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汶川地震中90后的感人事迹

作文急需!!

1. 林浩--年纪最小的救人英雄,9岁半小学生从地震废墟下背出两名同学
5月12日那天,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2年级的31名学生中,仅有10人在地震后幸免于难。这10名学生中,有两人都是被同班同学林浩冒险救出的。林浩成为了汶川地震中年纪最小的救人英雄。
虎头虎脑的林浩,一笑还会露出小豁牙。地震发生时他和同学们都往外跑,但被板子砸倒在地。“当时石板后面传来一个女同学的哭声。我就告诉她,别哭了,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学校教的歌。最后一首《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不哭了。”
两个小时后,小林浩开始慢慢挪动身子向外爬。由于个子小,他几经努力终于爬出了废墟。
小林浩向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爬出来,我看到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就转身把她背出去了。背出去交给校长,校长又把她交给她的妈妈背走了。后来我又爬回去,又把另外一个男同学背出来交给校长,他也被父母背走了。”林浩讲述自己救人过程的时候显得非常镇定,“我背得动他们,我开始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有伤,后来爬进去背他们的时候才受伤的。”
小林浩在映秀留守了2天,找到了自己的表妹和两个姐姐。走了7个小时的山路后,他们来到了都江堰,而后又辗转到成都找到了在那里的堂哥。19日,小林浩和姐姐、表妹被送到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
因为救同学,小林浩的头部多处被砸破,左手臂严重拉伤,志愿者每天都用热毛巾为他热敷。志愿者张朝芝说:“小林浩刚来时和父母联系不上,情绪很不好。后来联系上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孩子才平静下来。”
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小林浩说:“我是班长。”从那天起,四川省儿童中心的人都叫他“小班长”。
据映秀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张春东介绍,由于映秀镇在地震遭受毁灭性打击,林浩可能会转到省内其他地方继续完成学业。

2. 郎铮--敬礼娃娃
在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北川男孩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担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让无数的人深受感动。
男孩手指已部分截肢
目前,3岁的郎铮左手手臂已骨折,整个手臂无知觉,左手小手指和无名指部分截肢,头部与面部有挫伤。即将为郎铮做手术的医疗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疗队都看过小郎铮吃力地举着右手向解放军敬礼的照片,深深地被他感动。医疗队将派出专家为他治疗。
辗转周折母子相见
3. 陈浩--舍己救人小英雄

地震来袭时,他本来已经跑到安全区域,却为了救同班的一名女同学,身负重伤。在家乡四川,12岁的陈浩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小英雄,而现在他正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医。昨日,记者了解到,陈浩的偶像,篮球巨星姚明已知晓他的情况,委托经纪人打电话给陈浩的父母表示将于近日与他直接通话。

为救同学被埋瓦砾

12岁的陈浩躺在病床上,双腿和右手都被厚厚的绷带裹住,他的身高已有1.7米,一点都不像个小学生。地震发生时,他正在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玉石实验小学六年一班的课堂上课。教学楼猛烈摇晃起来后,他身手敏捷地跑出教室,下了二楼,穿过楼边的升旗台,马上就要达到安全地带了。这时候,身为班长的他习惯性地回头一看,看到同班的一名女同学还在升旗台的高墙前,墙体已经摇摇欲坠了,他顾不上多想,跑回去把女同学往外一推。此时,两米多高、四米多宽的墙体哗啦啦倒下,女同学安全逃脱了,陈浩却被压在厚厚的瓦砾下。
4. 马健--废墟中双手刨出同学

6月10日,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三学生马健小臂上几道歪斜的伤痕依然醒目,那是他冒着余震的危险,独自在半垮塌的教学楼里挖刨4个小时救出同班同学的印迹。回忆那天的情形,马健告诉记者:“其实我也很害怕,但是害怕算啥子,我同学的命更重要!”
5月12日,地动山摇之后,马健和几名胆子大的同学走近岌岌可危的教学楼,隐约听见倒塌的楼梯拐弯处传出哭喊声,仔细辨认,似乎是同学向孝廉的声音。他正打算去救,被赶来的老师制止:“这里有老师搜救,你们快到宽敞的坪坝去。”
然而到坪坝后,马健的心里始终有些不安:“老师他们肯定先救看得见、埋得浅的学生,向孝廉埋在里面,不知道老师找不找得到。”
随着夜幕的降临,这种不安更深了。摘着树上的樱桃充饥,马健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我坐在这里吃樱桃,向孝廉他们几个同学还压在底下,肯定好痛苦。”
他想起以前读过的一个故事:一次地震后,一个班级的教室垮了,很多家长都放弃了,只有一名父亲坚持不懈地挖,终于奇迹发生了,救出了躲在角落里的孩子们。“我觉得这肯定是真事,我也应该像那个父亲学习,不放弃,去救向孝廉他们。”
打定主意,晚上9点过,马健摸黑偷偷跑回学校。这时不仅下着大雨,且余震不断,大着胆子,马健走入已部分坍塌、非常危险的教学楼。“孝廉,你在哪里?”一声声呼喊叫醒了已有些昏沉的向孝廉。此时,向孝廉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四周全是碎砖碎瓦,将她与外面隔开来。
这不是个容易施救的位置,不过马健并没有放弃。发现楼梯口的一块大预制板倒在旁边的一堵墙上,形成了三角形,马健决定从这里挖条通道接近里面的向孝廉。伏在坍塌的水泥板与地面之间40厘米高的狭小空间里,他一边用手清理向孝廉身边的碎砖碎瓦,一边鼓励向孝廉:“坚持,坚持住,你是我们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这点困难难不倒你!”“你会不会走啊?”向孝廉有些担心。“不会,就算我救不出你,我也会一直陪着你,等明天天亮大人来救你们。”马健坚定地回答。
当时,看似镇定的马健心里也很慌乱,几乎几分钟就能感到一次余震。黑夜里,教学楼玻璃、砖头啪啪下落的声音,另一名同学遗体的冰凉触感,让又饿又怕又累的马健全身止不住发抖。“但我不能走,如果我走了,向孝廉肯定觉得没希望了,会坚持不住。”4个小时后,通道终于挖成,马健奋力拉出向孝廉,两个孩子抱头痛哭。

