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反应原理过程图

下图是过敏反应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 1 )图中 A 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 ( 2 )如果 A 吸附在皮肤,则过敏反应出现的症状是:皮肤出现红肿、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这时局部区域的组织液会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增多”或“减少”) ( 3 )艾滋病与过敏反应一样,都是由于免疫失调引起的,但两者的原理不一样。艾滋病是由于艾滋病毒攻击了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 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使其大量死亡,最后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 4 )从上图可以看出,人体第 ____________________ 次接触过敏原一般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原理】是一个复杂和抽象的过程,将I型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划分为三个阶段:

1、致敏阶段: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可选择诱导过敏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抗体应答,此类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即课本上所说的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的某些细胞,其中肥大细胞分布于皮下小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和黏膜下层,而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中)的表面相结合,而使机体处于对该过敏原的致敏状态。通常这种致敏状态可维持数月或更长,如果长期不接触该过敏原,致敏状态可自行逐渐消失。

2、激发阶段:指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通过与致敏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抗体特异性结合,使这种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除了组织胺以外,还可以是前列腺素D、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但它们的作用都相似,都可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大和通透性增强,腺体分泌物增多。

3、效应阶段:指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的阶段。根据反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早期相反应和晚期相反应两种类型。早期相反应主要由组织胺引起,通常在接触过敏原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晚期相反应由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引起,在过敏原刺激后6~12h发生反应,可持续数天。

/iknow-pic.cdn.bcebos.com/a044ad345982b2b7fa4e34b83cadcbef77099bfc"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044ad345982b2b7fa4e34b83cadcbef77099bfc?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044ad345982b2b7fa4e34b83cadcbef77099bfc"/>

扩展资料:

临床表现:

1、过敏性休克反应:

(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喉头水肿、气管和支气管痉挛及肺水肿引起。表现为胸闷、心悸、喉头有堵塞感、呼吸困难及脸色涨红等,伴有濒危感、口干、头昏、面部及四肢麻木。

(2)微循环障碍症状:由微血管广泛扩张所致。表现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畏寒、冷汗、脉搏微弱及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由脑部缺氧所致。表现为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

(4)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荨麻疹以及其它各种皮疹等。

2、血液病样反应。本组反应类型的区分主要取决于血象检验的改变。主要症状有:颗粒性白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3、血清病样反应。其反应症状主要为血清病样改变,临床以突发的广泛性红斑及荨麻疹样发疹常见,并可伴发热、关节痛及淋巴肿大。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8%BF%87%E6%95%8F%E5%8F%8D%E5%BA%94#2"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过敏反应">百度百科-过敏反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3
答案:(1)抗体  效应B细胞  (2)增多  (3)T  (4)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