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木雕的知名艺人

如题所述

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浙江省乐清市,黄杨木雕传承人现有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4人,他们是高公博、虞金顺、王笃纯、虞定良;获得浙江省民间艺术家、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10人,他们是王笃芳、郑胜宁、方江鸿、郑方杨、牟湘波、王笃才、叶胜隆、王京、吴尧辉、郑松强;获得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10人;获得温州市十佳青年民间艺术家称号的4人。
著名民间雕刻大师朱子常
温州著名民间雕刻大师朱子常(1876-1934),继承传统雕塑技艺,结合黄杨木特点,运用独特的手法,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大大促进了黄杨木雕的发展。他创作的“捉迷藏”、“五子喜弥陀”、“布袋和尚”都是形象生动、表情丰富、精美古朴的著名作品。1909年他的作品“济癫和尚”参加南洋劝业赛会获优等奖、后人赞誉他的作品是刀法圆转流畅,衣纹轻盈透体,造型栩栩如生,人物清新隽逸。
朱子常改进黄杨木雕技艺,使之成为独立的案头艺术品。朱子常9岁开始学习塑造佛像,所塑佛像生动传神,成年以后又潜心从事黄杨木雕刻。他身怀绝技,独具灵气,善于深入细致地观察和体验生活,并结合黄杨木雕的特点,运用独到的技法,准确地把握人物的表情与动态,开创了一种清新雅朴的雕刻风格。他的黄杨木雕题材内容广泛,包括佛像、历史人物、仕女、小孩、劳动者及肖像等。1909年他创作的作品《济颠和尚》参加南洋功业会获得优等奖,1915年他的作品《捉迷藏》夺得巴拿马赛会二等奖。朱子常这些杰出的成绩,使黄杨木雕的声誉迅速传扬开来,成为中外驰名的工艺品。从此,黄杨木雕艺术成为民间一绝,深受人们注目。
朱子常创作态度非常严谨,绝不为了赚钱而粗制滥造,他的作品件件刀法圆转流畅,衣纹轻盈透体,造型栩栩如生,人物清新隽逸,即使在当年他的作品也是重金难求的馈赠佳品,据说是他的人物作品有多高,所售银元就要摞多高。现存世较少,仅浙江省博物馆、温州市博物馆收藏了“六孩戏弥勒”、“捉迷藏”、“济公”、“苏武牧羊”、“布袋和尚”等20多件作品,民间绝少见。
王凤祚
乐清著名黄杨木雕名家王凤祚(1905-1993),首批浙江省民间艺术家。50年代在同行中很有名望。他十三岁拜师学艺,四年后创作插屏《黄鹤楼饮酒》而初露头角。后又当佛像雕塑师黄崇寿的助手,受益匪浅,所作《挖耳朵罗汉》与真人一般高大,其形态歪着嘴、睁一眼、闭一眼,神态生动。他又“偷”艺于朱子常,作品可与之乱真。解放后,他创作的((苏武牧羊》、《牛郎织女》,展出于华东五省市民间艺术展览会,获陈毅的赞赏和艺术界的好评,荣获一等奖。后送当年的苏联展出,《真理报》、《文学艺术报》都介绍了《苏武牧羊》,并为列宁格勒博物馆所收藏。
叶润周
叶润周(1918——1996年)是乐清叶承荣的第四代传人。其父叶阜如,黄杨木雕作品《牧童骑牛》,1929年获西湖博览会优等奖。叶润周幼随父习艺,50多年中创作黄杨木雕200余件,其中《变形皆大欢喜》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其他如《屈原》、《群仙欢舞庆人间》、《钟馗压邪》等,均以技法精湛、形象生动,被国家有关单位珍藏。他的作品也被国内外收藏者购藏。
王笃纯
1932年出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乐清黄杨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浙江省民间艺术家、首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
郑胜宁
郑胜宁 1943年出生,浙江温州乐清市象阳镇人,中国根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浙江省根艺美术学会名誉主席。擅长黄杨木雕、根雕和城市雕塑等。作品多次获全国金奖,代表作有《老子》、《欢腾的草原》》、《弘一法师》、《修鞋走天下》、《鲁迅》、《鱼篮观音》等。
王笃芳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王笃芳1947年出生,师从郑可教授,擅长人物雕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根艺美术大师,浙江省民间艺术家。从中央美院特艺系毕业后自办凤麟木雕厂,先后为四川江油县李白纪念馆、雁荡山观音洞创作了《李白》、《千手观音》等作品,声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1949年出生,15岁进乐清黄杨木刻厂学徒,他悟性极高又勤奋好学,打下了深厚的木雕功底。在广泛吸收传统工艺精华的基础上,他独辟蹊径,开创了劈雕艺术,从根本上突破了黄杨木雕的传统,被称为“走出了黄杨木雕数百年的局促”。他创作的《蓑翁》、《酒不醉人人自醉》、《济公》等3件作品被国家作为珍品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他的《济公———我行我路》等作品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和“希望奖”。他的劈雕作品现被国内外收藏爱好者竞相收藏。
虞金顺
乐清还有一对虞氏兄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兄者金顺1949年出生,擅传统雕材之人物造型,尤长于雕一团和气笑眯眯的布袋和尚。其作品《笑佛》、《十大欢喜》,形象活泼,充满幽默。弟者定良1950年出生,任黄杨木雕厂厂长。他的出手戏是雕刻动物,尤以“牛品”著称。其作品《斗牛))、《大地》,抓住牛的斗势、牛劲之美的造型,刀法借鉴山水画,雕出牛身之褶皱,突出了牛的力度,以拓荒牛的精神歌颂了时代的拓荒人。
牟湘波
1969年出生,乐清黄杨木雕主要传承人,中国木雕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高级工艺美术师。
郑方杨
1972年出生, 乐清黄杨木雕主要传承人,全国乡村青年民间工艺大师,浙江省民间艺术家,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2006年度中国收藏家喜爱的木雕艺术大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