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医疗机构糖尿病的分类管理一般分为

如题所述

县域医疗机构糖尿病的分类管理一般分为常规管理和强化管理。

1、常规管理。

指通过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符合患者病因和临床阶段分型而制定的个体化方案,就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糖、脂代谢,以及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在目标范围以内的管理。

适用于血糖水平比较稳定;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并发症稳定的患者;不愿参加强化管理的患者。

2、强化管理。

指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对强化管理对象实行随访内容更深入、随访频度更高、治疗方案调整更及时的管理。

符合强化管理的患者有血糖水平控制不稳定;有药物不良反应,已有新发并发症或并发症加重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差;其他特殊情况:如妊娠、围手术期、1型糖尿病。

糖尿病急危症的治疗:

1、拟诊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者。

对于随机血糖≥16.7mmol/L者,查尿常规,尿糖阳性、尿酮体阳性者,拟诊糖尿病酮症。行血气分析,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生理盐水补液,小剂量静脉使用胰岛素。

2、拟诊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者。

对于随机血糖≥33.3mmol/L者,查尿常规,尿糖阳性、尿酮体阴性者,拟诊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生理盐水补液,小剂量静脉使用胰岛素,必要时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等治疗。

3、疑似严重低血糖的患者。

随机血糖≤3.0mmol/L者,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立即静脉或口服补充葡萄糖或替代物,并在15min后再次检测血糖进行评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