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是谁?为什么他能受到万人敬仰?

如题所述

每天了解一个人——刘伯温 民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这是比较全的资料

刘基,浙江省温州市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后来,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

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过目不忘

刘基对于书籍,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曾经在元朝大都的一家书店中翻阅一本天文书,翻过一遍后竟然立即能背出来,书店的主人便要将书送给他,他却说:“书已经在我的胸中了,要书何用?”

十四岁时刘基入府学读书。他从师学习春秋经。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有许多人读了很长时间也不解其意。刘基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

三年以后,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有一次,探访程朱理学故里—徽州,得知歙县南乡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书》,便探秘覆船山,原来这里隐藏了一个完整的明教社会,不仅找到了《奇门遁甲》而且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刘基的虚心好学和出众才智,使他在这里学就和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回家后就在家乡出了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征、诸葛孔明之才。

助明开国

至正二十年,被朱元璋请至南京,委任他为朱元璋的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

此时,陈友谅攻陷太平,意欲东向,气势甚为嚣张。朱元璋帐下各位大将,有的劝朱元璋投降,有的认为必须避其锋芒,再据守南京。朱元璋意犹未决,刘基也沉默不言。朱元璋知其自有见地,遂召入内室与之决策,刘基以为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以免扰乱军心。刘基认为,陈友谅骄气冲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应利用其骄傲自满、听不进不同意见的时机,诱敌入伏,一举重创之,灭其锐气。

刘基说:“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正是在吴国初创、百事待兴,又突临强敌、内部看法不一的危难紧急关头,刘基寥寥数语,拨开迷雾,点破形势,议定决策,团结人心,去为完成王业而进取。

至正二十七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

不徇私情

太祖因事要责罚丞相李善长,刘基劝说道“:他虽有过失,但功劳很大,威望颇高,能调和诸将。”太祖说:“他三番两次想要加害于你,你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想改任你为丞相。”刘基叩首说道“:这怎么行呢?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如用细木,房屋就会立即倒坍。”后来,李善长辞官归居,太祖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平日待刘基很好,可刘基仍极力反对,说:“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为相之人,须保持像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而不能掺杂自己的主观意见,杨宪就做不到。”

太祖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回答:“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太祖接着问胡惟庸,刘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太祖于是说道“:我的丞相,确实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刘基谢绝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因事获罪。

临终遗嘱

洪武八年,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地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儿子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回家后,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地维持正常的饮食。

胡惟庸

几天之后,刘基自知来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交代完后事时,又让刘琏从书房拿来一本天文书,对他说:“我死后你要立刻将这本书呈给皇上,一点都不耽误;从此以后不要让我们刘家的子孙学习这门学问。”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该尽量简要。

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作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尽量简要,让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朝永命万年。”

又继续说道:“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我最后的心意与所学,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不过,等胡惟庸败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临终的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向皇上密奏吧!”最后于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8

 刘伯温,姓刘名基,字伯温。明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是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必不可少的人物。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刘伯温几乎是个完美的存在,科举进士出身,一生文治武功,为大明王朝打下坚实基础;急流勇退,料事如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民间是神一般的形象。

刘伯温深受万人敬仰,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自身事迹的内因

元明宗年间,刘伯温考中进士,深感元政府腐朽黑暗,他选择归隐山林。期间著书《郁离子》阐述自己的政治理想。

公元1360年,朱元璋“三顾茅庐”,请刘伯温出山,他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多次解救朱元璋于危难之中;建议朱元璋吸引明教徒自立大明;谋划并实施灭元计划,成为明朝开国主要功臣之一。

统一天下后,刘伯温提出三大政策定乾坤。施德政得民心、建卫所控制军队、教化民众统一思想,保证大明迅速站稳脚跟,蓬勃发展!

精通儒学兵法,正直忠君爱国,心怀黎民百姓,刘伯温完美演绎了古代儒生的最高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另一方面是社会流传的外因

封建社会言论控制很严,社会上流传什么,都是读书人说了算,老百姓对人物的理解,只能从读书人口中传出,刘伯温正儿八经的科考出身,文化造诣很高,同时著书立说深受读书人爱戴,适合竖立典型。

民间的传说往往添油加醋,刘伯温很快被誉为通晓前五百年,料定后五百年的神人,成为充满神话色彩的传奇人物,千年以来,也只有诸葛亮能之媲美了! 

综合这内、外两方面原因,刘伯温功成名就,受万人敬仰也究不足为奇了!

