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话的方言语法

如题所述

1、后缀
(1)名词后缀
临沂方言常见的单音节名词后缀有:“子、头、巴、汉”,常见的双音节后缀有:“巴子、头子”
等。
临沂话以“子”作后缀的名词比普通话多。从两者对应的情况看,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普通话属
于儿化韵的词,临沂话使用“子”作为后缀,另一类是普通话不带后缀,而临沂话带后缀“子”。其
后缀“子”前面的实语素有的与普通话相同或部分相同,有的则可能完全不同。“子”尾词可以指人、
指物或者指地名、人名。地名中使用“子”后缀的情况最为突出。以沂南县为例,全县1207个自然村,
带“子”尾的不下179个,占总村名的1 0%还多。例如:
普通话 临沂话 普通话 临沂话
雨点儿 雨点子 光棍儿 光棍子
树枝儿 树枝子 侄女儿 侄女子
小米儿 小米子 菜园 菜园子
鼻孔 鼻孔眼子 蜘蛛 蛾勒蛛子
下巴 下巴颏子 翠鸟 打渔郎子
石桥子(地名) 新店子(地名)
临沂话以“头、头子、汉子”等后缀构成的名词,用于指人,多含有贬义色彩。例如:
普通话 临沂话
傻子 嘲巴;憨巴子
瘸子 瘸巴;瘸巴子
结巴 结巴;结巴子
瞎子 瞎汉;瞎巴子
聋子 聋汉
(2)动词后缀
临沂话常见的动词后缀有:“巴、打、悠、拉、查、布、乎、和、鼓、登、候、弄”等。(字下
加横线表示是同音字代替)分别叙述如下。
①临沂方言的“巴、达、悠、拉、喳、布、乎、和”等词缀跟在单音节动词后面分别构成“v巴、
v悠、v拉、v查、v布、v乎、v和”等形式,表示动作的随意或重复。与普通话对照如下。
临沂话 普通话
撕巴 撕一撕;撕一下
洗巴 洗一洗;洗一下
揉巴 揉一揉;揉一下
捏巴 捏一捏;捏一下
拍打 拍一拍;拍一下
逛悠 逛一逛;逛一下
转悠 转一转;转一下
划拉 划一划;划一下
扒拉 扒一扒;扒一下
抠查 抠一抠;抠一下
刮查 刮一刮;刮一下
打布 拍一拍;拍一下
摘布 摘一摘;摘一下
搅乎/搅和 搅一搅;搅一下
搀乎/搀和 搀和搀和;搀和一下
这类词缀构成的动词,一般都可以重叠使用,如:撕巴撕巴、逛悠逛悠、划拉划拉、抠查抠查、
打布打布。
②临沂话的“鼓、登、候、弄、么、棱”等词缀接续在动词之后,构成“v鼓、v登、v候、v弄、
v么、v棱”等形式。跟前面(1)组所不同的是,一般不重叠使用。例如:憋鼓、捣鼓、捣登、翻登、瞅
候、露候、掇弄、拨弄、咒么、散么、扑棱、立棱。
(3)形容词后缀
临沂方言常见的形容词后缀有:“不拉唧、拉巴唧的、不溜的、不唧唧的”等,多带有贬义色彩。
例如:
甜不拉唧的、黑吧拉唧的、酸不溜的、咸不唧唧的、笨拉吧唧的、傻拉巴唧的
(4)副词后缀
“价”只用于少数副词之后,例如:成天价、整天价、不用价等。
“以”只用于下列词语之后,例如:能以、别以、越以、休以等。
2、中缀
临沂话常说的中缀只有“不拉”一个,带有厌恶的口气。例如:酸不拉黑、稀不拉脏。 临沂话的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类。此处主要介绍前两种,后一种疑问
代词参见词汇表。
1、人称代词
临沂各地的人称代词见下表。
人称类别 单数 复数
第一人称 咱、我、 俺、咱
第二人称 你、恁n、恁 这伙、恁几个、恁一伙子、恁一些子
第三人称 他、他们、 他这些人、他捏些人
略作说明如下:(1) 本地人称代词单数主要用“我、你、他”。表示复数的“俺、咱、恁n
