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对拖欠工资怎样处理

如题所述

所谓的拖欠工资,指的是一种公司因为某种原因,没有按照相关的约定给员工支付员工应得的工资的一种行为,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情况严重,甚至需要背负刑事责任。那么,拖欠工资法院该怎么判?将会为你详细分析一下!
      一、拖欠工资法院该怎么判
      1、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2、劳动者可以依法解除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
      3、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二、什么是拖欠工资
      拖欠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超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支付工资的时间发放工资的行为。
      三、劳动者如何维权
      1、劳动者因被拖欠工资发生争议时,应先向用人单位提出支付的要求,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一般来说,多数用人单位会考虑到诉讼成本和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同意支付合理工资的要求。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签订和解协议,但要注意该协议并无强制执行力。
      2、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要求其主持调解。该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一般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可相对中立的协助双方化解矛盾,也有利于减少双方诉累。因此,当因被拖欠工资发生争议时,劳动者可先考虑此种方式。若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可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作调解协议,但该协议也无强制执行力。
      3、在无法与用人单位协商或者经协商仍无效时,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与上述方式不同,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即在依靠上述几种方式均无法要回工资时,下一步必经劳动仲裁。仲裁开庭前会安排调解,此时制作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一般来说,因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引发的争议,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一裁终局的。
      4、如果劳动者对劳动仲裁的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天之内,向仲裁机构所在地法院起诉。也就是说,劳动者如果未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比如没要到工资,或者工资给的少,是有一次救济途径的,即可通过诉讼形式补救一次。而用人单位仅能在具备法定情形时,才能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此项规定体现出了法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以上是一篇关于“拖欠工资法院该怎么判”方面的介绍,主要介绍了拖欠工资法院的判决问题,还有拖欠工资的概念以及拖欠工资的维权问题。对于拖欠工资方面的问题,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建议咨询律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