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大连夏季达沃斯会议

国内外对大连夏季达沃斯会议有那些评价?好的坏的都要,多多意善,另有奖励.

(1)夏季达沃斯年会闭幕 参会企业家给予高度评价
参加此次年会的企业家对会议给予高度评价,他们同时希望在夏季达沃斯年会上能够听到更多中国新领军者的声音。
英国WPP集团总裁彼得•托利尔在世界经济论坛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参会者的高度投入、举办方的尽心尽力,使得这次年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说到对下一次会议的期待,希望这种以新领军者为主题的年会能够有更多中国新领军者的声音。
他说,人们一般对知名度高的企业和人更感兴趣,但是给予新名字更多的关注同样重要。“像今天的发布会就应该邀请更多新领军者企业代表参加。”托利尔说。
世界经济论坛董事会成员、法国阳狮集团董事长毛里斯•莱维也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大连的夏季达沃斯年会已经很难再超越,无论是交通、酒店,还是会场,都非常棒,但是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对话。
据介绍,全球有500多家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参加此次年会,其中约25%来自中国。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元庆作为中国企业家代表参加了8日的发布会。他表示,无论是大连的环境,还是会议的组织,此次年会都非常好,比在达沃斯的感觉不差。年会不但让中国企业了解了世界,也让世界企业了解了中国。
不过,企业家们认为,会议可以增加更加互动环节,这么多的全球企业领袖聚集在一起,机会难得,会议可以以更加非正式的方式举行,让参与者有更多沟通的机会。世界经济论坛以首届新领军者年会命名的夏季年会于6日至8日在中国大连举行,下一届年会将于2008年9月在中国天津举行。
(2)樊纲:特别国债可惠及个人投资者 发表评论:
樊先生不愧是精英,“抛开食品以及房租上涨”谈通胀更是精英理论!
对基层老百姓来讲,还有比食品和房租更迫切的消费需求吗?
对于某个阶层:食品和房子在他们的消费中无足轻重,因此可以抛开。樊先生代表的是这些人吧。
(3)虽然夏季达沃斯明天就要在大连开幕,虽然众多企业家明星如潘石屹等多次在博客里介绍达沃斯,虽然达沃斯已经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全球化符号,但是,对中国人而言,达沃斯仍然有其鲜为人知的一面:
1、1970年,瑞士商学院31岁的教授克劳斯.施瓦布向欧洲企业界倡议,为应对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举行一次非正式会晤。1971年1月,400多名企业家和学者参加了欧洲管理论坛(世界经济论坛前身)。此后,施瓦布逐步将美国和其他发达、发展中国家的领袖力量拢至达沃斯。每年年会都有近百个国家的政要、企业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演艺明星和新闻记者等约2000人聚集达沃斯小镇,研究和探讨当今世界经济的现状和前景,寻求应对世界所面临的重大挑战的办法。
2、从0到世界顶级,达沃斯论坛也经历了几个转折点。一个转折点是逆势引入“中国概念”,自1979年以来,中国应邀派代表团达沃斯论坛,并有政府领导参与。另一转折点是2002年,“911”事件之后,达沃斯再次逆势把论坛移往纽约。2007年在中国大连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则被称为是新的转折点。
3、达沃斯注册的是非盈利性基金会,但其商业运作却非常完备。达沃斯论坛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收取会员费、论坛战略伙伴和议题合作伙伴的合作费以及年会、地区性会议和峰会的会费来维持论坛运转。扣除每年运营所需成本之外,有任何盈余,将会再次投资,或者是建立新的计划或项目,或者是既有的项目。对达沃斯而言,会员和合作伙伴公司是其核心动力。最近几年来,世界经济论坛总收入一直处在稳步上升中,2001年总收入为7220千万瑞士法郎,2002年总收入为6645万瑞士法郎,2003年为7406万瑞士法郎,2004年为8334万瑞士法郎,2005年则达到1.04亿瑞士法郎。与此相对应的是,世界经济论坛的员工有262名,来自52个国家。
4、除了年会之外,世界经济论坛还有区域峰会、会员内部交流、全球竞争力报告等机构报告。如果说一个论坛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影响力,世界经济论坛拥有的1010家会员(大多是世界1000强企业)则保证了它完全可以把所有竞争对手甩在身后。
5、顶级企业家到底为什么乐此不疲?《商业周刊》给出的答案是,“因为达沃斯有让他们快乐的承诺。事实是,金钱和权力并不必然使人快乐。社区是快乐的强有力的制造者,这使得CEO们又一次回来。”更为重要的是,达沃斯上还有一个非会员看不到的一面,那就是行业会议,很多企业家都是受益于这个行业会议。芮成钢甚至说,每年达沃斯论坛有相当多行业会议,这个会议在正式议程上找不到,是单独私密的会议。这部分常人看不到的东西才真正吸引大企业CEO。到达沃斯会发现,有的人只能参加正式会议,还有一些人大部分时间不在正式议程,而是忙于参加这些所谓行业巨头会,这也是西方人管达沃斯叫资产阶级俱乐部的主要原因。
6、达沃斯很早就进入了中国。1980年,施瓦布主动联系到中国国家经委,希望能够与中方合作,通过组织研讨会的形式“给中外企业彼此了解的机会”。5月1日,时任国家经委办公室主任的袁宝华率领国家经委代表团访问欧洲时,在瑞士日内瓦欧洲管理论坛(世界经济论坛的前身)总部与施瓦布面谈时,有了合作的初步意向。1981年6月,世界经济论坛与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前身)合办的第一届“企业管理国际研讨会”(中国企业高峰会的前身)召开。
7、达沃斯也遭遇“反全球化”的声讨。每年达沃斯论坛举办其间,苏黎世都有反全球化游行。马云第一次去达沃斯,甚至看到了碉堡、沙袋和机枪。“大厅里的企业家在台上谈希望全球化为人类做出贡献,门外则对这些企业家破口大骂。”马云一篇发表在《华尔街日报》上的文章中这样写到。
8、颇有性格的施瓦布,施瓦布是达沃斯的幕后推手。尽管已年近七旬,施瓦布没有流露出任何退下来的意思。他对西方媒体表示,“我认为只要我能够从心理和生理上合理地锻炼各种功能,就没有必要考虑接班人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9-01
世界经济论坛——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2007年9月6日至8日在大连举办首次“世界经济论坛成长峰会——全球成长型企业年会”,这是中国首个城市获此殊荣。

