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的种类有哪些?

如题所述

《预防接种法》规定为定期接种的有百日咳、白喉、小儿麻痹、风疹、麻疹这5种。还有根据结核预防法而实施的BCG(卡介苗)。也有根据本人的希望可在任何时候请医生接种的流行性腮腺炎、破伤风等。

1.3种混合疫苗

这是指百日咳、白喉疫苗再加上破伤风疫苗的3种混合疫苗。百日咳不仅久咳不愈,婴幼儿还会并发肺炎,其死亡率是很高的。白喉近来很少见,但是,一旦得这种病,是很可怕的。破伤风虽然不属于传染病,但外伤后引起的破伤风病死亡率也是很高的。根据以上原因,最好是接种这3种混合疫苗。

在接受百日咳疫苗后,约有20%的人会有发烧。从1981年秋季起开始使用改良后的疫苗,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如果接种后连续发烧两天以上时,就要考虑是其它的疾病,要请医生来诊断。

2.小儿麻痹疫苗

小儿麻痹病是一种很快就能使孩子手脚发生麻痹的可怕疾病,现在几乎不多见,但并没有灭绝。这种减毒活疫苗是口服的,制做成糖丸,很好服用,效果也很好。

这种疫苗在一个地区同时服用效果好又安全,所以目前采取了集体接种的形式。如果漏掉了,在下一年也还可以服用,总共服用2次。在服用的时候注意不要让孩子吐出来,所以在服用前后不要吃东西。

3.风疹疫苗

风疹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三天麻疹”,是比较轻的传染病。

但是,妊娠初期的孕妇如果被传上了风疹,就有可能生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听力障碍等异常的孩子。

疫苗的病毒虽然是被弱毒化了,但孕妇还是以不接种为好。

青年妇女在可能发生妊娠之前,可作风疹的免疫检查,如果发现没有免疫,最好是接种。

4.卡介苗(BCG)

结核病已明显减少了,但在婴幼儿中,每年仍有重症患者,所以还是要尽早接种。如果家里有结核患者,那么孩子在出生后应马上接种,这样才能放心。接种卡介苗没有什么副作用。

接种3周后针眼的地方就会发红,出小水疱,里面有脓。过一二个月后就会结痂脱落,这时有些发痒,要注意不要搔破了以防止细菌进入。采用这种盖戳式就不会像从前那样留下大的伤痕。

麻疹减毒活疫苗人们往往认为麻疹是谁都要得的疾病而加以忽视。在医疗发达的今天,自然发生的麻疹合并肺炎和脑炎后引起死亡的并不少见。

接种的时间以1~3岁之间为最好。注射后7~10天后,有的可能发烧1~2天。也有的有轻微的发疹,但不会像自然发生的麻疹那样引起合并症。

在没有接种麻疹疫苗时,如果一起玩的小朋友之中发现有得麻疹的,要立即打丙种球蛋白。如果是刚传上还不到5天,打上丙种球蛋白后就不会发病,即使发病也很轻。

5.流感疫苗

病原病毒的性质易变,每到流感流行时,都会出现类型不同的病毒。这样,用上1年取来的病毒制成的疫苗,到第2年时可能就不可用了。

流感多发生在孩子们集中的地方,呆在家里的3岁以下幼儿没有必要接种。在幼儿园和小学进行集体接种。最近的流感疫苗在接种后几乎不出现发烧。

流行性腮腺炎活性疫苗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要休息较长时间的传染病,发生脑膜炎等合并症的也不少见。成年男子在患有该病后能引起睾丸炎,以致今后不能生育,因而与风疹一样,是有必要加以预防的传染病。

活性疫苗是把病原体弱毒化使之变成不能引起发病的病原体,然后就用这活的病原体做疫苗,能获得与真正得病时相同的免疫效果,持续的时间也很长。

非活化疫苗有用药把病原体杀死后制造的,也有把培养的病原体的毒素无毒化后制造的。非活性疫苗比活性疫苗的免疫力低,所以要反复接种。

活性疫苗引起的发烧等副作用如果发生的话,也会有1~2周的潜伏期,然后出现症状。非活性疫苗的副作用会在注射后当天里出现。所以在接种活性疫苗1个月以内和非活性疫苗3天之内不要进行其它疫苗的接种,因为万一出现副作用时,就会很难分辨究竟是什么原因所引起。

