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二氢钾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如题所述

一、磷酸二氢钾的作用:

1、促进氮磷吸收。磷酸二氢钾可促进作物对氮、磷的吸收,快速补磷,提高作物产量和千粒重,而且在作物特殊生理时期能起到特殊的作用。

2、促进光合作用。钾元素在作物生长中起增强作物光合作用,加速营养物质制造和转化。

3、提高作物抗逆能力。磷酸二氢钾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如抗旱、抗干热风、抗涝、抗冻、抗损伤促愈合、抗病菌侵染等。

4、提高果品品质。果实膨大期喷施可起到保果壮果,促进果实膨大,可提高果实的品质,增加着色,改善口感等。

5、调节作物生长。磷酸二氢钾具有调节剂的作用,能促进作物花芽分化、增加开花数、花苞硕壮、壮花保果、提高坐果,还能有效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

二、磷酸二氢钾使用方法:

磷酸二氢钾适用于很多类型土壤及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如小麦、大豆、玉米、水稻、蔬菜、果树、花卉等,还可作为其它肥料的基料。磷酸二氢钾可用于浸种、拌种、沾根、灌根、叶面喷施、根施,对作物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一般在大田作物上通常作为根外追肥使用,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等公顷用量1.5千克~2千克;一般在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上以浸种、蘸根、根部冲施、叶喷等方式为主。

三、磷酸二氢钾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磷酸二氢钾的时候,一定要避开高温时间,一般高温的天气不建议高浓度使用。宜选在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喷施。

2、磷酸二氢钾可与酸性,中性农药混合施用,增加药效,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3、磷酸二氢钾属全水溶肥料,遇水即溶,请贮存于阴凉干燥处,开袋未使用完请密封。

4、要购买正规厂家,高纯度的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吸收利用率高,吸收快;纯度低的有可能是次货甚至是假货,不仅没有增产的效果,还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磷酸二氢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13
磷酸二氢钾被称为万能肥。它不但是一种高含量的磷钾肥,而且还具有使用方便、见效快、效果好、作用多、无毒无害、无残留等许多优势。特别是在蔬菜、果树和经济作物上应用最为广泛。
有人认为磷酸二氢钾是化肥,凡是化肥都会有害有残留。首先我们要知道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免登记的肥料。原因就是它无毒无害,可以完全放心使用。既然磷酸二氢钾是个好肥料,那么如何把它用好,怎么搭配,需要注意什么?
使用磷酸二氢钾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它的作用,磷酸二氢钾磷元素含52,钾元素含34,在包装袋上都有标注。它的作用非常广泛,具有增加叶片光合作用,抗倒伏、抗病害,粗壮茎杆、生根壮苗、促花促果、膨大增甜、防早衰等诸多功效。
磷酸二氢钾可以与哪些物质搭配?磷酸二氢钾可以搭配大多数的酸性、中性肥料和药物,例如尿素、芸苔素、杀菌剂、杀虫剂、控旺剂、葡萄糖、米醋、水溶肥、流体硼等。与这些肥料和药物混合使用,能增加肥效和药效,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而且还会互相增效,达到最佳使用效果。例如,一、磷酸二氢钾搭配速溶硼,就是一种很好的促花促果和保花保果搭档。二、磷酸二氢钾搭配尿素和葡萄糖,就是一种养分全面的速效肥,促进生长,增加产量,减少病害。三、磷酸二氢钾搭配控旺剂,可以达到即控旺又增产的效果。像以上这些搭配方法,不胜枚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搭配使用。
磷酸二氢钾不能和哪些肥料和药物混合?代森锰锌、硫酸铜、糖醇钙、草木灰、硫酸锌、普通钙肥等,凡是碱性、铜质剂、无机盐等都不宜混合。容易产生沉淀,导致肥料或药物失效。像混合钙肥等中微量元素,最好用螯合态形式的肥料,以提高肥效。
什么时间用效果最好?一、茄果类、瓜果类、豆角类、果树。从开花前到果实膨大期均可以喷施。二、喷施时间应选择在早晚为宜,因为中午温度高,不但不易吸收,还容易发生肥害,不管是喷施叶面肥还是打药都是如此。
应该喷施哪些地方?很多人在喷施叶面肥也好,还是喷施农药也好,大多都是只喷施叶子的正面,但却不知叶子吸收肥料全靠毛气孔。喷施在叶子背面的肥液停留时间更长,吸收的更好。所以正确的方法就是叶子的正反两面都要均匀喷到。
如何掌握使用浓度?正常促使生长可以按0.2%的比例,膨大果实可以按0.3%的比例,控旺可以0.5%的比例,并且根据不同蔬菜和生长期灵活掌握。但浓度也不能随意加大,浓度太大容易出现肥害。
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磷酸二氢钾不但可以补充磷钾肥,促进植物生长还可以控制植株旺长。主要原理是磷钾肥可以抑制氮肥的吸收,让植株缓慢生长,但是效果比较慢最少间隔7天一次,连续喷雾两次才有效果。近几年,在绿洲的推广下,很大大型农场开始在封垄前后采用磷酸二氢钾滴灌,实现了控旺膨大双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叶面喷雾由于浓度较大在喷雾时不建议高温喷雾,超过30度就不允许使用叶面喷雾磷酸二氢钾。严重旺长时需要用配合药控制,可以使用绿洲控旺膨大方案进行控旺,控制旺长的同时还可以促进营养回流,增产增重安全无残留不影响下茬作物。
总之,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公认的好肥料,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因地制宜,科学实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更多种植知识、方法和经验,欢迎多加关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