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朱翊钧二十八年没上朝,是如何做到让明朝正常运转的?

如题所述

公元1586年,深受万历皇帝宠爱的郑贵妃诞下了一位皇子。万历皇帝喜不自胜,立刻进封郑贵妃为郑皇贵妃。原本万历皇帝对皇长子朱常洛就并不喜欢,以致皇储之位一直空旋。如今郑皇贵妃生了皇子,一下子让朝臣们担忧起来,皇帝会不会立郑皇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

在忧虑与焦灼之下,大臣们一边纷纷劝说万历帝立正宗的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一边又写奏章指责郑皇贵妃,认为她就是一个企图混乱朝政的女人。

面对朝臣的奏章,万历皇帝一概置之不理,就这样皇帝和大臣们围绕着立谁当太子较量了起来,而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国本之争由此开始。随着与大臣们较量的愈演愈烈,万历皇帝也从他继位的第十七年开始渐渐不再上朝。

 

万历皇帝朱翊钧,生于公元1563年,是明穆宗朱载坖的第三个儿子。公元1572年,朱载坖因病驾崩,刚刚才十岁的朱翊钧被立为皇帝。因为当时他还十分年幼,所以由他的母亲李太后、老师张居正和太监冯保一起辅佐他管理朝政。在这些大人的辅佐下,万历皇帝依靠张居正的改革达成了明朝的一度中兴,但是也品尝到了权力被压制、处处不得自由的苦味。

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本来以为自己亲政了权力就不会再被限制。谁知道自己站在前台,才发现依然会有人和自己作对,才知道这些大臣有多难缠。其实,争国本只是一个方面,万历皇帝逐渐不愿意上朝,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疾病:根据定陵的考古挖掘,人们发现万历皇帝应该患有常年的腿部疾病,这导致万历皇帝的腿部几乎是弯曲的,出行非常疼痛困难,不愿上朝也是情有可原。

另外,万历皇帝越来越不愿意上朝,还和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有关。

 

公元1588年三月的一天,万历皇帝在读有关之前皇帝的史书时,发现景泰帝朱祁钰的实录写得特别颠倒黑白。这让了解景泰帝在北京保卫战时的功绩的万历帝觉得非常不公平。他立刻下诏让史官修改《景皇帝实录》,并决定去掉背负在景泰帝身上的具有羞辱性质的郕戾王的谥号。结果,大臣们竟然推三阻四,一直拖着这件事。一个保卫都城有功的皇帝就因为很久之前的夺门之变无法平反。

这让万历皇帝对这些大臣们越来越感到失望。于是,从万历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589年的元旦开始,万历皇帝就以日食为理由免去了朝贺之礼。再后来,万历皇帝干脆连常朝也不参加了,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二十八年。万历皇帝不是十分讨厌权力收到压制吗?他难道不担心老是不上朝,整个明朝落到别人手里,或者直接停止运转吗?这位万历皇帝还真没那么担心。

公元1598年,明朝总兵官陈璘在乙山大破入侵的日本敌军,这场抗倭援朝的战役取得了显著的胜利。很难想象,主持这场抗倭战役的万历皇帝此时早就已经处在了不上朝的状态。在为倭寇的失败欣喜之余,有人提出疑问,二十八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是如何保证明朝的正常运转的?

 

其实,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但是并不是一点也不管事。

虽然他不再通过常朝来面对大臣们,但是万历皇帝有自己的一套办公方式。在处理事务的时候,万历皇帝会通过诏书、敕令以及口谕等方式让宦官将自己想说的传达给各位大臣。

例如,在倭寇刚刚进犯的时候,万历皇帝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立刻颁发了诏书安排此事。另外,万历皇帝虽然不再上朝,但是还是会接见一些大臣。例如针对矿税问题,万历皇帝就在启祥宫召见了相关办事人员沈一贯。

简单来说,万历皇帝只是不打卡不开会了,但是对朝廷大事的处理职权依然抓在他的手里。

 

同时,万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还能够让明朝继续正常运转也得益于明朝完备的内阁制度。

明成祖朱棣时,为了减轻皇帝理政的压力,就设置了内阁制度。内阁学士有顾问之职,经常帮助皇帝参议朝政。后来,内阁制度逐渐完备,内阁学士逐渐拥有票拟之权。这种权力,使得内阁学士能够在皇帝批示奏章之前,将自己的对奏章的建议写在小票墨书之上。

万历皇帝在位初期,因为年幼,也有过不举办朝会的旧例。在这样的时候,都是由首辅带领内阁以及六部人员办公。万历皇帝不再上朝之后,这样的旧例变成了常例,虽然也有大臣们上疏要求皇帝上朝,但是在皇帝的威权之下,大臣们最终渐渐接受了现实,开始帮助皇帝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

 

另外,明朝的厂卫制度到了万历皇帝时期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为了与大臣们打好国本之争,万历皇帝又紧紧地将锦衣卫和宦官组织抓在了手中,这些正是他在外办事的手脚。大臣们一旦有企图夺权谋反、不端的举动,都会第一时间被万历皇帝知道。与此同时,万历皇帝对锦衣卫和宦官也并不怎么放心,又按照让文官与他们进行对抗。

虽然万历皇帝有亲信的锦衣卫和宦官,但是他不允许任何人染指自己的权力。万历心里极为清楚:真正的军事、人事、财事决策大权还必须在自己手中。有了文官的指责与监督,锦衣卫和宦官也不敢做出影响明朝运转的事情。

 

就这样,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但是依然将权力牢牢抓在手里,朝廷也没有因此停止运转。不过,万历皇帝的怠政还是不可避免地为明朝埋下了党争、女真族的崛起以及农民起义等隐患,而随着万历皇帝的死亡,这些定时炸弹被一个个地引爆,最终将明朝推向了深渊。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1
明神宗朱翊钧合理运用内朝制度与六部之间相关牵制,这才让明朝正常运转。
第2个回答  2021-07-21
因为有很多臣子,这些臣子会做好自己的事情。
第3个回答  2021-07-21
明神宗让张居正维持朝政,张居正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才能做到让明朝正常运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