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踏勘的工作任务及要求

如题所述

1.了解区域地质概况

了解工作区内各地层时代、岩性、岩相、厚度、韵律、古生物化石、含矿性特征以及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对工作区内已往所测地层剖面,运用多重地层划分的观点进行再认识(地层清理)。选定标志层和辨识填图单位的划分标志;侵入岩及喷出岩的主要类型、分布、产状、单元的划分标志、接触变质带特点及其与矿产的关系;变质岩的类型、变质带、变质相的划分、产状及分布,全区地质构造线方向,各类地质构造发育概况,有否韧性剪切带,推覆构造等:若有了解其构造复杂程度。与此同时,还要选定实测地质剖面的位置,并对关键性的地层或岩体、变质相带测制短剖面,典型地质现象要拍摄数码照片,以便在设计时能正确划分填图单位和统一全队技术人员之间的认识。

2.了解区域矿产概况

参观区内已知矿床。确定矿点位置、了解矿产类型、规模、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和老窿的分布,过去及现在的开采利用等情况。用最新的成矿地质理论来确定进一步找矿远景方向和找矿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3.了解区域自然、经济地理状况

了解工作区的山川态势、基岩裸露状况、通行条件和交通运输、气候变化、工农业生产概况、村镇分布与民风习俗、劳动力和物产供给情况以及地方政府对区调工作的要求等。这是为了确定适于野外工作的季节和期限;为选择工作站位置和交通工具以及人员配备的装备及物资设施的准备等提供设计工作部署的依据。

4.检查有关资料的可信度

检查前人工作成果的质量及各种资料在新理论体系下的可供利用程度,同时检核地形图精度,校正遥感解译的效果和调绘,并进一步建立解译标志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