53”有时也可以有于单数,但“俺、恁n 53”多用于领格,如“俺娘”、“恁家”;“咱”
用于领格时带有矜持的口吻。(2)第二人称复数一般不带“们”表示复数。(3)第三人称复数“他们”是
新兴的说法,而且主要见于城区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的口语中,较普通的说法是“他这些人、他捏些人”。
2、指示代词
本地的指示词比较复杂,一般说来,分近指、远指和统指几种。
近指有“这”,如:这里、这个、这边、这些、这户儿、这户儿样儿的等。还有个合音词“张”
远指用“那”或者“捏”,如:捏/那些、捏/那个、捏/那户儿、捏/那户样儿的等。还有个合音
词“囊”。
统指有“恁”和曾”或“谮”,它们的功能是既可以
表示近指,也可以表示远指。
沂南一带的基本指示代词有“这”、“捏”和“那”三个。“这”是近指,“捏”和“那”是远
指。但“捏”和“那”之间也有细微的差异。从语体角度说,“捏”最常用,也显得土气,“那”则
较书面化,显得文雅。从功能角度而言,“捏”多用于指眼前或者近距离的事物,“那”多指远处的
事物。当表示近、中、远的三种距离时,近指用“这”,中间的用“捏”,最远的多使用“那”。如
下面的句子:
我不要这个,也不要捏个,我要那个。
三、程度表示法
1、常用的程度副词
临沂各地的程度副词主要有“乔、稀、祥、刚、囊、怪、恶”几个,其作用相当于普通话的“很、
非常、十分”,表示程度加重。例如:
乔冷、乔脏、稀好看、稀会说、囊苦、囊臭、祥难受、祥干净、怪好、怪香、刚巧了、刚热了、
刚坏、恶吃、恶走
2、形容词程度表示法
(1)比较级和最高级
一些单音节形容词前面加上修饰语,构成比较级“XA”式,表示程度加深。所加上的修饰
语与被修饰的形容词一般是较固定的组合。例如:
黢黑、轰黑、乌黑、煞白、囊绿、鼻句咸、何急、稀甜、奇冷、崩硬
如果要表示形容词最高级的说法,各县市一般采取下列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比较级“XA”
式为基础,重叠为“XAA”式,表示“极其、特别、最”之意。例如:
黢黑黑、焦黄黄、冰凉凉、煞白白、通红红、鼻句咸咸、挺硬硬、崩硬硬
另一种是将整个比较级的形式“XA”重叠为“XAXA”式,后面附着助词的“的”,例如:
轰黑轰黑的、稀苦稀苦的、崩硬崩硬的、鼻句咸鼻句咸的
(2)对称式表示法
除了上述的说法外,临沂各地还通行一组具有对称意义的形容词生动形式。即:如果往积极方面
表达,则用“大AA”式,如果往消极方面说,就用“精BB”式。以沂水方言为例:
大AA:大长长、大胖胖、大厚厚、大深深、大高高、大宽宽、大沉沉、大粗粗、大远远、大肥

精BB:精短短、精瘦瘦、精薄薄、精浅浅、精矮矮、精窄窄、精轻轻、精细细、精近近、精瘦瘦
不然也有例外,如:大稀稀--精密密、大松松--精紧紧。其它县市也有说“多AA”“溜BB”的形
式。
四、语气语“口来”和助词“了”
1、语气词“口来”
使用频率较高,表达多种意义。
(1)表示招呼人、呼唤人,以便引起别人的注意。例如:赵口来!
(2)表示感叹、赞叹的语气。例如:那个埝儿可好口来!
(3)表示疑问,例如:你叫什么口来!
(4)表示确定的语气,例如:“他写的还怪好口来。”“我还没学会口来!”
由“口来”构成的另一个语气词是“不口来”表达一种无可奈何的口气,相当于“只好如此”,
例如:“你非叫我去,我就去不口来!”“她非要跟他走,就叫她走不口来!”