第2个回答  2021-02-12

关于刘伯温,有这么一句民间谚语“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

知道诸葛亮的人多,知道刘伯温的人也不少。后人将刘伯温与诸葛亮作对比,是因为刘伯温确实有能够匹敌诸葛亮之才的能力。

当日,诸葛亮之鞠躬尽瘁,感动了无数后人,后来,刘伯温之“贤”,让他受万人敬仰。

刘伯温是运筹帷幄的谋士,但仅凭决胜千里的“智谋”还无法成就他的万世美名,让刘伯温受万人敬仰的因素,于颜小二看来,与他的“民本思想”有关。

身居高位,只要愿意,手揽大权对他而言不是难事,他能于复杂朝堂中保持自我,始终坚守“亲民、爱民”的本心,实属难得。

而后世对刘伯温治国思想的总结,大抵围绕六个字“施德政、得民心”。

1、刘伯温与其德政思想

他叫刘基,伯温是他的字,后世称他为杰出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元朝末年难得一见的人才,又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就是在他的辅佐下一统天下的。

刘伯温的治国思想是“施德政、得民心”,有强烈的“亲民”意味,走的是“以民为本”的王道。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大思想家孟子结合前人的智慧结晶,综合自己的看法,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仁政思想。

孟子旨在告诉为上者,君主要听政于民,与民同乐,并揭示君主之所以能够高高在上,是因为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孟子的道理很直白,也很好理解,但是身居高位的人在权力和物欲的诱惑下,往往难以时刻保持中正。

这种时候,就需要刘伯温这样的谋臣,协助君王治理国家,顺便时刻提醒君主,要轻刑薄赋,“爱民”、“利民”。

作为明朝的开国元勋,刘伯温面对杀伐果断的朱元璋,能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尽力避免朱元璋做出错误决断,继而出现“滥杀现象”。

刘伯温之不易与爱民,让万民打心底佩服和敬仰。

2、刘伯温的爱民与刚正不阿

说起刘伯温,他虽有运筹帷幄之决胜千里的谋才,但是遇到不平事,他大抵也是豪情万丈,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遇到朱元璋之前,刘伯温凭借自己的才能成为元朝江西高安县丞。

他在为官期间,他发现自己管辖范围内豪绅地主勾结官吏,无法无天。他们抢占财物,夺人妻女,谋财害命。这让刘伯温十分气愤。

虽然知道这些恶势力把控着很大的权力,但是刚正不阿的刘伯温依旧秉公执法,整治贪官污吏、肃清豪强恶霸。

在刘伯温的努力之下,因为他“严而有惠爱”的处事风格,高安县的氛围越来越好,拥护刘伯温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即便刘伯温因处理奸邪而受人记恨,但是因为他为人正直,深受长官和部下以及百姓信赖,他在高安县为官的几年中,虽有人陷害,大抵也能相安无事。

这是刘伯温于元朝为官时,爱民且刚正的表现之一。

而刘伯温作为明朝的开国元勋,在明朝身居高位,他同样一直保持自己爱民且刚正的特质。

1367年,刘伯温被朱元璋任命为太史令。

刘伯温审时度势,结合朱元璋杀伐果断的性格,他巧妙“劝君买善”。

他首先是以“天象显示有兵灾祸乱为由”,请求朱元璋下诏罪己,以此促使朱元璋进行“自我反省”。

而后,因天气大旱,刘伯温借机借题发挥,请求朱元璋安排重新处理积累已久的冤案,而后趁着“及时雨”的势头,他顺水推舟,为防止滥杀行为请求朱元璋建立健全的法制。

不得不说,刘伯温确实高明,也很爱民。

3、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我们可以知道,诸葛亮的名声在于他的计谋和白帝城托孤后的鞠躬尽瘁,而让后人记住刘伯温的,除了他料事如神的智谋,更多是他体察民情,以百姓民生为先的“天下为公”之大格局、大眼界和大心胸。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刘伯温能够受万民敬仰?

