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司和澳大利亚公司的钢铁和煤炭谈判中构成案例的要素有哪些?

如题所述

日本某公司需要一批钢铁和煤炭,以顺利进行公司产品生产。该公司与澳奥大利亚供应商取得联系,并邀请澳大利亚供应商到日本就购买钢铁和煤炭的事进行商务谈判。在商务谈判开始之后,澳大利亚供应商坚持按过去卖给日本另一家公司的价格来定价,坚决不让步,谈判进入僵局,时间相应延长。而另一方面,澳大利亚人由于过惯了富裕舒适生活,急于返回家乡,因此在后来的谈判中表现出了急躁的情绪,作为东道主的日本商务谈判代表则不慌不忙地讨价还价,掌握了主动权;另一方面,日方还私下与中国供应商频频接触,洽谈相同项目,并有意将此情报传播,同时通过有关人员向澳方传递价格信息。与此同时,日方亮出在国外获得的情报--澳大利亚供应商在两个月以前以低于要价10%的价格将钢铁和煤炭卖给匈牙利客商。澳大利亚供应商本来就不想失去这
笔交易,在以物价上涨、货品质量不同等理由辩驳一番后,还是接受了 日方提出的
价格
问题:
1.按照不同分类标准,本案例属于什么类型的商务谈判?
2.谈判中日方掌握主动权而澳大利亚却很被动的原因有哪些?
3.这个案例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2
早期竞争没那么激烈
第2个回答  2019-12-12
日本公司和澳大利亚公司他钢铁都非常的好。
第3个回答  2019-12-12
构成本案例的要素有哪些? 3.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