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养肝护肝食物 习惯和方法也很重要

如题所述

一、养肝护肝的重要性
肝脏承担着人体重大的消化和解毒任务的同时,也是一个脆弱的器官,如果保护不好便可能会引起疾病。病毒侵入肝脏后,肝脏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肝细胞变性且肿胀,炎性细胞浸润,可能引起肝脏内出血,导致肝脏肿大,使得肝脏正常功能衰退,不仅危及肝脏,还会危及全身健康。
肝脏能将脂肪与磷酸及胆碱结合,转变成磷脂,转运到体内其他部位,因此正常肝脏的脂肪含量很低,肝功能如减弱时,肝脏转变脂肪为磷脂的能力也随之减弱,导致脂肪转移受阻而积聚在肝脏内,形成脂肪肝。脂肪若积聚过多而无法移走,长期得不到改善,更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等不良症状。
不过大部分肝病都可以通过正规的治疗后得到治愈,但也有少数的肝病可能久治不愈,变成慢性肝炎。为保护肝脏,预防发病,我们应注意日常生活中饮食和起居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应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养肝护肝的主要食物
1、草莓
对于肝火旺盛的人来说,草莓既能养肝,又是去肝火的高手。从中医角度讲,草莓性凉、偏酸甜,能养肝护肝,又因红色入心,可去心火。此外草莓是典型的浆果,维生素C的含量丰富,有助于人体吸收铁质,使细胞获得滋养;其含有的天然的抗炎成分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数量,以保持脑细胞的活跃,帮助提神醒脑。
2、柑橘
富含vc,有助肝脏解毒但不可多食,多食易上火,空腹食用伤胃。
3、梨
梨的营养丰富,能保护肝脏,帮助消化,所以也常作为肝炎和肝硬化的辅助治疗。
4、李
含一种黄素甙,为干扰素诱导物,同时,中医认为李清热生津泻肝利水,有养肝护肝之功。
5、西红柿
富含vc、番茄红素。肝功不正常者可常吃西红柿鸭蛋汤,有滋阴功效,可作为肝炎患者的日常膳食。
6、枸杞
为滋补肝肾佳品,可煮粥做菜泡茶等。
7、苦瓜
生食性寒用以去火,熟食养肝,苦瓜炒蛋不可多食,性寒伤胃。
三、改变伤肝的不良习惯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肝病重要原因之一,尤其要改变以下最伤肝的6大饮食习惯。
1、不吃早餐
营养专家表示,吃早餐有助于中和胃酸和保护肝脏,减少胰腺炎、糖尿病、胆结石、便秘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健康早餐可延长饱腹感,避免肝脏受损。
2、加工食物摄入过多
很多加工食物中添加了多种防腐剂、色素、人工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这些添加成分含有多种人体较难分解的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增加肝脏解毒负担,诱发肝脏损伤。
3、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会降低肝脏净化血液的能力,导致体内毒素增加,诱发肝脏损伤及多种疾病。另外,酗酒还容易导致肝脏中毒,诱发肝炎。长期过量饮酒则容易导致肝硬化。每天饮高浓度酒超过两杯(25毫升)就会伤肝。
4、偏爱油炸食品
吃油炸食品一个月即可导致肝脏发生明显变化,引发类似肝炎的酶的变化。油脂和饱和脂肪酸的堆积会导致脂肪肝。不健康食用油会增加心脏病和肝病的危险。相对而言,橄榄油和芝麻油更健康。
5、暴饮暴食
很多人知道,东西吃太多会增加胃肠负担,诱发脂肪肝。帕拉迪博士指出,暴饮暴食既损害胃肠道健康,也容易造成体内自由基大大增加。肝脏的关键作用是帮助人体对付自由基,排除毒素,净化血液。人体内的自由基越多,肝脏功能受损就越严重。
6、吃半生不熟或烧焦食物
半生不熟的食物或者烹饪过头的烧焦食物(特别是肉食)也容易导致肝脏受损。研究发现,醉虾、生蚝和半生不熟的贝类常带有细菌和寄生虫,一旦发生急性胃肠炎、痢疾,容易导致肝病恶化,甚至诱发肝昏迷。
四、养肝护肝小秘方
秘方一:多喝水
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秘方二:用中药护肝
中医认为肝不可补,一补即上火,补脾、补肾即可养肝。对于脾虚的人,服用人参健脾丸、薏米、山药、芡实熬粥。对于肾虚的人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用枸杞子、天麻炖鸡。对于肝火大的人可服用丹栀逍遥丸,用菊花泡茶等都可护肝。
秘方三:心情开朗
要想肝脏强健,首先要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如果违反这一自然规律,就会伤及肝气。因此,保持心情开朗可护肝。
秘方四:注意饮食平衡
饮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的菜。饮食合理,营养均衡也有利于护肝,避免因应酬饮酒过量使肝受损。
秘方五:保持适量运动
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中医专家指出,运动可防脂肪肝,消耗掉体内多余的脂肪。已经患了脂肪肝的人,应坚持体育锻炼,适当进行一些慢步跑、快步走、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这些都可消耗体内热量,控制体重增长。
秘方六:喝酒前吃点东西
少喝酒自然少伤害,如果一定要喝,并且想做点预防措施,那就是尽量多吃些食物垫垫肚子,食物下肚后可以在胃黏膜、肠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不但保护肠胃,也能阻碍部分酒精进入血液,降低醉酒程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