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建筑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如题所述

高耸入云特点,尖顶黑色塔尖,雄伟神秘气质,多处大花窗,华丽外表装饰,内部庄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3

哥特式建筑代表作

1、德国科隆大教堂。素有欧洲最高尖塔之称的科隆大教堂是最完美的哥特式大教堂。它始建于1248年左右,高157.38米,东西长约145米,南北宽约86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整个建筑全部由磨光的石块砌成,造型古朴豪迈。

2、法国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早期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同时也著有建筑艺术上高超的水平。始建于1163年,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

3、法国亚眠主教堂。这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盛期的代表作,也是哥特式建筑成熟的标志。与兰斯主教堂、沙特尔主教堂、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4、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又称“杜莫主教堂”,规模宏大,排名为世界第二位。

5、英国索尔兹伯里主教堂。中心尖塔高约123米,是英国教堂中最高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23

哥特式建筑又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位于罗马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之间的,1140年左右产生于法国的欧洲建筑风格。它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哥特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Opus Francigenum),“哥特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且带尖。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哥德式大教堂等无价建筑艺术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其也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学问。十八世纪,英格兰开始了一连串的哥德复兴,蔓延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并持续至二十世纪,主要影响教会。

第3个回答  2017-10-23

而对于哥特建筑而言,虽然这种建筑形式及其雏形,早已出现,但一般认为其兴起是从法国的圣丹尼斯修道院的院长休泽(Abbot Suger,1098-1151)对于圣丹尼斯教堂的改建开始的。这次改建出于休泽对于上帝,光,和人的感受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看法。而从此这个看法也多多少少贯穿于哥特式建筑的历史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哥特建筑一词,指的是横跨欧洲大陆的,从前到后接近千余年的一种建筑风格的总称。时间上,早,盛,晚期哥特有着非常不同的区别;地域上,哥特风格从法国(也说是德国)发展到英国,东欧,意大利等等地域,在每个民族中发展出了数不清的变体。每种变体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些时候你甚至很难用同一种描述将他们统一起来。而这样的地域差异和时间差异,又因为中世纪中的政治和经济的变动发展,衍生出无数个地区性的分支。这种区别,是不能用今日欧洲几个现代民族国家的边界进行简单分割的。而当今很多我们所看到的“哥特教堂”,又经过了十九世纪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民族主义兴期和建筑保护运动对他们进行的巨大改造,将“什么是哥特建筑”这个问题更大的复杂化。而因为大型哥特教堂本身的建造动则数百年,连确定其改造前的“本体”都变得不怎么容易。几个著名的哥特教堂,比如巴黎圣母院,还有题主最爱的科隆大教堂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