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有描写动物和植物的诗句

如题所述

1、清·袁枚 《所见》

原文选段: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白话释义: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2、宋·晁冲之 《春日》

原文选段: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白话释义:

在草木阴阴的映照下,弯曲的小溪显得格外碧绿,一场小雨滴落在草坪上溅起细沙。鹅鸭不知道春天已过,还争相随着流水去追赶桃花。

3、唐·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原文选段: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白话释义:

黄昏时山寺的钟声回荡山谷,渔梁渡口处一片喧闹的声音。

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走过去,我也乘坐一叶小舟返回鹿门。

鹿门的月光使山树显现出来,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

清冷的山岩路寂静的林间道,唯有隐居的人在此飘逸来去。

4、唐代: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原文选段: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白话释义:

清晨怀着兴致出门来,小船渡过汉江绕岘山。

沙洲的水鸟近看才可识别,水边的树木远望不能分辨。

船行款款来到鹿门山,阳光明亮使山岚浅淡。

岩石间的潭水曲曲弯弯,行船到此每每迂回绕转。

听说庞德公曾到这里,入山采药一去未回还。

山涧中适宜生长灵芝白术,石床上滋满了厚厚的苔藓。

深深感念这位襄阳老人,系住缆绳举足向上登攀。

隐居的遗迹至今犹可寻觅,超俗的风格已经远离人间。

相伴的白云不知何时飘去,栽下的丹桂空自妖娇美艳。

寻迹怀古兴味犹未尽,划船归来夕阳落西山。

5、宋代:梅尧臣《鲁山山行》

原文选段: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白话释义:

绵延的鲁山重峦叠嶂,千峰竞秀,高低错落有致,蔚为壮观,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奇峻的山峰随观看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不知走到了什么地方。

霜雪融落,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山林空荡寂静野鹿正在小溪旁饮水。

在这重峦叠嶂之中会有人家居住吗?只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30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第3个回答  2022-07-08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