“世界经济论坛”因一直在每年冬季于瑞士的达沃斯举行,又被称为达沃斯论坛。它是世界500强企业同各国、各地区政府对话,一起研讨全球经济问题的平台。大连明年将要举办的论坛在9月举行,与冬季举行的达沃斯论坛是同一个组织主办,与之相呼应便简称为“中国夏季达沃斯”论坛。

达沃斯论坛的成员囊括了位居全球前列的1000家大公司和企业,这些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86% 以上的财富,年营业额合计超过 4.5万亿美元。作为论坛成员的公司或企业的年营业额或资产需达10亿美元以上,参加会议的代表必须是董事长或总裁级人物,政界人物须是现任在职。出席达沃斯论坛的人员还有威名显赫的政界要人、领导世界潮流的科技奇才,也有享誉全球的知识精英、颇负名望的国际问题专家等。

在2007年的大连年会上,将有1150名世界前 1000强的企业领导人、100名各国和地区的高官、100名学术界领袖、50名国际顶级媒体的商务刊物编辑等出席,预计出席人数达2000人左右。
成功申办"夏季达沃斯"让大连与达沃斯论坛结缘,市长夏德仁应邀率团走上世界经济论坛--

今年1月24日,瑞士东部城市达沃斯再次热闹起来,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又称"达沃斯论坛")又一次在这里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2400多名政要、商界精英以及学术界、宗教界、文化界和民间团体
的知名人士要在年会上讨论影响全球事务的各种问题。与往年不同的是,在这个冬天里,"达沃斯"开始与大连结缘:以市长夏德仁为团长的我市政府代表团应邀走进了达沃斯,登上了世界经济论坛。

