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喝奶之后就不能吃水果了呢?

是不是喝奶之后就不能吃水果了呢?还是只有某些水果不能吃?吃了会有什么危害?

  是的,应该隔30~60分钟后再进食水果。
  喝奶的十大禁忌:

  一、牛奶越浓越好
有人认为,牛奶越浓,身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
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人惟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而如果是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这是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受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
二、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许多人的“共识”。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
牛奶里加什么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进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后,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过规定范围。 还有一个何时加糖的问题。把糖与牛奶加在一起加热,这样牛奶中的赖氨酸就会与糖在高温下(80℃-100℃)产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仅不会被人体吸收,还会危害健康。因此,应先把煮开的牛奶晾到温热(40℃-50℃)时,再将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三、牛奶加巧克力
有人以为,既然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时吃一定大有益处。事实并非如此。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于是,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推迟、毛发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等。
四、牛奶服药一举两得
有人认为,用有营养的东西送服药物肯定有好处,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相同的时间内非牛奶服药者明显偏低。用牛奶服药还容易使药物表明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药前后各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五、用酸奶喂养婴儿
酸奶是一种有助于消化的健康饮料,有的家长常用酸奶喂食婴儿。然而,酸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虽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长,但同时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长条件,还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肠炎的婴幼儿及早产儿,如果喂食他们酸奶,可能会引起呕吐和坏疽性肠炎。
六、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柠檬汁以增加风味
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看上去是个好办法,但实际上,橘汁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七、在牛奶中添加米汤、稀饭
有人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营养互补。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而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它们中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A不足,会使婴幼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即便是为了补充营养,也要将两者分开食用。
八、牛奶必须煮沸
通常,牛奶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而焦糖可诱发癌症。其次,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九、瓶装牛奶放在阳光下晒,可增加维生素D
有人从广告中得知:补钙还要补维生素D,而多晒太阳是摄取维生素D的好方法,于是便照方抓药地把瓶装牛奶放到太阳下去晒。其实这样做得不偿失。牛奶可能会得到一些维生素D,但却失去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因为这三大营养素在阳光下会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阳光下乳糖会酵化,使牛奶变质。
十、以炼乳代替牛奶
  炼乳是一种牛奶制品,是将鲜牛奶蒸发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装罐制成的。有人受“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影响,便以炼乳代替牛奶。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炼乳太甜,必须加5-8倍的水来稀释。但当甜味符合要求时,往往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如果在炼乳中加入水,使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接近新鲜牛奶,那么糖的含量又会偏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20
喝牛奶应当避误区
牛奶含有丰富的营养,其中不但包括必需氨基酸,还有含量高且易吸收的钙,长期饮用对身体非常有好处。不过,饮用牛奶一定要讲究方式,以下是喝牛奶常见的误区,你一定要注意避免———

空腹喝牛奶

空腹饮用牛奶会使肠蠕动增加,牛奶在胃内停留时间缩短,使内部的营养素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喝牛奶最好与一些淀粉类的食物,如馒头、面包、玉米粥、豆类等同食,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食物搭配不当

牛奶不宜与含鞣酸的食物同吃,如浓茶、柿子等,这些食物易与牛奶反应结块成团,影响消化。

偏爱高度加工的牛奶

高度加工后的牛奶,其营养价值不一定比鲜牛奶好。这是因为经过多次加工后,牛奶中大多加入了微量元素或无机盐,但这些成分并非每个人都需要补充,所以也就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

******************************
饮用牛奶的学问

--------------------------------------------------------------------------------

有的人喝了牛奶后,肚子会咕咕作响,又痛又胀,还伴有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一种乳糖,人生下来后,在婴儿哺乳阶段肠内都有乳糖酶来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乳糖就会在大肠里发酵、分解,产生水、二氧化碳和乳酸。乳酸不易被人体吸收。二氧化碳是气体,于是就引起小肠胀气、腹痛、肠鸣、腹泻等症状。

成年人喝了牛奶之后出现这种症状该怎么办呢?

1、要注意少喝,或者少量多次喝,每次喝半瓶(120毫升)牛奶,这样坚持喝上12个月以后,肠内乳糖酶的活性就可能重新增高,以后再坚持喝下去就不会发生肠鸣、腹泻的症状了。

2、采用牛奶和鸡蛋合吃也是个办法。当牛奶加热时,就把生鸡蛋放进去搅拌,半熟就吃,蛋在半熟时最容易消化。这种吃法,无论在消化方面或营养方面都具有相辅相成的效果。

哪些人不宜喝牛奶?