答案在他“施德政、得民心”的治国思想中。各位怎么看?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第3个回答  2021-02-28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但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刘基却不求名利,不以功臣自居,一再谦让,故官爵比其他功臣低,授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年俸禄240石,也比其他受封伯爵的大臣低。但即便如此,由于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不久便得罪了丞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并逐渐失云朱元璋信任。洪武四年(1371),刘基请求告老还乡,退出政治舞台,时年61岁。

作为儒者的刘伯温,照例要重走前辈读书人循环往复的那条道路。至顺四年(1333年),23岁的刘伯温参加元王朝的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元朝的制度,年满25岁的成年男子才能应考,据当代学者杨讷考证,刘伯温虚报年龄为26岁,终于蒙混过关。不过,只要是凭真才实学,在旧时,这倒是读书人的一段佳话。

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已中进士的刘伯温正式踏入仕途,到江西瑞州路的高安县任县丞。所谓县丞,就是县令的属官,官阶还不够“七品芝麻官”,属于正八品,略相当于今日之副县长。

官阶低倒没有什么,按照元朝制度,名列第三甲的进士就只能授予正八品,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终究是抑制不住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刘伯温运气差了一点,他此刻所置身的,完完全全是一个衰世。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元王朝最大的问题就是迷信武力,不尚文治,故以马上得天下,仍然“以马上治之”,加上元朝对汉民族的猜忌,因此始终没有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到了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的时候,元王朝的统治机器更加迟钝和衰朽。

大凡衰世,都具备两个重要表征:其一就是吏治大坏,单靠一两个志士仁人已无法改良,上层阶级贪图享乐,文恬武嬉,空前的社会危机迫在眉睫,他们却有意无意视而不见,仿佛“清歌于漏舟之中,痛饮于焚屋之内”;其二,在草野中已经萌动着很多不安定的因素。元顺帝当政时期,自然灾害不断,而吏治不良。

出生于诗书世家的刘基,从小聪慧过人,博学强记,熟读诗书,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润;又广泛涉猎天文、地理、军事、文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才智出众,年轻时就在家乡非常出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征、诸葛孔明之才。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不仅博览群书,博采众长,而且注重社会实践,还擅长比较分折,胆识过人,从而凝结出他那独具哲学智慧的生生不息的天道观,知必有见于行的知行观,教为政本、重德致用的教育观,试之事而后识贤的用人观,等等。

刘基从23岁中进士,到几次遭受排挤迫害,一直到65岁在家乡忧郁去世,这40多年间,满腹经纶、才气横溢的他,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和具有深邃内涵的政治、军事著作。比如,原想进士及第后能建功立业、济世报国,但入仕后,却几经沉浮,终不得志。追昔抚今、感慨万千的他,归隐青田老家后发愤著述,写下了一部重要的传世之作__《郁离子》。这《郁离子》,共18章、195条,读来脍炙人口、发人深思。这寓言体的散文故事集,篇篇短小精悍,语言生动活泼,给人以警醒与启迪。这部著作,集中反映了刘基的政治观点和人生哲理,主张任用贤才兴政、讲求诚信和谐社会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内容。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匡治天下的良药,整顿纲纪、德刑兼济,重用贤才是治国的关键;诚信是做人和处事的根本。他主张,对人才应善于培养、用其所长,“教其所不知,而不以我之所知责之;引其所不能,而不以我之所能尤之”。

西元1368年明朝建国,明太祖朱元璋有天早上身居内殿吃烧饼,才刚刚咬下一口时,据宫内太监火速紧急来报,说护国军师刘伯温晋见。这时明太祖朱元璋忽想起,自前朝元顺帝十九年,国师刘伯温助我一臂之力以来,一直到收复汉室江山为止,共九载寒暑,大小战役无数,尤其五年前与陈友谅六十万大军会战于鄱阳一役,军师用兵如神以寡击众,真是诸葛孔明再世呀!果真国师刘伯温有如此神算,朕倒要好好测试一番。

于是明太祖就用碗盖着盘中之烧饼,等不露一丝痕迹之后,才召请国师晋见。当刘伯温进宫顶礼完毕后,太祖赐坐。

这时朱元璋就问说: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刘伯温于是就掐指轮算,接着回答说: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指明太祖朱元璋,古代相传,身为皇帝多为天上金龙转世之真命天子之故)咬一缺,依臣之见这碗中乃烧饼是也。明太祖内心深处为之赞叹,我朝之中,有如此博学异人之国师,真是我大明子民之福分。

接着明太祖又问:以后我大明江山世世代代会有什么重大不利于我朝之事否?刘伯温回答说:茫茫天数,我主万子万孙何必问哉。

第4个回答  2021-02-26
刘伯温是元末明初的一位军事家,文学家以及政治家。祖籍浙江省文成献人。历史上有两起七星灯续命的故事,其中一起成功了,就是刘伯温。但是中国信奉无神论,对这些都直接视为迷信。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