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修远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这里的“修”我应该解释为:道路长。从文中来看,“修远”应是一个并列词,对应下句的“求索”。

离骚(节选)

先秦: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译文

道路很漫长很辽远,我将要上下寻求。

在咸池饮我的骏马,手握马缰到达扶桑。

扩展资料:

创作缘由  

屈原学识丰富,“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具有远大的理想,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任用贤才,对外主张联齐抗秦。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绵缠悱恻的情绪。

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它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时,还是作于屈原被流放时。《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靳尚的谗害,被楚怀王疏远。

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对同一事件的表述明显存在着矛盾。

由于可靠史料的缺乏 ,要解决这个问题 ,从《 离骚 》本身找证据是个好办法 。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 自疏”意味着主动的态度,不是“被放”。此外,也有人因为诗中有“ 济沅湘以南征兮”一句,怀疑它是屈原被放逐之后所作,但这并不足信。因为《离骚》后半部分,全是写诗人想像中的云游,“济沅湘以南征兮”并非实有其事。

总之,《史记·屈原列传》的说法是可信的,即《离骚》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时,是屈原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创作出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而《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是抒情性文字,行文时不太忠实于史实,也是有可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出自屈原的名作《离骚》。
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这里的“修”我认为就应该解释为:(路)长。
从文中来看,“修远”应是一个并列词,对应下句的“求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0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出自屈原的名作《离骚》。
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这里的“修”我认为就应该解释为:(路)长。
从文中来看,“修远”应是一个并列词,对应下句的“求索”。
第3个回答  2012-02-23
修远的意思是来日方长。前路漫漫,来日方长,我会不断去追求、探索。
第4个回答  2020-06-1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出自屈原的名作《离骚》。
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这里的“修”我认为就应该解释为:(路)长。
从文中来看,“修远”应是一个并列词,对应下句的“求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