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历史悠久,看看我国古代都有哪些出色的特工

如题所述

最早被史书记载的我朝最早间谍活动出现在夏朝,由此诞生了我朝第一位女间谍女艾。随后古代谍战人员更是被君主承包了,出现了各种类型的谍战人员,如最香艳的女间谍西施、最冷血的间谍要离、最滑稽的间谍蒋干等等人物。如果是战时,他们就是争霸双方刺探情报最好的“工具”;如果是非战时,他们的职责就是监视百姓官员。从春秋时期的“间谍外交”到明清时期间谍活动的“无所不干”,可以说我朝滴古代间谍系统已经非常全面了。

话说我朝古代第一部兵书的《六韬》中已出现“间谍”一词,称“游士八人,主伺奸候变,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意思就是说在战役开始之前,选派八名“游士”到敌国侦察,收集政情资讯和社会舆情,了解敌人真切意图,进行间谍活动。
其实我朝公认的间谍第一人,比这兵书的记载的还要早,是来在于夏代的女间谍,名叫女艾。史料记载,夏国君少康利用将军女艾去侦查敌方浇的虚实,打探消息并了解民情,最后成功杀掉了政敌浇,恢复夏朝正统,实现了“少康中兴”。可以说“女艾谍浇”,是古代中国间谍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古代谍战的杀手锏——美人计
史料记载,早期间谍最好用的杀手锏就是美人计,以色诱人。还是说说夏朝的例子,夏朝就是因为间谍的活跃而兴旺,可是它却也是因为间谍而灭亡的。这个亡夏的间谍名叫妹喜,她是夏末代国君桀的宠妃。桀曾因为要讨好妹喜,造倾宫,筑瑶台,用玉石建造华贵的琼室外瑶台,以此作为离宫,为的就是和妹喜寻欢作乐。可是每过多久,桀就有了新欢,渐渐冷落了妹喜。妹喜生恨,于是在暗地里为商汤送夏朝的军情。
当然关于妹喜的间谍身份,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她是被夏灭掉的有施国暗派的女特务,借性贿赂的便利,成功地打入了夏王室内部;另一种说法是,她是被中国历史上著名间谍伊尹策反的。

嘿嘿,要说到最著名的美人计,那就属美人西施了。西施原是一名浣纱女,因其样貌漂亮,有“沉鱼落雁”之容,在当地小有名气。西施和另一个美女郑旦被范蠡选中,开始了为其三年的“间谍”训练,在这三年时间里,教其歌舞、体态、礼仪等,使其成为真正的美人。后来将她们进献给吴王夫差。
吴王夫差得到西施后大喜,对其非常宠爱,为求得美女欢心,大兴土木,在虞山北麓建起了姑苏台,在台上建起了馆娃宫,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终于走向亡国丧身的道路。可以说西施将女色的功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古代间谍体系的建立
春秋战国时期:私家间谍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国间谍的“黄金年代”。在国家军事间谍之外,集中出现了一批为诸侯国和利益集团服务的“私家间谍”。当时非官方“特工”十分活跃,几乎各个阶层都有间谍。

当时私人间谍的招募有“养士”和“收弟子”两种主要方式。魏国信陵君、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这“战国四君子”都曾养士数千,这些“士”,有的是专门负责搜集情报的特务;有的相当于现代间谍中的暗杀特工,专门负责灭口和破坏。“养士”可以说是当时最流行的间谍培养方式了。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间谍技术出现了第一轮飞跃,“阴书”、“阴符”、原始窃听器“听瓮”等一系列传递和获取情报的手段,都是这一时期的发明。