2、助词“了”
临沂话的助词“了”可以分为“了1”和“2”。“了1”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完成;
“了2”用在句末,是语气助词,有成句的作用。在普通话里,“了1”和“了2”都读[l .],
是同音的,临沂话则不同音,“了1”读[l ·],“了2”读[lɑ·],写作啦。如果动
词正好位于句子的末尾,则是“了1”和“了2合二为一,读[lɑ·]。例如:
吃了饭啦;来了三个人;他去啦。
五、“着”的特殊用法
临沂话的“着”除了具有普通话的用法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
1、用在动词性词语的后面,表示将来完成某些动作之后或者达到某种状态之后再进行另一种动
作。“着”后面有时跟时间副词“再”、“就”和第二个动词性词语,有时没有。即使不出现第二个
动词,“着”后面实际也隐含着第二个动作,这个动作可以根据语境(上下文)补充出来。表示“……
以后”。例如:
吃了饭着再去;买了着再说;快走吧!--等我锁上门着
2、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例如:
钱不够着我帮你点儿(钱不够的话,我帮你点儿)。
搁着我着,我才不受这个罪来(如果是我的话,我才不受这个罪来)。
换了旁人着,谁也请不动他。(换了别人的话,谁也请不动他。)
六、补语的说法
1、可能补语
(1)肯定式临沂方言有两种表示法,一种是:动词+补语+语气词+啦;另一种是:能+动词+补语+啦。
与普通话对照如下:
①动词+补语+语气词+啦②能+动词+补语+啦普通话
买起啦。 能买起啦。 买得起。
搬动啦。 能搬动啦。 搬得动。
上去啦。 能上去。 上得去。
(2)否定式普通话常用的形式是“动词+不+补语”和“动词+不得”两种。临沂方言只有第一种与
普通话一样,没有第二种说法,取而代之的是“不能+动词”的形式。例如:
临沂话 普通话
那个地方不能去。 那个地方去不得。
这话你可不能说。 这话你可说不得。
对他你可不能小看。 对他你可小看不得。
2、处所补语
处所补语指的是由“动词+在/到/进+方位短语”构成的结构。临沂方言常常把介词“在”、趋向
动词“到、进”等词省略掉,动词直接跟后面的方位名词组合。有时,也可以用“搁”来替代“在、
到”。例如:
临沂话:书放桌子上;书放搁桌子上;花盆放窗台上啦;花盆放搁窗台上啦。
普通话:书放在桌子上;花盆放在窗台上了。
七、比较句
临沂方言的比较句各地说法基本一致,但东部的沂水、沂南与西部的平邑等地不完全相同。
1、沂水一带,把引进比较的介词“比”说成“被”。如:
他被你大多少(他比你大多少)?
全庄里没被他富的了(全村没有比他再富的了)。
你不被他的心眼子多(你不比他的心眼多)。
2、表示一方不如另一方,临沂各地常说“不跟”、“不给”、“不掩”、“不赶”,例如:
他不跟/不给/不掩/不赶你高(他不如你高)。
你去不跟/不给/不掩/不赶我去(你去不如我去)。
玩龙玩虎不赶玩土(玩龙玩虎不如种庄稼)。
玩枪玩鸟不跟拾粪捞草(玩枪玩鸟不如拾粪捞草)。
3、临沂各地另有一种结构“名词+形容词/动词+起+名词”,跟普通话出入较大,比较如下:
天气一天冷起一天(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他不高起你(他不比你高)。
讲冷没冷起东北的(说到冷,没有比东北再冷的了)。
疼孙子,强起攒金子(抚养孙子比攒金子合算)。
早种麦,强起晚使粪(早种麦子比晚使粪好)。
穷时帮一口,强起富时帮一斗。
八、复句和关联词语
临沂话的复句说法,跟普通话也有一定的差异。分三类来说。
1、并列关系
常见的有“一门……一门……”、随……随……”、“赶着……赶着……”等,相法于普通话的
“一边……一边……”,例如:
咱们一门说,一门吃;咱们随说随吃;咱们赶着说赶着吃。
2、选择关系
常见的有“要不……要不……”、“要不就……要不就……”,相当于普通话的“或者……或者
……”。例如:
要不你去,要不我去,要不咱俩都去;你要不就赞成,要不就反对,要不就弃权。
3、取舍关系
常见的是“情愿……也……”、“就是……也不……”、“让……还不如……”等,例如:
情愿我去,也不能叫你去;就是我去,也不能叫你去;让他去,还不如我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