题所述

其实这个说法还是存在的,并且也具有一定的依据,但是它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威力那么大,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夸张。但是的确是有这个说法的。

因为在二战期间打仗时所需要的物资是十分多的,但是因为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导致物资十分缺少,所以一些士兵可能为了抵挡敌人的伤害就会把一些棉被背在身上,这个我们在电视剧中其实也经常看到,但是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威力那么大,它在现实中杀伤力其实会减弱许多。

其实他们所背的棉被还是浸湿之后的棉被,因为这个样子可以让棉被具有紧实型。让棉被的紧实性更强了之后子弹就不容易穿破。可以缓解一下子弹的杀伤力和威力。但是完全的抵挡子弹是不大可能的。

之前一位美国人利用假人做了一个这样子的实验。他们在假人的身上绑了一层厚厚的棉被。之后,便就用子弹试图穿过棉被发射出来,拆下棉被之后,发现假人的身上仍然是会有弹孔的痕迹。只不过弹孔的深浅会减少许多。但子弹的威力和杀伤力还是很大。它的强度仍然会让人丧命。所以说可能并没有那么神奇的效果。 

是这个办法虽然是会受到质疑,但是因为二战时军资短缺。其实也不得不去采用这样的办法。虽然不会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如果幸运的话,其实没准真的可以保命呢。所以挡子弹的说法过于绝对。但是的确存在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7
你说的应该是“土坦克”。所谓土坦克的有三种形式:
第一:也就是小车子做的土坦克。
八路军的战史中写到:十几分钟后,一阵奇怪的声响从硝烟背后传来。同志们利用太平车做成了土坦克——四个轱辘的车放个桌子,桌子上面盖上多层棉被浇上水和土,战士们进到八仙桌的底下,就很好能够受到保护,不会受到伤亡,而且就能推着车子运动到敌人的碉堡,岗楼底下,可以把敌人的碉堡炸掉。
炸药放到车子里头,爆破手们藏身后面,土坦克一步步逼近了敌人炮楼。敌人似乎意识到了我方的意图,猛烈的子弹射来,虽然能听见子弹在被子上剧烈炸响,土坦克依然顽强推进。顶住了轻重机枪的集中火力,坦克逼近敌人炮楼,炸药包从坦克后面丢向了碉堡。轰然巨响中,碉堡飞上了天。
第二种就是八仙桌做的土坦克:
土坦克——作者 主胜元
一九四二年冬天,我们莒县大队驻在文沿街,执行反“扫荡”任务。说起来是个大队,实际上只有四个建制班,那时我在二班当班长。一天上午,大队政委召集班以上干部会议,研究夺取杨家岭据点。敌人这个据点,按在一个光秃秃的、不很高的山头上,碉堡砌地很牢固,门是用铁皮抱着的,周围有很宽很深的壕沟,沟外架有铁丝网和鹿砦,三十多个伪军守着。他们的武器好,火力强。我们用的都是“土压五(仿造的汉阳造步枪)”。因此,怎样接近敌人的碉堡,便成了大伙争论的焦点。我说:“我们班愿意担任突击。”我说出我们研究的一种攻打碉堡的办法!首张听了,高兴地说:“好!可以试试!”会后,全队每一个人补发了三个土造手榴弹,加上原来的两个,一共是五个了。这真是一件喜事,我们高兴极了。因为那时的弹药,跟珠宝一样的珍贵。在老乡的帮助下,我们准备了两张八仙桌,二十多床旧被子,十多把铡刀、镰刀和一架梯子。我们班就紧张地忙开了。把两张桌子并在一起,把中间的桌腿绑牢,把用开水浸透了的棉被一层层的蒙住桌子,造成长方形的东西。搞好后,同志们高兴地喊:“噢!咱们的坦克造好了!”“我们没有鬼子的洋坦克,有这土坦克照样能攻破碉堡。”傍晚出发,到杨家岭附近,天已经黑了好一阵子了。黑暗中,一眼望去,敌堡好像一块黑碑立在山头上,里面的灯光时明时灭,可以清楚地听见,嘈杂的叫骂声。攻击开始了。我班带着扫除障碍的各种器材,开动“坦克”,向碉堡缓缓前进。“坦克”的发动,全靠几个人一步步往前移,地面不平,前后不合脚,就得抛锚。“坦克”的前面叫老厚的棉被挡的一丝不漏,“驾驶员”什么也看不见,全靠跟在后面的同志掌握方向。我们说:“向左”,就向左,“停”,就停下。心里又紧张,连我们跟在后面的人,也累了一头汗。开始敌人并没有发现我们,我们靠近了铁丝网,用铡刀和镰刀砍坏铁丝网,敌人才发觉。刚砍开一个缺口,敌人的机枪就响了。“糟糕!路叫敌人封锁了!”但是不能停下,我命令“坦克”迅速前进。子弹打在“坦克”上噗噗直响,就是穿不透厚厚的棉被装甲。但大家还是替“驾驶员”捏一把汗。
