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萧红的更多资料啊!!!

谁能告诉我萧红的更多资料啊!!!,别的不够啊,我穷,米分

  萧红(1911.6.2—1942.1.22),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

  著作书目: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
  《淌薪帧?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 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萧红选集》 1981,人文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
  《萧红短篇小说逊 1982,黑龙江人民
  《萧红散文选集》 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萧红是20世纪享誉海内外的才情出众的女作家,从1933年开始正式发表作品,到1942年病逝,其创作生涯虽然只有短短的9年,但是创作的作品竟达百余万字,既有大量的长、中、短篇小说,又写了许多散文,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多产作家。
  萧红的很多小说,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精品,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她那种敢于冲破传统小说格局的勇气和魄力,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散文、诗歌之间的新型小说样式,为中国当代小说体式的变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如果说萧红的很多小说在写法上都带有散文特点的话,那么她的散文大部分都具有自叙传的性质。萧红还有一类直抒胸臆、感情色彩非常浓郁的描写亲情和友情的散文。萧红以她善于捕捉生活细节的本领,使她的散文具有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使她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上最具魅力的女作家。
  萧其的创作生涯虽然只有短短的9年,但是创作的作品竟达百余万字,既有大量的长、中、短篇小说,又写了许多散文,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多产作家。她那极富个性的小说和散文,曾受到鲁讯、茅盾等文学巨匠和其他重要作家的激赏,并且随着岁月的流逝,愈来愈得到中外文学界有识之士的重视,为这位不幸早逝的女作家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9-13
简介 ······
萧红的散文作品比小说更感人,而她的写得成功的小说,在写法上也都带有散文特点。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女作家。她的艺术风格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她可以算作是一个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而自传型的作家,往往就是抒情型的。
她的大部分散文,都具有明显的自叙传的性质,即使是一位与她素不相识的读者,在读了她的一系列的自传体的散文之后,也能对她的经历、体验、性格、感受,有个大致的了解。作者在这本集子里所选的散文,就有相当一部分是写她在哈尔滨、上海、东京等地的生活情景的。可以说,萧红在写作这类散文的时候,是把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以及她本人在这种经历中内心所体验的情感,做为创作的源泉的。因此她的散文作品就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或是抒发她对个人身世的自怜自爱与感叹,或是抒发她对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同情,或是抒发她对理想境界的憧憬和追求。

作者简介 ······
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虽然并不上是一位“大”作家,但却是一位独具风格的作家。
她本名张乃莹,1911年6月 1日(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里。幼年丧母,饱受继母的虐待。父亲张廷举是一个冷酷的官僚,在她的童年时代,只有老祖父张维被带给她一点慈爱和温暖,她成名之后,曾经在散文《永久的憧憬和追求》里这样写道:“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禾‘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祖父也是她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她在祖父的支持下,先在故乡的小学里读书,1925年,又进入本县第一女子高小读书。1927年,离开故乡呼兰县,进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立第一女子中学读书,在此期间,对美术和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928年11月,参加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者修建吉敦铁路的示威游行,受到了父亲和校长双方的反对,取消了她在第一女中的学籍,被迫返回故乡。193O年,祖父去世,在家中失去了唯一的保护人,她不堪忍受家族的虐待,愤而离家出走,先从呼兰县逃至哈尔滨,又从哈尔滨逃至北京,开始过飘泊流浪的生活。这时,她只有十九岁。在哈尔滨流浪时期,受尽了精神上与肉体上的折磨,又被一个机裤子弟玩弄与欺骗,困居在东兴顺旅馆里,即将临盆,走投无路。幸得到了舒群、萧军等人的帮助。依靠萧军,逃出这家旅馆后,于1932年秋与萧军同居,过着贫穷但是相依为命的生活。
之后,在东北进步作家的带动和影响下,萧红开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陆续在《大同报)的“大同俱乐部”及“夜哨”副刊上发表短篇小说、散文和诗,加短篇小说《弃儿》、《两个青蛙》、《小黑狗》、《哑老人》、《夜风》、《叶子》,散文《腿上的绷带》、《太太与西瓜》,诗《八月天》等。从创作技巧方面看,由于萧红还是一位十分年轻的初学写作者,这些作品,在性格的塑造上,在情节的安排上,都流露出了作者在艺术上非常幼稚的地方,但是,从作家着眼的题材上,却可看出她的创作态度是十分严肃的,由于接受的是左翼作家的影响,她的创作生涯,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了广大被奴役、被剥削的劳动人民。在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里,她写了一对雇农夫妻的遭遇。在《看风筝》里,她又写了一个穷苦老雇工的遭遇。她深深地同情劳动人民遭受的苦难,她也兴奋地看到了他们的觉醒和斗争。在《夜风》里,她就写了牧童长青和他的妈妈,被地主逼迫得走投无路,不得不起来参加暴动的故事。这位年仅二十二岁的初学写作的女作家,在这些作品里,表现出了她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著作书目: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
《淌薪帧?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 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萧红选集》 1981,人文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
《萧红短篇小说逊 1982,黑龙江人民
《萧红散文选集》 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第2个回答  2007-09-08
作家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西(加走字)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宇慧)

简历与书目:

萧红(1911.6.2—1942.1.22),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

著作书目: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
《淌薪帧?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 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萧红选集》 1981,人文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
《萧红短篇小说逊 1982,黑龙江人民
《萧红散文选集》 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第3个回答  2007-09-13
她是现代女作家,原名张乃萤,黑龙江呼兰县人,幼年丧母随祖母生活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