6.乙型脑炎疫苗

近来,乙型脑炎大大减少。

在3岁时开始接种,第1年接种2次,第2年1次,以后每隔3~5年进行追加接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2

目的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按照国家和省级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疫苗,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季节性

有些疫苗的接种时间与当地发病季节有关,比如流脑、乙脑、流感在南方和北方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的差异。根据疫苗接种后一般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有足够的抗体产生,所以接种时间往往定在可能流行的前 1 ~ 2 个月。

计划内疫苗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

预防接种

计划免疫包括两个程序:一个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这样才能巩固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7种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即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知道吗?这7种疫苗可分别预防9种疾病(包括结核病、乙型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计划内疫苗接种时间

计划外疫苗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而计

预防接种

划外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如果选择注射二类疫苗应在不影响一类疫苗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注射。要注意接种过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脊灰糖丸)要间隔4周才能接种死疫苗(百白破、乙肝、流脑及所有二类疫苗)。

10种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出血热疫苗、狂犬病疫苗、气管炎疫苗。

方法

编辑

预防接种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是:

预防接种

(1)皮上划痕;

(2)注射,包括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肉注射;

(3)口服;

(4)喷雾吸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12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原理

编辑

预防接种的原理,就是通过接种抗原刺激机体,使宝宝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来对付细菌、病毒。但是,有

预防接种

些时候,宝宝身体出现了某些特殊情况,就不适合接种,我们称这种情况为 " 禁忌症 " 。每种疫苗所含抗原不同,禁忌症也会不同。

禁忌症

编辑

禁忌症一般分两大类:

第 一类是暂时禁忌症 早产儿、难产儿,正在发热或患一般疾病的急性期儿童就属于“暂时禁忌症” 。这些宝宝可以在疾病康复后补种。

第二类是绝对禁忌症 如果宝宝具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严重过敏体质,就属于“绝对禁忌证”,接种疫苗可能发生异常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绝对不可接种疫苗。

疫苗反应

编辑

正常反应

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宝宝屁股上出现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常见的现象。

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 38.5 ℃以下,持续 1 ~ 2 天均属正常反应。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即可。如果宝宝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可以做物理降温、吃些富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有时会赶上接种疫苗刚好和其他病偶合的情况,只有仔细地观察和分析才可鉴别。万万不可以看到接种后发热就只想到接种反应,遗漏了原发病造成误诊。

异常反应

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晕针、癔病;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遇到晕针、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让宝宝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糖水;与此同时立即请医生作紧急对症处理。

出现皮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应用脱敏药。

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内宝宝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此时一般医生会立即给宝宝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激素和脱敏药观察治疗。

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其实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就象感冒发热一样是机体在抵御细菌或病毒。

相关法律

编辑

预防接种

2020年4月2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6号),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予以废止。 [1] 

2016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68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 

常见问题

编辑

Q:打了预防针就百分百保险吗?

没有一种疫苗是百分之百有效的,绝大多数疫苗的有效率在95%以上,但支气管肺炎疫苗的有效率较

预防接种

低,大约为70-80%。

Q:是不是打预防针越多越好呢?

A:不是。疫苗是用病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制成的,虽然经过杀灭和减毒等特殊处理,但仍会有一定毒性,接种后可能发生一些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疹,重者发生休克。这种过敏反应的发生往往随着打针次数的增加而增多。

Q:国内疫苗和进口疫苗有什么区别?

A:国产、进口疫苗价格上的差异在于疫苗毒株及其培养工艺不同,都通过了国家卫生部门严格检查,生产线按照GMP要求,由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使用。

Q:注射疫苗的时间内宝宝生病了怎么办?还能打疫苗吗?

A:等宝宝病好后可以继续接种。因为接种疫苗时间间隔28~56天属于正常接种范围,可正常继续接种。

Q:怎么才知道预防接种后有没有产生抗体?

A:一般由各地疾病控制中心定期或隔几年抽出一部分已经接种过疫苗的人,按年龄组分别来进行复查。

注意事项

编辑

接种疫苗前一周要精心照顾宝宝,减少感冒等不适的症状;

预防接种

如宝宝有不适症状,等康复后再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前对医生如实回答宝宝的情况。

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前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接种后在医院或防疫站观察15~30分钟; 注射疫苗当天不要洗澡;

疫苗都有抗原,要预防宝宝发烧,给宝宝多喝白开水;

一些加入吸附剂的疫苗容易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家长可用热毛巾对红肿的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