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眼台灯的分类介绍

如题所述

中国电网的交流电为50Hz,其电压波形每秒变化50次,而电压幅度的变化频率为电压波形变化频率的2倍,即100次/秒。直接使用交流电的荧光灯(日光灯),其光亮随灯管两端的电压幅度变化,所以会闪烁,闪烁频率与电压幅度变化的频率相同,为100次/秒。人眼能感知的主要变化为30Hz以内,灯光每秒100次的明暗交替变化虽不会被我们感知到,这些闪烁对于人眼有影响。如光亮时,眼中瞳孔会收缩;光暗时,瞳孔会放大。所以直接用交流电的日光灯对于眼睛有伤害。
高频灯(如节能灯)中使用电子变频器,将50Hz交流电变成高频交流电(通常为30k-50kHz),再用高频交流电点灯。在高频灯中,光亮每秒变化几万次,由于人眼来不及随之变化,就感觉不到变化,因而就是“不变”了,达到护眼的目的。高频灯的驱动电路会有30-50kHz的电磁信号,有人声称这对人体有害,但还没有具体报道或数据证明,须进一步研究、核实。 白炽灯发出的光线光谱连续,但与自然光线相比偏黄,这样的光线会使被照物体的黑白对比度减低。
日光灯发出的光线虽然是白色的,但由于它是由50赫兹的交流电直接点亮,所以亮度会以每秒钟100次的频率不停变化,这就是频闪现象。长时间在不断闪烁的日光灯下学习,眼睛易感到疲劳。
而大部分“护眼灯”的原理则是采用电子整流器将50Hz的电频率提高到30-50kHz。然而,国家灯具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复旦大学电光研究所测试结果却表明,采用高频镇流器生产的“护眼灯”,其频闪波动深度在7.27%至24.03%的范围,与白炽灯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而严格意义上的无频闪是指频闪波动深度小于5%,也就是说一般的“护眼灯”并没有达到无频的要求。因此大部分所谓的“护眼灯”不是没有频闪,只是频闪的幅度减小,频率提高了,人眼不能分辨,所以感觉跟没有频闪一样。与此同时,电子镇流灯因高频震荡会产生电磁干扰信号。
LED灯是低压直流适配器驱动,无光的频闪及电磁干扰信号,但是其蓝光成分太强,对人眼也不是很好。
因此,能解决频闪且无电磁干扰信号的直流荧光灯渐渐受到人们关注。直流荧光灯将市电进行降压整流变为直流电,输入特制的灯管,避免了频闪和高频电磁干扰信号。但直流荧光灯技术尚未得到推广。 无论什么灯,只要是非自然光,对视觉都有一定影响,所以要尽量使用混合光源。另外,要保护眼睛,最主要还是在于灯的使用方法。一方面应要确保注视区域光线够亮、同时灯罩能遮住光源以避免眩光;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灯头太靠近注视区域(书本/桌面),导致光线过亮。如果自己无法确定光线亮度是否合适,可用护眼光度笔做些检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