1、乳糖酸缺乏的人不能喝牛奶。牛奶中乳糖含量高,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必须在消化道乳糖酸的作用下,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才能够被吸收。如果乳糖酸缺乏,食用牛奶后会引起腹痛、腹泻。

2、铅作业者不宜喝牛奶。牛奶中的乳糖能促使铅在人体内吸收和积蓄,加重或引起机体铅中毒。

3、缺铁性贫血患者服用铁剂药物后,如喝牛奶,牛奶中的钙质和磷酸盐会妨碍铁剂的吸收。

4、某些消化道疾病患者不能喝牛奶,牛奶能促进胃酸分泌,从而加重和诱发消化道疾病。因此,患溃疡性结肠炎、返流性食管炎、胆囊炎、胰腺炎及施行全胃切除手术后的病人,最好不喝牛奶。

另外,这里为您介绍一些有关牛奶的一些常识:

牛奶不宜久煮或加热次数过多。牛奶在加热时要起一系列的变化,当煮沸后再继续加热,奶中的乳糖开始焦化,并逐渐分解为乳酸和少量的甲酸,维生素也被破坏,甚至使色、香、味都明显下降。所以热奶以刚沸为度,不宜久煮。

牛奶不宜过多冷饮。因为冷牛奶会增加肠胃蠕动,引起轻度腹泻,特别对患有溃疡病、结肠炎及其它肠胃病患者,会使病情加重。而且奶中的营养成分多数不能利用。

牛奶不宜冰冻或放入热水瓶中保藏。冰冻后,牛奶中的脂肪、蛋白质等物质都发生变化,解冻后又会出现凝固沉淀和上浮脂淀粒,营养价值随之下降。所以,贮存牛奶以3℃左右为宜。牛奶热后,倒进热水瓶中存放,奶中容易混入细菌,一旦细菌进入奶中,每隔20~30分钟就能繁殖一代,使牛奶很快变质。

牛奶晚上喝比早上喝好,据报道,睡觉前喝牛奶有催眠作用。医学家对此进行实验观察发现,睡前喝一杯热牛奶,可使人很快入睡,而且后半夜睡得更香甜,特别对有些半夜醒来再不能入睡的人来说,其作用更为明显。因为牛奶中含有使人体产生疲倦感的L-色氨酸和有镇定作用的吗啡类物质。如果早晨喝奶,势必对白天的学习和工作有一定影响,所以,还是晚上喝奶好。

喝牛奶时最好不要空腹。有的人喜欢早晨空腹时喝牛奶,其实这样不科学,因为空腹时吃东西,胃蠕动较快,牛奶中的营养物质来不及消化、吸收就被排到了大肠,造成很多营养的流失和浪费,所以,最好饮用牛奶之前,吃点馒头、饼干之类的食物之后再喝奶,使奶中营养充分发挥作用。

瓶装牛奶在加工过程中,已经杀菌消毒,所以饮用时不必再煮沸。煮沸会使蛋白质变性,钙和磷酸盐等也会遭到破环,失去营养价值。

牛奶放置时间长了,会由于细菌的繁殖而变质,喝变质的牛奶,不但不会增加营养,反而会引起疾病。因而,最好是取来牛奶后就喝。

-----------------------------------------
===========================================
苹果牛奶减肥法

国外科学家研究证实,不通过抑制食欲,而采用吃苹果,喝牛奶的简单方法,同样可取得令人满意的减肥效果。

所谓“苹果、牛奶减肥法”是这样的:一个星期内,前5天每天饮食和平常一样,第6天减肥者不吃其它食物,而只吃苹果,可将事先准备好的1000克苹果,分成四五份,每次吃一份充当主食。第7天减肥者则要准备750——1000克牛奶(含酸奶),分成8等份,每次只能喝一份,取代主食,同样不吃其它食物。

=================================
要想获得喝奶减肥的好处,就要控制总能量,在多喝奶的同时相应减少其它食物的摄入量,特别是那些营养价值低而热能高的食物,如甜饮料、甜点、糖果、膨化食品、凉粉凉皮之类和高油脂食物,适当减少晚餐主食,以保证总量的平衡。如果在两餐之间或餐前喝奶,可以帮助人体减少食欲,午餐和晚餐饮食不过量。如果身体超重或肥胖,则不提倡饭后或睡前喝奶。
======================================
幸福的牛奶减肥^^
牛奶减肥成功法则:
1、牛奶减肥期间绝对禁止有糖分的食物,如糖,饼干,巧克力等(哇~~真苛刻。。)
2、如果喝牛奶不好消化,可以用豆奶代替,能使肠胃感到舒服。
3、如果只喝牛奶而感到饥饿难耐的话,还可以吃一些土豆(热量低)

牛奶加醋减肥法:(牛奶里加醋,具体如下:)
在200ML的牛奶里加3大勺醋,边摇边一点点的加,这样牛奶就会成块的黏液,
象酸奶(偶没试过哦~~~~)味道也差不多,如果你喜欢甜味可以加蜂蜜,
或者加冰或冷冻成冰泥再食用。
饮用方法:早上吃平时的一半,然后喝自己做的酸奶,中午不要过量吃;晚饭省掉或只吃1/3,然后喝一杯加醋的牛奶。