“坦克”继续前进,冲到了壕沟边。子弹老绕着这个黑乎乎的东西嘶叫,我们在壕沟边上架好了梯子,“坦克”又平平稳稳的通过了这最后的一道障碍。子弹都集中射击在我们的“坦克”,敌人不知道是啥,黑乎乎的家伙越打越往前,眼看就要接近碉堡了,就更慌了,碉堡里乱叫乱嚷:“土八路耍什么鬼?”“哎呀!是坦克?”“他妈的,不是!”“这是什么呀?”他妈的,你管他是啥!快打!“
一颗手榴弹飞落在“坦克”后面,炸伤了几个同志。这时掩护我们的机枪和土炮一起向敌人开了火,压住了敌人的火力。我们的“坦克”迅速地靠近了碉堡的门,然后,把“坦克”掉过头来,这样敌人扔手榴弹也没有关系。大伙用铡刀,连砍带砸弄到了碉堡门,一起冲进去了。汉奸吓得直哆嗦。有的跪在地上不住嘴的喊:“我们是被抓来的,绕了我们吧,我们缴枪------”后来,用土坦克攻碉堡的办法,在许多地方都采用了,打的装备精良的敌人束手待毙。
《军史旁编》陆军、三十八军政治部 (336团事迹)
第三个就是:《小兵张嘎》里面的单人土坦克。里面有个情节是,小兵张嘎被关在鬼子炮楼里。八路游击队为营救他,用土坦克办法接近碉堡。电影中,这个坦克就是一个人躬着身体,用几床打湿的被子盖住,再覆上土,机枪子弹都打不透。
被子能防弹吗?
答案是可以。以前的被子和现在的不同!现在什么羽绒被,水鸟被自然不可能防弹,连防弹弓都难。萨沙的老爷子说,以前农民被子都是老棉被,都是实心棉花,又厚又重。一个棉被10多斤的都有!如果现在城里人盖,估计半夜就要压死。以前棉被也很值钱,农民把棉被当作宝贝,鬼子来扫荡跑反的时候,都要把棉被背在身上。
目前软式的防弹衣,主要是通过高强度的纤维来防弹。子弹射中纤维时候,将动能转换为纤维自己的变形、破坏、高热量、高声音,还有子弹自身的变形,是无法穿透纤维伤到人体。
被子的纤维虽然远远不如越战美军的尼龙,也不如今天的的凯夫拉,也是一种纤维,它一样可以吸收子弹的动能。这种被子如果用水侵湿了,就非常的重,而且非常的厚,纤维又紧,理论上是可以对付远距离射来的流弹的。流弹动能已经不大,可以穿透肉体,但难以穿透强度较高的纤维。
外号毛猴子的将军何东升回忆当年中弹的时候,写到:解放战争攻打四平时,我率部打冲锋。突然腰部被重锤一击,我低头一看,棉袄上有一个子弹洞,十字型的,再细翻开皮袄,一颗子弹头嵌入了皮肤表层,我用手抠出,“呸!”然后随手把它一扔。罗荣桓听说这件事后,一次见到我开玩笑:“你这个毛猴子怎还活着啊?”“政委,我们两家相距不到30里路,你就盼着我死呀?” 我是湖南攸县人,与罗荣桓的衡山老家很近,不过20里路。
显然,这颗是远处飞来的流弹,却还是被棉袄挡住了,说明还是有用的。
重庆文革武斗,双方用冲锋枪、机枪在城里乱扫。一些市民害怕房子里面进流弹,就躲在卧室或者客厅,将唯一的窗户上挂上湿被子,据说可以有效防止从很远处射来的流弹。
原则上,湿被子是可以防弹的。
第2个回答  2019-09-27
根本不可能挡住子弹。只能说对打来的子弹有一定的阻力但是如果你把被子放在水中挡住子弹还是有可能的所以说在二战的时候用,用淋湿的被子,当住人的身体纯属自取灭亡。。。
第3个回答  2019-09-27
不是的,有时候还是会挡不了子弹的,但是呢淀粉他是完全能够挡住子弹的。不信你可以拿你一瓶淀粉试一下。追答

记得是使用锤子锤淀粉或者使用钉子用锤子使劲锤进去,记得试一下使劲儿推进去。

第4个回答  2019-09-27
不可能挡子弹,侵过水的棉被能给子弹带来阻力,前提是在足够多的侵水棉被才行,所以啊二战时候,如果真用淋湿的棉被挡子弹只有自取灭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