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中四种最主要的人性假设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如题所述

一、"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亦称"实利人"假设,源自享乐主义哲学及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反映了早期管理思想。该假设主张人的行为动机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认为在企业环境中,员工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据此,资本家开设工厂是为了利润,工人工作是为了工资,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均可获得益处。"经济人"假设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1. 员工主要受经济激励驱使,提供最大经济利益可促使他们行动;
2. 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主要受组织控制,是被动的;
3. 感情是非理性的,需控制以避免干扰理性利益考量;
4. 组织应设计以满足和控制员工情感,尤其是无法预测的品质。
二、"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亦称"社交人"假设,认为人的基本需求是社会需求,社交动机如渴望被同事接受和喜爱等,比经济动机更具影响力。满足社会需求被视为最大的激励因素。"社会人"假设涵盖以下要点:
1. 社交需求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人际关系构成身份感的基础;
2. 工业革命导致工作意义丧失,需通过社交关系找回;
3. 员工更易对社交因素而非奖酬控制做出反应;
4. 员工的反应程度取决于管理者的支持以满足归属、接受和身份需求。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由马斯洛提出,施恩总结马斯洛、阿吉里斯、麦克雷戈等人的理论后提出。该假设认为,当基本需求满足后,人们会寻求发挥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基本内容包括:
1. 基本需求满足后,人们追求更高层次需求,实现自我潜能;
2. 一般人愿意培养专长和适应环境,展现灵活性;
3. 人们主要自我激励和控制,外部刺激可能降低成熟度;
4. 若给予机会,员工愿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
四、"复杂人"假设
施恩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人不是单一的"经济人"、"社会人"或"自我实现人",而是因时、因地、因情况不同而具有不同需求和反应的"复杂人"。"复杂人"假设的基本内容包括:
1. 人的需求多样,随发展和生活条件变化;
2. 同时有多种需要和动机,相互作用形成动机模式;
3. 工作和生活条件变化产生新需求和动机;
4. 不同单位或部门工作产生不同需求。
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基础,古今中外的研究者都承认,管理原则和模式的确立离不开对人性本质的认识。孟子基于"不忍人之心"提出"不忍人之政",而麦格雷戈明确指出,每项管理决策背后都有关于人性本质和行为的假定。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模式和方法密切相关,但中西管理人性假设都存在抽象人性的缺陷,未能深入了解人的阶级性和社会关系本质,因此未能得出科学结论。这也反映了探讨人性本质的一般规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