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核磁共振找水方法的基本原理

如题所述

5.7.1.1 方法的基本原理

地面NMR找水方法,又称地面NMR测深,该方法应用核磁感应系统(以下简称核磁共振找水仪),通过由小到大地改变激发脉冲矩q(q=I0·tp,式中I0、tp分别为激发电流脉冲的幅值和持续时间)来探测由浅到深的含水层的赋存状态,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探测。

地面NMR找水方法利用了不同物质原子核弛豫性质差异产生的NMR效应,例如利用了水中氢核(质子)的弛豫特性差异,在地面上利用核磁共振找水仪,观测、研究在地层中水质子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变化规律,进而探测地下水。

核磁共振是一个基于原子核特性的物理现象,指具有核子顺磁性的物质选择性地吸收电磁能量。从理论上讲,应用NMR技术的惟一条件是所研究物质的原子核磁矩不为零。水中氢核具有核子顺磁性,其磁矩不为零,且氢核是地层中具有核子顺磁性物质中丰度最高、磁旋比最大的核子。在稳定地磁场B0的作用下,氢核像陀螺一样绕地磁场方向旋进(见图5.7.1),其旋进频率(拉莫尔角频率ω0)与地磁场强度B0和氢核的磁旋比γ有关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氢核在地磁场作用下,处在一定的能级上。如果以具有拉莫尔频率的交变磁场B1(ω0)对地下水中的质子进行激发,则使原子核能级间产生跃迁,即产生核磁共振。

在NMR找水方法中,通常向铺在地面上的线圈(发射/接收线圈)中供入频率为拉莫尔频率的交变电流脉冲,交变电流脉冲的包络线为矩形(见图5.7.2(a))。在地中交变电流形成的交变磁场激发下,使地下水中氢核形成宏观磁矩。这一宏观磁矩在地磁场中产生旋进运动,其旋进频率为氢核所特有。在切断激发电流脉冲后,用同一线圈拾取由不同激发脉冲矩激发产生的NMR信号,该信号的包络线呈指数规律衰减(见图5.7.2(b))。NMR信号强弱或衰减快慢直接与水中质子的数量有关,即NMR信号的幅值与所探测空间内自由水含量成正比,因此构成了一种直接找水技术,形成了地面核磁共振找水方法。

图5.7.1 质子磁矩在磁场作用下的旋进运动

图5.7.2 激发脉冲和NMR信号图

5.7.1.2 NMR找水方法测量的参数

NMR找水方法测量的参数有NMR信号初始振幅E0、平均衰减时间T2*和初始相位φ0。这些参数的变化直接反映出地下含水层的赋存状态和特征。

(1)NMR信号初始振幅E0

E0值的大小与含水层的含水量成正比。为了获得NMR信号,通常把天线(发射和接收共用)敷设在地面上,天线类型和直径(或边长)大小视含水层深度和信噪比而定。把频率等于拉莫尔频率的脉冲电流(其包络线为矩形)输入天线,形成激发磁场。

当电流脉冲终止后,接收天线接收到自由感应电动势(NMR信号)E(t,q),则表有地下水存在。E(t,q)包络线按指数规律衰减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式中:T2*是NMR信号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通常称为平均衰减时间),单位为ms;φ0是NMR信号的初始相位。假定大地呈水平层状,电阻率的垂向分布已知,则初始振幅E0(q)的表达式为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式中:K是积分核函数,K与激发脉冲矩q、岩层电阻率ρ及岩层埋深z、电磁场倾角α有关。n(z)是含水量,n(z)=VF/V,VF、V分别为探测体积内的自由水体积和探测体积。0≤n(z)≤1。例如,在干燥岩石中n=0;对于湖泊的整体水来说,n=1;L=2D,D是天线直径,单位为m。

由(5.7.3)式可以看出,含水层的含水量n(z)直接影响到E0值的大小,E0值与n(z)呈正比。

每个NMR测深点都有一条NMR信号E0值随q值变化而形成的曲线——NMR测深曲线,通常用E0-q曲线(见图5.7.3)表示。对该曲线进行解释后就可得到该测点探测范围内的水文地质参数:含水层的深度、厚度、单位体积含水量。

图5.7.3 NMR信号的E0-q曲线

图5.7.4 NMR信号的E0-t曲线

(2)NMR信号平均衰减时间T2*

每个激发脉冲矩q均可以得到一条NMR信号E0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变化的衰减曲线(E0-t曲线),见图5.7.2(b)和图5.7.4。由此曲线可以求出该q值探测深度内含水层的T2*。T2*值大小可给出含水层含水层类型(平均孔隙度)的信息。T2*的计算公式为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式中 Em、Tm(m=1,2,…,M)分别是某个激发脉冲矩qi在M个时刻分别对应的NMR信号的振幅值、信号衰减时间。

国内外的研究、统计规律表明,自由水和束缚水的T2*值是不同的。自由水的T2*变化范围:30 ms≤T2*<1000 ms,而束缚水的为T2*<30 ms。由于NMR找水仪的电流脉冲的间歇时间是30 ms,因此NMR找水仪接收不到束缚水的NMR信号。表5.7.1给出不同类型含水层的T2*值。

(3)NMR信号初始相位φ0

初始相位φ0是二次场相对激发电流的相位移,单位为度。NMR信号的初始相位反映地下岩石的导电性。

表5.7.1 实测T2*(见式5.7.4)值和含水层类型的近似关系

5.7.1.3 对NMR信号的主要影响因素

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表明,对NMR信号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天然存在的(岩石导电性、地磁场强度、地磁场倾角、含水岩石类型和含水层赋存状态、电磁噪声)和人为技术因素(天线形状和大小、激发脉冲矩大小和个数)。只有了解上述因素对NMR信号的影响特点,才能正确解释NMR信号异常。

a.岩石导电性。含水层产生的NMR信号的振幅、相位曲线均受低阻层的影响而发生畸变。特别是在含水层上方存在低阻层时,会使NMR信号衰减,导致NMR找水方法的探测深度和垂向分辨率降低。当含水层上覆岩层的电阻率为一到几十欧姆·米时,这类上覆低阻层的屏蔽效应对深处含水层NMR信号的影响最大,甚至有漏掉深处含水层的危险。

b.地磁场强度、地磁场倾角。在进行大范围水文地质填图或找水远景区预测时,要考虑地磁场强度和地磁场倾角变化对NMR信号的影响,因为NMR信号的初始振幅与地磁场强度平方成正比。地磁场倾角变化对埋藏深度小于20~25 m含水层的NMR信号的影响明显。

c.含水岩石类型、含水层赋存状态与NMR信号有直接关系。假定含水层是由无磁性岩石组成的,则含水层NMR信号的衰减时间T2*值取决于含水层平均孔隙度的大小,即由整体水(湖水)、砾石、粗砂组成的含水层的T2*值很大,属长信号含水岩石;而由细粒物质组成的含水层的T2*值较小,属短信号含水岩石。含水层的深度、厚度、含水量直接影响E0-q、φ0-q曲线形态,NMR信号E0值含水层含水量成正比,随含水层深度加大而衰减。

d.电磁噪声使E0-q曲线畸变,甚至产生假异常。在NMR方法找水资料解释时,不可掉以轻心。

e.天线形状和大小。天线所围的面积决定NMR测深探测的最大体积,即探测的最大深度。

f.激发脉冲矩大小和个数。通常,脉冲矩由小到大的变化,即可探测由地表到最大勘探深度之间各层的情况;地下分层的层数与使用的脉冲矩的个数一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