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上海滩大佬,杜月笙和黄金荣的葬礼为何差别巨大?

同样是上海滩大佬,杜月笙和黄金荣的葬礼为何差别巨大?

杜月笙和黄金荣,同是大佬却差异很大。上海一直都是繁华的象征,特别是在民国时期,上海滩的繁华达到了最大化,即使被八国联军联合控制,上海滩依旧保持着自身的繁华,不断成为经济创造的先进圈。而在民国时期的上海,有两位大佬分别为杜月笙和黄金荣,曾经风靡一时,走向人生终结时却看出差异。


黄金荣在世时遭众人追捧,葬礼仅有17人到场。黄金荣在上海滩最繁华的时代存在,基本上涉及了所有的经济领域。不仅私运烟土,而且有自己的织布工作坊、服装室以及各方面的民生生意。此外,黄金荣还有多处不动产,只是之后的许多违法生意,遭到了人们的抵制。迫于舆论的重大压力,黄金荣不得不做出让步,以至于在葬礼时,都难以有大亨出席。


杜月笙有所不同,葬礼时得到蒋介石亲笔书信。杜月笙和黄金荣都是上海滩的商界大亨,杜月笙和黄金荣所做的生意无所差异,但杜月笙在葬礼时却收获了众多大亨到场。最主要的目的,是由于杜月笙成为了蒋介石政府在上海的爪牙,不断的为军事作出贡献。因此杜月笙的各方面生意不仅没有得到人们的反感,反而受到了尊重。


国难当头之时,商界大亨自找出路。杜月笙和黄金荣其实做了一样的事情,只是黄金荣太过于认真。当面对重大的舆论压力时,黄金荣难以承受,不得不做出让步。而杜月笙则比较狡猾,即使有任何困难也能够迎刃而解,并且杜月笙背后,还有一个巨大的靠山蒋介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4

1953年6月黄金荣去世时,等到深夜,也不过来了十七个门徒。而杜月笙的葬礼则及其隆重,主祭者是于右任,许世英、王宠惠、张群、何应钦等鱼贯而入,张道藩、钱大钧、谷正纲、陶希圣等国民党军政大员紧随其后。场面壮观。蒋介石虽然没有到场,但是为杜氏手书墓铭“义节聿昭”。

主要原因是,黄金荣财产大多是不动产,短期内无法变现,此时也八十多岁,浑身是病,跑到外面去,也没钱过好日子,于是干脆留下。这以后,他在自己家中囤积大烟,每天打麻将、吸毒、泡澡堂,很是快活。新政府没收了他的妓院等犯罪场所,但保留了他的大世界戏院和一些正规盈利店铺。但上海市民对黄金荣民愤很大,纷纷要求清算黄金荣。

51年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以后,雪花般的控诉信、检举信再次使黄金荣坐立不安,他卖过人口,卖过鸦片,绑架、杀人什么坏事都做过,很是害怕。经市政府会议决定要求他悔过以平息民愤,他便指挥门徒代笔写了自白书,交给上海政府,刊登在文汇报上。

但市民激愤太重,市政府又建议他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去大世界扫地亮个相,于是黄金荣不情愿的跑到大世界门口摆拍了一张扫地的照片。

而杜月笙在27-49年之间率领了青帮,实际上成为了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地下政府』,『地下行政院』,从事着南京白道政府及蒋介石,想要做,但是碍于正统『白道政府』身份,不能直接做,不方便做的事情。包括专营贩毒(主要是供应国民政府『剿共』军费开支),暗杀,渗透,军火交易和民间组织协调工作。众所周知,南京国府——蒋介石政权的势力的力量基础是江浙财阀的财力支持,实际有能力控制的仅仅是江浙沪及周边的有限区域,江浙之中枢是上海,而上海之中枢则是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两大租界,两大租界在法理上的治权却不在国民政府手中,不得已,国民政府通过杜月笙实现对租界势力渗透,烟土贩卖走私的攫取金元。杜月笙实际上变成了代表国民政府将势力渗透入上海的总负责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14

因为杜月笙和黄金荣的晚年不在一个地方度过,1949年之后杜月笙就去香港了,而黄金荣还一直留在大陆。

所以他们结局的差别会比较大。

第3个回答  2019-10-15

    因为杜月笙的口碑是要比黄金荣的要好,林一方面黄金荣死的时候,只是作为一方黑社会而言举行的葬礼。

    而杜月笙在上海甚至中国来讲影响力都要比黄金荣大得多。

第4个回答  2019-10-15
因为当时黄金荣的朋友多,都是有实力的朋友啊,但是杜月笙才只有十几个亲信,肯定两个人的葬礼不一样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