秦汉时期:帝王智囊团 使间高手云集
到秦汉时期,一方面游士活动仍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以帝王为中心的一个智囊班子逐渐形成,具有组织性、系统性。后者之中多是封建社会中色彩鲜明的辅佐帝王的智囊人物,他们在碟报活动中起组织策划作用。
张骞可以说是西汉王朝最伟大的间谍。据史书记载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汉武帝派给他最重要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因为在匈奴人的土地上,张骞度过了10年软禁的时光,无法离开匈奴的土地,等他出逃回来见汉武帝,汉武帝没有责怪张骞,还把他留在身边作为宫廷顾问。张骞出使月氏的外交努力虽然失败了,但他的探险本身却对西汉王朝有重要的意义。到达中亚地区以后,张骞一行在寻找月氏部落时,收集了许多政治、经济和军事情报,甚至收集到更远的西方和南方国家的信息,包括印度、大夏、叙利亚和罗马帝国的大致情况。

唐代:告密之门洞开
到了武则天当皇帝的唐代,间谍活动泛滥。由于武氏大开“告密之门”,用来巩固政权。武则天设置 “铜匦”,类似于现代的“举报箱”。武则天诏旨地方,凡有欲进京告密者,州县不得询问详情,给予五品官的待遇,以驿马送其尽速来京。告密有功者予以封赏,一时间四方告密者蜂拥而起,来京向铜匦投书者络绎于途。也正是这个原因,搞得人心惶惶,谁也不敢说话。
两宋时期:间谍活跃异常
宋代,因宋、辽、金、西夏对峙局面的相继出现,军事间谍再显神威,间谍们异常活跃,因此宋代非常重视反间谍工作。也由此出现了反间谍名言,宋太祖赵匡胤说“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
岳飞是宋代最为出色的反间谍专家,其杰作之一是“杀刘豫”。《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一直想除掉金国的儿皇帝、伪齐皇帝刘豫,岳飞侦得金国四太子金兀术不喜欢刘豫,觉得机会来了。刚好,宋军逮到了金兀术派出的一名奸细,岳飞故意将其误当给刘豫送信诱杀金兀术的自己人,剖开其腿肚子,将蜡丸密信塞进去,要其再送往刘豫处。这名奸细自然跑回了金国,把蜡丸交给了金兀术,得“密信”后,金兀术吃了一惊,果然杀了刘豫。
在这个时期,间谍技术出现了新的突破,发明了类似于现代“密码技术”的“字验”。

明清时期:间谍机构登峰造极
这个时期的间谍门可以说是无所不干,搞情报、暗杀、缉捕、刑侦、逼供样样来。这个时期出现了职业间谍组织,即明朝的锦衣卫、东西厂。咱通过史书和影视剧的熏陶也能感受到这个时代间谍们的可怕。锦衣卫们服装整齐,穿着飞鱼服,佩戴秀春刀。锦衣卫承担着保护皇帝,与皇帝随驾的职责,而且又是他身边的人,于是渐渐的成为皇帝身边的头目,负责打探情况和惩处大臣。
锦衣卫让人闻风丧胆在于他们不受司法机关管辖,意思是可以自己抓捕犯人,并审判判刑,如有反抗就”格杀勿论”,其权利在大理寺和刑部之上。在逮捕犯人之前,锦衣卫指挥会发给所谓“驾帖”,大家如果对《新龙门客栈》还有印象的话,就会知道,驾帖不是身份证,而是逮捕证。此外锦衣卫还有自己的监狱,称为诏狱。此狱名气之大,胜过刑部天牢。打个比方,如果把你关进刑部可能还有救,但是一进入诏狱,等待你的只有死亡的命运了。但是,能够关进去的人也绝非等闲之辈,大部分都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

锦衣卫昼伏夜出,四处打听,以不怕杀错就怕杀漏的精神找出许多所谓同党,并一一处决。典型例子就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这两件案子前前后后牵涉的人命分别超出一万多条,能杀的都杀了,家族之内,邻里乡亲都逃不过命运。这两件案子在当时大大提高了锦衣卫名声。
虽然最后这个机构的创始者朱元璋深刻认识到锦衣卫的危害,他后来派人撤销了这个机构,但是很多事情一旦开了头就很难收尾。后来又出现了东西厂,其恐怖程度和锦衣卫是一样的,甚至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