1 .牛奶和韭菜或菠菜不能一起吃
牛奶与含草酸多的韭菜混合食用,就会影响钙的吸收
2.牛奶和果汁不能一起吃
牛奶中的蛋白质80%以上为酪蛋白,如在酸性情况下,酪蛋白易凝集,易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因此在食用牛奶或乳制品后建议不要马上食用水果。
3.橘子与牛奶不能一起吃
在喝牛奶前后1小时左右,不宜吃橘子。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一旦与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就会发生凝固,从而影响牛奶的消化与吸收,在这个时间段里也不宜进食其他酸性水果
4.牛奶与糖
牛奶中含有的赖氨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果糖反应,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赖氨酸,有害于人体。鲜牛奶在煮沸时不要加糖,煮好牛奶等稍凉些后再加糖不迟。
5.牛奶与巧克力
牛奶含有丰富蛋白质和钙,而巧克力含有草酸,两者同食会结合成不溶性草酸钙,极大影响钙的吸收。甚至出现头发干枯、腹泻、生长缓慢等现象。
6.牛奶与药
有人喜欢用牛奶代替白开水服药,其实,牛奶会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由于牛奶容易在药物的表面形成一个覆盖膜,使奶中的钙、镁等矿物质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非水溶性物质,从而影响药效的释放及吸收。因此,在服药前后1小时也不要喝奶。
7.牛奶与茶
喝牛奶时,不应同时饮用茶水,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会阻碍牛奶中钙离子的吸收。

1、空腹喝牛奶不好!由于水在牛奶中占较大比重,空腹喝较多的牛奶,稀释了胃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另外空腹时肠蠕动很快,牛奶在胃肠通过很快,存留时间很短,其营养成分往往来不及吸收,就匆忙进入大肠,徒走过场。所以,空腹喝牛奶是不符合营养卫生的。理想的早餐,应是蛋白质、高热量的膳食,数量不少于全天食量的¼。所以最好能改在午睡或晚睡前喝牛奶,可除弊兴利,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如果已经习惯在早餐喝牛奶,也一定要先吃一点其他食物后再喝牛奶,使牛奶在胃肠中停留多一些时间。如果早餐要喝一瓶牛奶,可先吃米或面食50克,再加一个鸡蛋和少许酱菜、豆腐干,然后再喝牛奶,使牛奶在胃中与其他食物混合,在胃肠中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其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由于食物提供的热量足够,消化吸收又较缓慢并充分,使血糖持续较高水平,上午就会精力充沛。
牛奶可加热,但不要煮沸。因为煮沸后,有的维生素会被破坏,而且牛奶中的钙会形成磷酸钙沉淀,影响营养素被人体吸收。煮牛奶也有一定的学问,多数人会将白糖中入牛奶再加火同煮,这样会使牛奶中的赖氨基酸与糖在高温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果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会被人体消化吸收,反而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煮牛奶应该等煮开牛奶后不烫手时再加糖。
2、专家提醒公众不宜空腹喝牛奶。据介绍,许多人清晨喝牛奶,认为这样能将营养成分完全吸收。其实,空腹喝奶会很快经胃和小肠排入大肠,结果各种营养成分来不及消化吸收就被排出体外。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吃一些食物再喝牛奶。过多的胃酸导致蛋白质变性沉淀,营养不易被肠胃吸收,严重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故应配些面包、饼干、点心与牛奶同食。可见,不宜空腹喝牛奶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容易导致腹泻;二是吸收的效率不高。因为通过胃肠道的时间太快。尽量把牛奶放在一餐所有食物的最后再喝,这样有利于吸收和提高耐受性。

睡前喝牛奶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晚餐摄入的钙,睡前大部分被人体吸收利用。睡后特别是晚上零点以后血液中钙的水平会逐渐降低,血钙的下降,促进了甲状旁腺分泌亢进,激素作用于骨组织,使骨组织中的一部分钙盐,溶解入血液中,以维持血钙的稳定平衡。此种溶解作用是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时间长了,会成为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晚上睡前喝牛奶,牛奶中的钙可缓慢的被血液吸收,整个晚上血钙都得到了补充、维持平衡,不必再溶解骨中的钙,防止了骨流失、骨质疏松症,所以睡前喝牛奶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9-06
喝过牛奶之后建议1个小时后再吃水果,因为水果中的果酸和牛奶中的酪蛋白进行凝集,非但不利于营养的吸收,还会造成不消化,会导致消化不良以及腹泻。
第3个回答  2007-10-19
不是。只是喝完牛奶之后不能马上吃水果。
第4个回答  2007-10-20
你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没有什么不能的,只是一定要隔开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取决于每个人的体质
你不知道有道菜叫[木瓜炖奶]?丰胸的
多看一些书吧,除了食物禁忌同食外,你说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