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的学生未来怎么样?

如题所述


我的观点仍然有所坚持:就算大学差,也可以在毕业时和别人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

首先“三本”即将成为过去式   

第三批本科简称“三本”,是指中国大陆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录取批次和录取顺序排在第三批次。一般来说,“一本”大学大多是部委直属大学或“211”“985”工程大学,在录取中属于第一批次招生;“二本” 大学大多为省属大学或者非“211工程”大学,录取中属于第二批次招生;“三本”和“一本”“二本”在本质上并无区别,同属普通本科。

  学历不等于学习能力

  大学教给我们的是什么?是各种书本上的知识?是各种专业技能?

  都不是,大学教给我们的是学习能力。所以说三本学生和好学生之间的差距,不是体现在现在、眼下会多少和掌握了多少,而是成长性有多少。

  大学里的知识和技能,除个别专业之外,绝大多数在职场和工作中是用不到的。所以从下限来看,在就业方面,三本生和名校生差距微乎其微。

  那么在经历了渣教学、渣环境的三本生究竟差在哪?差在上限。同样的新工作、新技能,别人学的就是比是比你快、比你精、比你透,而且运用在新工作环境中的效果就是比你好。把已知的东西发挥出未知的潜力,这就是上限,就是学习能力不同决定的东西。也许你要努力十年的东西,上限高的人努力两、三年就能实现。

  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

  学习能力这种东西,学校是一方面,更关键的还是在自己。也许你接受的是渣学校、渣老师、渣教学、渣环境,但如果你真的想要改变自己,这些能影响到你么?更何况是现在教育这么发达的情况下。有什么是你想学而学不到的东西么?

  更何况学业压力小的话,你有更多的时间去学未来真正能用得上的东西。比如财务,当别人还在只啃书本的时候,你是不是可以学学各种证书里的课程?让自己的未来现行一步?

  真正的学习和学习能力是一辈子的事,而且你进入社会后学到的肯定会更多,否则你没必要也没权力进入社会。有一句话说的好:“学习能力是让你变得更强大的因素,学历不是”。

  所以这事儿根还在自己。

  需要认识到三本学生真的很差

  一流的知名大学和三本的差距有多大?说实话,这种差距是全方位的。师资差么?当然差。教学环境差么?当然差。学生的个人素质差么?真个还真不一定。

  但这些是全部么?不是,甚至不是最重要的。

  三本和一流大学最明显的差距,是一个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改变。你去了差的学校,教你的都是差老师,但他们教给你的知识本身有好坏之分么?我不相信有很大差别。但身边差的同学可能会让你慢慢觉得差是理所应当、差是三本生的天理。就这样慢慢的,你也许原本还有想改变、想反抗的勇气,最后你都会麻木。

  所以差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改变永远不会是一个人、一件事,而是整体对你施压,让你随大流,让你渐渐和差的环境融合在一起。有句话说得好:“永远不要尝试和弱智吵架,他会把你的智商拉低到他那个水平,然后再打败你”。同样的道理。

  所以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很重要,你要认识到三本学生未来真的很差,差到足以让你在四年中倾尽所有努力去改变它、去颠覆它。

  清醒地认识自己,更关键的作用是让你能放下身段、制定更切实际的预期和目标。

  不光是学校不好的学生,绝大多数在毕业后都会有段迷茫期,预期和目标的制定出现问题也是主要原因。这时候,学校差应该成为你的优势,成为你更加向上的动力。正是因为大学差,所以你的起点可以更低。让名校生为好的工作迷茫着去吧,我们可以从收入更低的开始,积累经验;让名校生为不知道做什么迷茫着去吧,我们可以更早起飞、更早“吃到虫儿”。在财务领域有这样一句话,三年经验的三本生比没有经验的名校生更吃香,就是这个道理。

  学历真正能决定的是什么?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辛辛苦苦考到名校究竟是为了什么?

  从我的个人经验和身边人的经历来看,本科的学校能决定的事情真的有限,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

  大学毕业后的常规出路,无外乎考研、求职、创业。

  考研看重的是成绩,而且即便考到博士,未来还是会回归到求职和创业上来。创业不需要学历。那求职呢?在个别行业,第一学历真的非常重要,但这是个别情况。

  从我个人经历来看,小城市的学生或是三本生,和一流学校之间的差距的确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和其他二流学校相比就几乎没什么劣势了。尤其是北上广大城市,反正除了全国知名大学,其他大学企业都是不认识的,对于面试官来说没什么区别。

  所以如果对自己的本科学校没什么信心,但实际能力并不差的话,你大可以来北上广漂一漂、淘淘金。只要遇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不愁没发展。

  更重要的是,毕业五年后、十年后、十五年后,真的有很多人在乎你是什么学校的么?你的社会经验早已经成为一套可以让用人单位对于你的新的衡量标准。

  你的未来就在眼前,如何得到它?


  其实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真正说起来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三本生的出路很多,也完全能做到比别人活得更好。但这些问题你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能不能做到?如何做到?

  老生常谈,先要有明确的长短期目标,再有完整的规划,再去好好的执行它就行。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点鸡汤性质的东西:人生几十年,高考的失利和你大学四年的不如意只是你人生中非常非常短暂的小插曲。谁比谁早一步,快一步都不稀奇,最关键的是慢下来的这几步你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赶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首先来讲下一流院校和三本院校的差异,说句实话,差异是全方位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每年的招聘季,一流院校都会迎来无数多的一流公司来进行校招和宣讲会。这无形当中,就拓宽了一流院校学生的选择机会。所谓见多识广。而三本院校呢?你能指望四大或者什么大国企会来你的学校开招聘会吗?就算你去别的学校参加他们的招聘会,恐怕简历在第一轮就会挂掉吧!  其次,在很多一流公司里面,很多一流院校的毕业生,都能很轻易的找到自己的师兄或者师姐。这在无形当中,相当于为你打开了资源的大门。

                              

  三本学生就一定不行了吗?三本只能说你在高考这一轮表现的比别人差。而你上了三本,就说明你已经接受了这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也只是在这四年之内有效。人生几十年,你这一个阶段比别人差了一点,不代表你将来步步都会比别人差。

                            

  三本的出路在哪里?三本的出路,很多啊!考研是条路,出国是条路,找工作是条路,回家种地也是条路。在你选择之前,其实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你自己想要什么?你将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比如答主我自己,其实当初我只是对自己有那么一个不太明确的想法——想要进外企工作。于是就这么一步步的在外企里面走到今天。由此可见,有一个目标是多么的重要。现在想来,那些在高中和大学时代就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不懈努力的人,是多么的可怕可敬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