大连代表团受到礼遇,"达沃斯论坛"首次为一个城市设立展示区

大连市政府代表团第一次走上世界经济论坛,就受到了很高的礼遇。在这次论坛上,会议的东道主专门设计制作了"世界经济论坛成长峰会"展示区。在展示区上设有两个滚动播出《中国大连》电视专题片的大屏幕和大连在中国的区位示意图等。会议工作组负责人说:"为一个城市搭建展示区,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从24日上午开馆起,人们纷纷光顾大连展示台。大连代表团带来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小纪念品和大连画册等宣传品受到人们欢迎和好评。许多与会代表和新闻媒体对大连以及"中国夏季达沃斯"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会议期间,夏德仁受邀在"生活在城市时代"、"设计可持续发展城市"专题讨论会上作了主题发言。美国CNN直播了对夏德仁的专访。

"达沃斯论坛"总经理托瑞勒:"'中国热'"在达沃斯持续升温,'大连热'将从今年夏天开始"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是以研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西方媒体把"达沃斯论坛"称之为"系统严密、足以影响世界政治经济进程的非官方论坛。"近10余年间, "中国热"在论坛上持续升温,"因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令全球瞩目。"

1月23日傍晚,大连市政府代表团一进入达沃斯市区,就看到一个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宣传箱,上面的中文"欢迎"二字十分醒目,在这两个字的旁边还有一面微型中国国旗。在会场,随便翻一下论坛的议程,很容易发现"中国"这个名字,不少会议的中心议题直接与中国相关。由于大连市取得了今年"夏季达沃斯"的主办权,"大连"的名字在今年的"冬季达沃斯"论坛上已经为人们所耳熟能详。"今年9月去大连,参加夏季达沃斯",成为许多人挂在嘴边的话。

"达沃斯论坛"总经理彼得·托瑞勒在会议期间对夏德仁说:" '中国热'还会升温,明年东北亚有望成为论坛的热点。中国有大量的成长性企业,今年9月在大连举办的'夏季达沃斯'将让中国继续在大连升温,会使大连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达沃斯论坛"主席施瓦布:"大连的潜力使'夏季达沃斯'选择了她"

世界经济论坛组织决定从今年开始,每年在中国举行一次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成长型公司年会。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安德烈·施耐德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大量成长型企业的出现,是促使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成长型公司年会落户中国的主要原因。

去年6月中旬,世界经济论坛组织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很快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了拟于2007年9月,选择我国沿海城市举办"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行业峰会暨全球增长型企业年会"的招标信息。全国有十几个大中城市参与角逐。去年8月,世界经济论坛组织 "中国夏季达沃斯"选址考察团到大连,对大连进行了全面而挑剔的考察。去年9月12日,世界经济论坛组织正式通知大连市政府:"2007中国夏季达沃斯"将在大连举行--"夏季达沃斯"选择了大连。

"达沃斯论坛"亚洲区总监李·豪厄尔1月25日在瑞士见到夏德仁时说:"我们之所以选中大连作为举办地,主要是看到了中国企业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它们需要走出去。与此同时,中国巨大的市场对于其他国家的成长型企业来说更是极具诱惑力,大连将成为两者交汇的纽带。"1月25日晚上,在中国政府举办的"中国·大连之夜"开幕式之后,论坛主席施瓦布端着酒杯走到夏德仁面前,强调他在致辞中的话说:"'夏季达沃斯'选择大连,不仅因为她是中国的一座在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创立了国际标准的城市,更因为她是一座很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夏季达沃斯'的主题就是'潜力'、'成长性'。"

欧亚斯国际构想集团董事长李克特:"期待着今年夏天去大连,期待着我们之间的合作"

