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鞋子专业影评

如题所述

一、《小鞋子》影评

1、长镜头

电影的开头是长达两分钟修补鞋子的固定长镜头,没有推、拉、摇晃的镜头动态变化,却更使观众的目光聚焦在各种钉子、针线的动作中,既渲染了伊朗底层生活的环境,又能令人的心平静下来,引出后续的故事。

这一长镜头以平视角度拍了鞋匠补鞋子的特写,黯淡的光线与粗糙的手、破旧的事物使观众瞬间就被拉进了电影中Ail一家的生活,能让人以普通的视角将自身代入其中也是平视角度的优点。

2、场景切换

其中一个经典镜头是Ail与妹妹找到穿红鞋子的女孩家里,却发现女孩的父亲是个盲人时两人躲在墙后的画面。这一段两人想要上前敲门却又躲起来的剧情由远景转为特写,一方面表现出小孩子内心惊慌害怕却又渴望拿到鞋子的复杂情感,一方面用特写的表情变化生动地展现两人内心的犹豫、悲伤与无奈。这种同身为穷人却能悲悯他人的能力充分展现出人性的至善至美,也是该影片胜利的关键。

影片中的镜头切换十分优秀,例如妹妹在奔跑中不慎将不合脚的鞋子丢进水沟时,镜头在快速奔跑的人与流动的水沟之间的不断转换。这时配合了快节奏的背景音乐,使得妹妹焦急、恐惧的心理呼之欲出。在穷困的妹妹心中,这不仅是一双鞋,更是他们最后的“体面”,她对鞋子的渴望是那样纯粹而浓烈,这种单纯的情感也是影片故事发展的线索,推动剧情进入高潮——Ail决定参加全跑比赛拿到季军奖品,一双新的运动鞋。

3、特殊音效

影片的结尾也是高潮部分的镜头切换也十分触动人心。在Ail奋力奔跑时,镜头反复切换至同样在努力奔跑的妹妹,将此时Ail内心对“鞋”的强烈渴求烘托到了极致。而最令人感动的则是这对兄妹之间单纯而真挚的感情,Ail在比赛中脑内都是自己与妹妹同穿一双鞋所经历的种种心酸与要将季军得到的鞋送给妹妹的坚定。

影片中的背景音乐用得较少,多数以当时的人声与人碰撞、奔跑等动作发出的自然声音作为背景音,这样的安排很贴合伊朗市民生活的背景,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这部电影。除了妹妹追逐落水的鞋子时紧张、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影片中也有较为舒缓温柔的音乐。在Ail弄丢妹妹的鞋并用自己的铅笔作为赔礼向她道歉时,一首富有伊朗元素的慢节奏音乐响起,使此时因为妹妹正在犹豫而没有动作的电影画面不至于太单调,也通过音乐增加了一丝悲伤、无奈的情感。

4、无声胜有声

如果说电影配乐的作用是增强人物情感的抒发并令观众获得共情,那么最后一段Ail奔跑时的影片却正好与之相反。

在剧情的高潮——Ail比赛时,背景音故意将一切声音隐去,放大了他的喘息声,并持续到Ail夺冠。比起激昂紧张的配音,这段喘息声在此时更能突出Ail内心已忘却一切,只有第三的目标与那双鞋子。此时运用特写镜头来展现Ail快速摆动的手臂与双腿,这种紧张、迫切的渴望令人动容,更令人深思。

《小鞋子》通过伊朗普通底层民众的生活,依靠“鞋”这一意象抒发的是穷人心中对善与美的追求。即使生活贫困,但精神富裕,导演以自然而细腻的节奏刻画了家人、朋友间的温馨,这不但是展现给观众的一幅画面,而能自然地深入观众心中,引起他人思考并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同样的,影片里所运用到的电影拍摄角度、光线、色彩、音乐等技巧都值得深入讨论,只有将这些恰当、自然地融为一体,才能成就经典、动人的好电影。

二、《小鞋子》影片介绍

《天堂的孩子》是马基德·马基迪执导的伊朗剧情电影,Amir Farrokh Hashemian,Bahare Seddiqi等主演,于1997年2月上映,电影讲述了一对兄妹与一双小鞋子的故事,是献给成人的童话,唤醒人们对童年遥远的记忆,进而想到贫穷生活与单纯、天真、善良、快乐之间的关系。1998年,这部电影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