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未来可能会关停不少大学,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专家称未来不少的大学将关停?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将会更容易倒闭

各大省市的大学数量是不是够用,和各地的人口数量是有关系的,如果人口出现增长的话,那就会让学校的入学名额紧张,变得不够用。

但人口出现负增长,没有那么多人的话,不光学习的名额完全不会紧张,甚至还会出现过剩的情况,从相关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人口的情况,已经由正增长变成了负增长。

而且还出现了2022的出生人口,少于当年大学招生人数的总和,从官方相关的统计数据来看,2021普通本科院校的招生人数是444.60万。

职业本科层次院校招生人数是4.14万,高职(专科)层次院校招生人数是552.58万(包含五年制高职院校转入专科招生的人数45.20万)。

这么来看的话,2021本科和专科层次院校的招生规模一共高达1001.32万,这可是比2022出生人口还多了40多万。

根据这一变化,专家预测称未来不少的大学将关停?如果人口的负增长情况是没有变化的,没有回到之前的增长变化,也就表示专家的相关预测是有一定道理的。

要说其中影响更好的,无疑就是专科院校和民办高校,将会更容易出现倒闭的危机,好的大学自然是不愁生源的。

未来在院校的生源上面影响更大的是对于生源质量要求并没有那么高的专科院校和民办层次的院校。

当然了这是属于对于未来的一个预测,可是是几年后的情况,在短期内是不会出现变化的。

对于学生考大学是一个重要的身份转变,学生在考大学的问题上是一定需要做好筛选的。

学生的大学没有筛选好,那就会容易进入到一个学生并没有那么心仪的大学了,为了避免出现筛选到不心仪的大学,学生在筛选过程中是需要做好准备的。

那他们的出路又在哪呢?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具有长期必要性和近期紧迫性

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事业,对保障就业劳动人口规模、综合素质、技能培养有着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制造部门和服务部门诸多产业面临深刻变革,亟需向全产业链自主可控、高质量高尖端先进制造、高知识技术和专业服务附加值的方向提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职业教育承担向各个产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专业对口的优质人才这一历史使命,其高速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长期必要性。

2、提高职教战略定位、多维并举提质培优

由于受到的职业教育时间较短,伴随产业转型升级,中职学生受到的较浅层次的技术和理论培训,难以适应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以及新兴服务业的旺盛需求,学生整体工资待遇较低,企业雇主满意度不高。高等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专升本途径狭窄,而普通教育的本科、研究生学历层次较高,专科相比有较大的学历层级落差。在重学历文凭的社会氛围下,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因而,升学渠道不畅通造成了职业教育吸引力明显小于普通教育,被贴上“退而求其次”、“无奈选择”、“低人一等”的标签。

3、内涵式发展长远之计、职教赛道空间广阔

传统民办学校的收入来源主要为学生学费和住宿费收入,单体学校的办学规模受到土地、楼舍、教学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制约。而上市公司的办学规模还会受到办学牌照数量限制。学校数量的扩张受到较为严格的监管限制。

并购是前些年民办高校扩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突出的并购整合能力,现阶段市场环境一二级价格倒挂下并购项目或难以开展。若采用自建模式,前期需要进行一系列申请审批,初期投入包括土地租赁、校区建设等费用,投入回报周期一般在 8-10 年以上,考验办学者的综合办学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