大连市政府代表团走进"冬季达沃斯",使大连有了与国际社会在更高层次上接触的机会,更让许多国际大公司和知名人士认识了大连。"冬季达沃斯"期间,夏德仁拜会了一批世界500强公司的领导人和部分国家政要;更有一些人因"夏季达沃斯"落户大连而登门拜访夏德仁,表达他们参加"夏季达沃斯"的要求和与大连合作的愿望。

总部设在瑞士的欧亚斯国际构想集团被称作是世界顶尖的商务战略咨询公司。董事长弗兰克·李克特在与夏德仁会面时说:"瑞士的达沃斯让我对大连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期待着今年夏天去大连,参加'夏季达沃斯'。同时期待着更充分地认识这座具有魅力的城市,期待着与您商讨我们之间的合作。"

英特尔公司董事会主席贝瑞特在1月26日晚与夏德仁举行小型会谈时说:"我今年夏天要亲自到大连参加'夏季达沃斯'。"他建议,今后,英特尔要与大连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以便英特尔与大连的合作能够深入。

有世界商业航运领导者之称的美国湾流航宇公司莫斯说:"我对发生在大连的许多成就表示钦佩,尽管我不是大连人,但我为人们对她的高度评价感到自豪。今夏,我一定要去大连。"

印度工业部长库马尔说:"大连快速发展的软件信息产业让我对她发生了浓厚兴趣,希望通过产业变革的力量,把大连与印度紧紧联系起来。"爱立信国际咨询公司董事达纳希望通过大连市政府给他发一个参加夏季达沃斯的邀请函。他幽默地说"能否走个'后门',我也要去大连。"夏德仁表示,这要取得"达沃斯论坛"机构的同意。

"达沃斯论坛"中国总代表哲根斯:"我们把'达沃斯论坛'带给大连,就一定会把大连带给世界"

在达沃斯,有人这样告诉大连代表团成员:"达沃斯论坛"用经济的瓶子,装入了政治、文化、社会的酒--它把世界主要工业领域内最知名公司的领袖,新一代全球经济界的决策者,政治、经济、科学、社会、科技等领域内的知名人士以及各国政要和国际组织的领袖人物"装进"了论坛,使论坛上的举动足以影响全世界;论坛十分重视这"一瓶酒"的"酒香"传播,它招来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传媒大亨默多克、福布斯兄弟是常客,CNN和BBC专门进行现场直播,国际知名媒体主持人常常冠以自己的名字对专题会议进行报道。

"达沃斯论坛"中国总代表吉米尔·哲根斯对夏德仁说:"我们把'达沃斯论坛'带给大连,就一定会把大连带给世界。"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城市"--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达沃斯论坛"执行董事安德烈·施耐德说:"'夏季达沃斯'的目标是要将其发展成为与'冬季达沃斯'年会在规模和影响上都相当的大型国际会议。"世界经济论坛组织承诺,今年9月在大连举行"夏季达沃斯"以基金会的形式运营,预计有1150名世界1000强企业的领导人、100名国家和地区政府高官、100名学术界领袖出席。瑞士小城达沃斯因举办世界经济论坛而闻名遐尔,相信"夏季达沃斯"也会让世界更加认识大连、了解大连,为大连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1月25日中国政府于达沃斯举办的"中国·大连之夜"上, 国务委员华建敏告诉来宾:"我们已经做好了举办夏季达沃斯的准备并对她的成功充满信心。" 施瓦布语气肯定地说"相信中国大连的夏季达沃斯一定会超过冬季达沃斯。"夏德仁告诉大家:"届时,大连一流的服务水平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惊喜,美丽的大连一定会给各国朋友留下美好印象
第2个回答  2007-09-11
就在首届中国达沃斯夏季论坛刚刚启幕当天下午,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大连分行获中国政府批准,成为花旗在中国谋篇布局的第八个棋子。花旗银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威廉・罗兹坦言,“在大连开设分行是为了进一步巩固花旗银行在中国内地的业务。面对中国经济的高增长,花旗进入的速度只会加快。”

