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竞赛

语文知识竞赛有哪些题型

选择题,抢答题,必答题,风险题,以下举例:

一、选择题

1、唐代最大的散文家是:(A)

A、韩愈 B、柳宗元 C、李白 D、李贺

2、《灯》的作者是:(D)

A、鲁迅 B、丰子恺 C、茅以升 D、李芾甘

3、下列不属于散文的是:( D )

A、《记念刘和珍君》 B、《故都的秋》 C、《灯》 D、《海洋与生命》

4、“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这话谁说的:(B)

A、韩愈 B、孔子 C、孟子 D、杜甫

5、“我们的肚子里的食客”中“食客”喻指什么:(A)

A、有益的细菌 B、有害的细菌 C、细菌 D、病毒

二、抢答题

1、《师说》中“小学而大遗”中“小学”是什么意思? (小的方面学习)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后一句是什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采用了什么的修辞? (对偶)

4、《琐忆》是纪念谁的文章? (鲁迅)

5、“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一句采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打比方)

三、必答题

1、冬去春来(来龙去脉——脉落分明——明察秋毫——毫厘不爽——爽心悦目——目不斜视——视而不见——见死不救——)

2、青天白日(日新月异——异口同声——声泪俱下——下里巴人——人情世故——故弄玄虚——)

3、笑口常开(开天辟地——地久地长——长命百岁——岁月无情——情深似海——海阔开空——)

4、望穿秋水(水落石出——出生入死——死去活来——来日方长——长生不老)

5、万事如意(意犹未尽——尽心尽力——力大无比——比比皆是——是非分明)

6、快乐传题

1、月亮代表我的心 2、我爱吃苹果 3、网上聊天

4、过河拆桥 5、我和你去打乒乓球

四、风险题

1、鲁迅为什么要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死者,激励活着的人起来反抗,去完成革命烈士未完成的事)

2、简要分析《包身工》的线索: (分主副两条线索,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主线,以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原因为副线)

3、《荷叶咏》这篇散文告诉我们“红花还需绿叶扶”的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红花”与“绿叶”的关系。

(“红花”代表为官的人。“绿叶”代表老百姓,如果没有人民百姓辛勤地劳动,人们吃什么,穿什么,如果吃饭,穿衣问题得不到解决,其他事也不好做了) 4、《琐忆》文中选择七件“琐事”围绕一个什么样的中心进行记叙和阐发,揭示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性格?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请说说巴金《灯》中“灯”的象征意义。

(灯象征着光明与温暖以及希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19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2)”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悲伤 (2)伤悲 (3)忧伤

1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1)似曾相识鸟归来 (2)似曾相识雁归来(3) 似曾相识燕归来

13.《七步诗》的作者是(1)。
(1)曹植 (2)曹丕 (3)曹操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
(1)阴山 (2)边关 (3)燕山

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2)。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1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
(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 (2)汗青 (3)汗清

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
(1)因为 (2)坐下 (3)座位

2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多少楼台烟波中 (2)多少楼台风雨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

2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1)的诗句。
(1)王维 (2)王之涣 (3)王勃

2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
(1)张养浩 (2)马致远 (3)元好问

2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王昌龄《出塞》 (3)杜牧《江南春》

2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3)。
(1)春色 (2)梨花 (3)雪景

2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3)的《无题》。
(1)李贺 (2)李清照 (3)李商隐

2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2)。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登高》 (3)《蜀相》

2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2)的词句。
(1)岳飞 (2)辛弃疾 (3)陆游

2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2)。
(1)红色 (2)花 (3)树叶

29.“海上生明月,(3)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1)天地 (2)天下 (3)天涯

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1)的《别董大》。
(1)高适 (2)岑参 (3)王昌龄

3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2)。
(1)李延年 (2)李龟年 (3)崔九

3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3)的诗句。
(1)李煜、柳永 (2)柳永、李清照 (3)李煜、李商隐

33.“雨前初见花间蕊,(2)”是王驾的诗句。
(1)雨后兼无树里花 (2)雨后兼无叶里花 (3)雨后兼无花里叶

34.“长江悲已滞”里的“悲”是(3)的意思。
(1)悲伤 (2)悲惨 (3)感叹

35.“撩乱边愁(2),高高秋月照长城”是王昌龄的诗。
(1)说不尽 (2)听不尽 (3)听不进

36.“闺中少妇不知愁”和“不破楼兰终不还”都是(2)的诗。
(1)李白 (2)王昌龄 (3)王维

37.“近乡情更怯,(1)”选自《渡汉江》。
(1)不敢问来人 (2)经冬复历春 (3)不敢问人来

38.“门泊东吴万里船”里的“泊”指(3)。
(1)水泊 (2)泊船 (3)停泊

39.“当春乃发生”里的“乃”意思是(2)。
(1)就是 (2)于是 (3)还是

40.“又送王孙去”的下句是(3)。
(1)期期满别情 (2)萋萋满不情 (3)萋萋满别情
谁有难点的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题
【百度风云榜排行】6月6日最新热门网络小说介绍及在线阅读
http://hi.baidu.com/%B2%BB%D4%D0%B2%BB%D3%FD/blog/item/494233db87a0b067d0164e8c.html
第2个回答  2007-11-26
我来晚了``````没得答喽
第3个回答  2007-11-17
初一语文期中模拟题

一、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适宜(yì) 蓑毛(shuāi) 长喙(huì)
B、镶嵌(qiàn) 琉璃(lì) 嗜好(chì)
C、镜匣(jiá) 悠然(yōu) 偶见(xiàn)
D、铿锵(kēng) 清澄(chéng) 音韵(yùn)

二、依次填入句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1)之一分则嫌长,( )(2)之一分则嫌短,( )(3)之一忽则嫌白,( )(4)之一忽则嫌黑。

A、(1)多 (2)少 (3)素 (4)黛

B、(1)增 (2)减 (3)淡 (4)浓

C、(1)增 (2)减 (3)素 (4)黛

D、(1)多 (2)少 (3)淡 (4)浓

三、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中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 )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优美的歌吗( )——不( )歌未免太铿锵了。

A、: , ? ,

B、, 。 ! !

