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行内说的“买青不买灰”,是真的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在和田玉的选购和价值评价之中,一直流行“买青不买灰”之说。但真的如此吗?首先小南先带大家看下关于和田玉的几种不同颜色。

泛青:能变白

如果在青色和灰色两种料子里面选,一般行家会优先推荐内部泛青色的料子。

因为这种料子在经过专业的加工处理之后,在自然光下会显得特别白。而且这种颜色的玉料,皮色的油润和肉质的厚实是一般玉料没办法达到的。

闪灰:一直灰

至于闪灰,它从原料到加工打磨,到最终定型成玉器,颜色不会有明显变化,依旧看上去灰灰的,没有一丝的亮光,就像阴天一样,给人的感觉很压抑。

而且闪灰一般浑厚的料子很少,即使有颜色也会灰的特别厉害。

总结下来就是:青色还有调整变美的空间,而灰色却是“没救”了。

但请大家注意了,不是说闪灰的料都不好,只不过碰到优质料的概率是很小的,方今市面上大部分闪灰料的质地都不怎么样, 尤其是以下这三种,最好不要买。

白泛灰

白泛灰是比较难看的,闪灰不是隐藏在肉质里面了,而是经过打磨后,直接被剥离到表皮,一眼就能看出来,很鲜明。

这种料的玉坠虽然油润感勉强还算可以,但看着就让人觉得提不起精神,戴在身上也显得死气沉沉。

重度灰

这种“灰”料让人联想到秋冬季节的重雾霾,可能除了皮色上能出一点油以外,几乎是一无是处了,完全不值得购买。

这种闪灰就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人,透着阴冷的寒意,戴着估计也是很不吉利。

青泛灰

这种比较复杂,是青色肉质透着灰色,因为底色不是乳白色,打磨之后只会暴露更多的闪灰出来,看着就觉得很不舒服。

并不是灰料子就很差,恰恰相反,灰的料子玉质上往往都可以,比较细腻。但灰的料子,有一个很大的缺陷——不耐看。一块料子你买来看着比较灰,过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料子越看越灰。

而泛青的料子就不会是这样,可能看起来有些青,但盘玩一段时间之后,时间长了,你会感觉它竟然提白了半级,变的没那么青了。另外大块度的泛青籽料在制作一些山子或者器皿时,出来的效果要比那些红皮白肉的籽料效果要好。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其实泛青的料子给人以一种厚重的沉淀感。其次在画面的层次上泛青的料更能拉出景深的效果和明暗的变化。

另外泛青的籽料也有它另一处优点,“性价比”高!很多人玩籽料追红皮白肉,玉质感还要好。但这样的料子如今去哪里找,即使找到,价格也是高的让人咋舌。像这种红皮白肉的料子一般都是玩料,很少有人会舍得拿去请玉雕师去加工。更多的是持以一种投资的心态来买卖,对于玩玉就有些舍本逐末了。

对于那些高不可攀的玩料,我们再回头再那些泛青的料子,玉质好的不乏少数,如果再配以巧妙的玉雕薄艺技法,成品出来的效果有时是红皮白肉所体现不了的。加之价格上相对比较亲民,对于玩玉的玩家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所以对于泛青的料子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如果泛青的籽料在玉质很细腻、油润的情况下,那么它相比一些很白但玉质很差的籽料来说,是更加适合的。玩玉并不是为了拼白度,而是为了体会籽料的那种温润油糯感,花相对比较少的钱寻找一块肉质细腻、泛青的籽料,或许它并不让人眼前一亮,但也足以让我们玩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