全球IT业巨头英特尔也不甘示弱。9月8日,在距离大连城市东北方向50公里的双D港工业园区,背靠大黑山系的空旷工地生机盎然,英特尔豪掷25亿美元建设的晶圆厂奠基仪式正式举行。这将是英特尔在亚洲第一、全球第八的一个300毫米晶圆厂。英特尔董事会主席贝瑞特博士自豪地宣称,大连芯片厂将促进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进入世界领军行列。

同样在论坛期间,世界500强企业美国普洛斯欣然牵手大连港集团麾下的大连国际物流园,双方共同开发沈阳市场,满足东北地区日益增长的现代化仓储设施需求。普洛斯中国区总裁梅志明认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在中国,中国的物流产业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第3个回答  2007-09-02
达沃斯会议是什么?
达沃斯论坛,即世界经济论坛,是瑞士一个独立的非官方机构。其前身是1971年由现任论坛主席、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克劳斯•施瓦布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世以及著名专家,宗旨是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并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交流。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论坛的作用也突破了纯经济领域,许多双边和地区性问题也成为论坛探讨的议题。每年,论坛还与若干国家政府或企业联合主办各种国际经济讨论会。目前,论坛拥有1000多个界经济论坛”。因为年会在瑞士风光旖旎的小城达沃斯举行,故又称达沃斯论坛。论坛年会每年1月底至2 月初在达沃斯举行,为期一周,迄今已举办了30多届。
论坛的参加者主要是各国的高层政治和经济界领导人、企业首脑会员,全部是世界各国的知名企业。
近年来,随着论坛的影响不断扩大及与会者层次的提高,达沃斯论坛被称为“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会谈”,并已成为世界政要、企业界人士研讨经济问题的最重要的非官方聚会和进行私人会晤的场所。
达沃斯论坛(Davos)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是由瑞士日内瓦大学商学院的一名教授施瓦布组织创办的。 1971年,施瓦布在瑞士的一个滑雪小镇--达沃斯,创办了一个企业家们讨论国际经济的论坛,因为这个论坛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它在5年以后改为会员制,虽然论坛只是一个非政府组织,但是发展到现在,达沃斯论坛已经拥有1000多家国际知名公司作为会员,并且成为全球政要、企业界和学界人士研讨世界经济问题的非官方聚会场所。人们形象地把它比喻为——“经济联合国”,小城达沃斯也因此闻名遐迩。
论坛建立34年,仍然持续发展,除了得益于论坛本身的品质和影响之外,每一次会议的商业运作是保证它运转的前提,作为全球举足轻重的论坛年会,要想成为它的会员,必须缴纳会员费。一般企业的会费为每年12500美元,银行会员会费是15000美元。论坛的1000多个会员每年缴纳的会费就可达上千万美元。而且会议的很多设备如车辆、电脑,甚至部分会场租用费都是由合作伙伴赞助的。
山峰上的小镇——达沃斯,今夏已闻名世界,它是阿尔卑斯山系最高的小镇,位于海拔1560公尺高度,人口不多,约只有一万一千多人。
达沃斯是瑞士知名的温泉度假、会议、运动度假胜地,此外,也是瑞士经典火车路线-冰河列车必经的一站。
达沃斯只有二条主要的道路,其一为旅馆和商店聚集的普罗姆纳街及达尔街,这两条街都是单行道,只有巴士可以逆向行驶。如果想看到达沃斯全景,可沿着普罗姆纳街向东走,遇布尔街之后,再往上行即可看到。
达沃斯被称为健康度假村,要回溯到130年前,到此寻求政治庇护的德国医生亚力山大,发现此地的高山气候对保健有极大的帮助,现在每年70万的游客来这里度假。
达沃斯市区交通:只有两条主要街道的达沃斯,区域内的交通和瑞士主要的大城一样,以巴士为主要交通工具。一般游客可在住宿的饭店,购得"Guest Card",使用于当地的巴士及火车等交通工具。
第4个回答  2007-09-07
一个破会,充分显示出大连太假了,警察全部出动。大街上的乞丐全都不见了,现实吗?
公共汽车、路就在开会前重修,平时为什么不修?
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