C、: , ! !

D、, 。 ? ,

四、为加黑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选项的字母填入句子后边的括号内。

1、鲁达道:“问甚么!但有……只顾来聒噪!” ( )

A、吵闹 B、叫喊 C、烦恼

2、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 ( )

A、脸色 B、姿色 C、色彩

3、三人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 ( )

A、比较 B、争斗 C、谈论

4、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 ( )

A、戏弄 B、休息 C、派遣

五、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蹒跚 刹时 僵直 模糊

B、篝火 寒颤 舒展 路标

C、失神 湿漉漉 凑进 注满

D、合拢 一簇簇 呆滞 庆幸

六、选出下列句子对修辞手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卢进勇看着这情景,眼睛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 (比喻)

B、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两脚球,赛几趟跑,捉几趟迷藏。(排比)

C、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反问)

D、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 (拟人)

七、结合句意解释画横线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

魁梧:(身体)强壮高大。

B、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洋溢:充满,占满。

C、……他是个荒唐的家伙,长官!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D、“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

恐吓:使害怕。

八、判断下列句子中省略号是哪种用法,将选项填在句后括号中。

A、表示引文中省略的部分。

B、表示话语中没有说完全的部分。

C、表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的停顿。

1、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 )

2、不瞒您说,我的兄弟就在当宪兵……( )

3、随着游行队伍的前进,广播里响起了嘹亮的歌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

4、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 )

九、填空

1、《变色龙》本文写的是警官处理____的事件,刻画出警官的卑劣形象,揭露了__________的黑暗现实。

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 》。作者是____,大约是____时期的人。

3、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分类后填入表格之中。

(1)再说金老得了这一十五两银子,回到店中,安顿了女儿,先去城外远处觅下一辆车儿,回来收拾了行李,还了房宿钱,算清了柴米钱,只等来日天明。

(2)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4、____是《七根火柴》的主人公。____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十、阅读

(一)

(1)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2)“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少时间。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3)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1、第一段中写一小堆火柴聚集在一起,“像一簇火焰在跳”,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描写“那同志”时,标号的语句中分别运用了怎样的写法?将相应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语言描写 B、行动描写 C、外貌描写 D、心理描写

3、上面画横线的语句表现了“那同志”怎样的内心活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认为卢进勇看清楚了火柴的数量

B、认为卢进勇是可信赖的同志

C、认为自己为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D、认为七根火柴一定能转到大家手中,放心、高兴了。

4、找出最后一段中能够表现无名战士心情的动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不对,这不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你拿得准吗?”

“拿得准,长官……”

“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 )不好,模样( )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坯子。居然有人养这种狗!这人的脑子上哪儿去啦!( )( )这样的狗在彼得堡( )( )莫斯科让人看见,你们猜猜看,结果会怎样?那儿的人可不管什么法律不法律,一瞬眼的工夫就叫它断了气!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得好好教训他们一下,是时候了。”

“不过也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把他的想法说出来,“它的脸上又没写着……前几天我在将军家院子里看见过这样的一条狗。”

“没错儿,将军家的!”人群里有人说。

“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要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连词。

2、文中有“好好教训他们一下”的“他们”指的是哪类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时候了”,为什么奥楚蔑洛夫认为是时候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警察奥楚蔑洛夫( )

A、替赫留金伸冤

B、维护法律、惩治放出狗来伤人的人

C、维护将军家的利益,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

5、这段在描写奥楚蔑洛夫“审理”“狗咬人案”中,对狗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对“受害者”赫留金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用段中典型词语回答)?“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上下文分析画横线的句子,揭示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心理活动?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几句中的省略号的用法,分别是哪一种?把答案的序号写在句子后面的括号内。

(1)“不对,这不是将军家的狗……”( )

(2)“不过也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把他的想法说出来。( )

(3)“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 )

①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②表示没有说完的话 ③表示沉默或虚缺 ④表示含混其辞

十一、作文

题目: 见闻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记叙和描写相结合,详略得当。

3、500字以上。

请同学们做完练习后再看答案

一、D

二、C

三、D

四、1、A 2、B 3、C 4、A

五、C

六、A

七、B

八、1、C 2、B 3、A 4、C

九、1、小狗咬人 沙皇 俄国 2、水浒 施耐庵 元末明初

3、名词:店中 女儿 行李 动词:觅 算 等 有 形容词:明 动人

数词:一十五 量词:辆 代词:那 4、无名战士 火柴

十、(一)

1、用比喻进而产生联想,表现出无名战士对革命的一片赤胆忠心,起到进一步突出中心的作用。

2、(1)B (2)AB (3)BC

3、D

4、舒展、发射、捧、盯。

(二)

1、既 也 要是 或者

2、养狗的人,是普通的没有任何官职的人。

3、因为警官判定这不是将军家的狗,那狗的主人肯定是普通人,处死这条狗是没有关系的,所以不须再调查,说是时候了。

4、C

5、“下贱胚子”与“名贵的狗”、“受了害”、“绝不能不管”与“这个混蛋”、“怪你自己”,狗的主人在变。

6、畏惧权势,惶恐不安,照应上文的“脱大衣”,使小说天衣无缝。

7、(1)② (2)④ (3)①

十一、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