5. 雷楚年:两次返回教室救出7名同学后跳窗逃生
5月12日,14点28分,刚上完化学课的雷楚年在二楼的走廊上,一脸轻松。
伴随着突然的剧烈摇晃,雷楚年听到班主任陈冬在喊:“地震了,快跑。”雷楚年是班上的体育健将,身手十分敏捷。他飞快地冲了下去,成为整个教学楼里第一批冲出来的学生。
在恐惧和慌乱之中,雷楚年看到陈老师在往楼上冲。他也立即折身冲回了二楼。回到自己的教室,里面竟然还有7名同学蹲在墙角。在雷楚年的催促下,6个同学跑了出来,但雷楚年的好朋友欧静已经被吓坏了,蹲在门口瑟瑟发抖。“我想拉她跑,可她像傻了一样,根本不动。”雷楚年急了,弯腰把欧静抱起来就跑。
15岁的雷楚年,并没有太大的力气。加上地动山摇的恐慌,雷楚年抱着欧静跑得很吃力,走廊也变得十分漫长。好在欧静终于清醒过来,下地来自己走。在不断掉落的预制板水泥块的“雨林”中,雷楚年护着欧静一路狂奔。刚跑出几步,一块预制板垮塌在了她和雷楚年之间。
欧静顺利冲下楼,雷楚年的逃生之路却被阻断。
他想起了那棵树,就在走廊外一米多远的地方。雷楚年第三次返回二楼,攀上摇晃的走廊栏杆。纵身一跃,他抱住了那棵救命树。就在那一瞬间,教学楼在他身后轰然垮塌。
故事延展
当天晚上,雷楚年的妈妈曾找来,哭着希望他立即回家。但他拒绝了:“我要和同学们呆在一起。他们还没找到家人。”
第二天中午,雷楚年才离开学校回到家里。雷楚年的父母在地震中都没有受伤,在彭州市区的家也没受损。在家里睡了几个小时之后,雷楚年去了彭州市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成了一名最小的救灾志愿者。
成都的各大医院、天回镇、新都……他辗转于各个医院和安置点,寻找老师和同学。每找到一个,他就松一口气。并把他们的情况记录下来,以转告他们的家人。“我们班53个人,7个受伤,1个死亡……”雷楚年情绪低落,因为那个死亡的同学,是他最要好的朋友。
5月14日,班主任陈冬的腿伤恶化。陈老师的腿,就是在12日救学生时受的伤,这让雷楚年很难过。当天上午,他陪陈老师转院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却又被告知必须转去外省。
“等陈老师转院后,我就该回学校去问问什么时候复课了。以后,就好好读书吧。”在地震后的茫然中,雷楚年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记者手记
5月26日上午,我们去彭州市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找雷楚年。因为大家说:“到了那里,谁都认识他。”但他不在。
打通电话,雷楚年正在彭州市中医院:“我马上要陪陈老师去成都。他要马上动手术……要不然,就要截肢……”他带着哭腔。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好暂时放弃了采访他。
当天下午,我在成都见到了他。除了见面握手时露出了一丝笑容,雷楚年脸上一直是难过的表情。他很疲倦,不时地打呵欠。说起12日那两分钟,雷楚年语气急促,但几乎不用修饰语,不加注解和说明。只有说到死去的那个同学,他才无力地补充了一句:“那是我最要好的同学之一……”
结束采访后,他匆忙打车离开:“我要去照顾陈老师……”12日那天,命运让这个15岁的孩子肩上,猛然承担了太多……

6.晏 鹏:17岁少年返回教室救人被埋

5月14日,武警消防战士将晏鹏抬出。5月14日,在北川中学救援现场,记者亲眼目睹了武警官兵经过几小时的拼搏,移开两层楼房废墟,救出被埋在下面40多个小时的北川中学高一年级9班学生晏鹏的全过程。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晏鹏本来已经被甩出了教室,但他又返回教室,想救出困在里面的同学。然而,在他进入教室后,楼房继续垮塌,17岁的晏鹏也被埋在了废墟中。

7. 邹 雯:12岁藏族女孩为救同学被埋身亡
5月12日大地震发生后,邹丁和妻子赶到映秀小学,发现教学楼已经夷为平地,只剩下楼梯还突兀地立着。废墟里传来小孩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当时他们夫妇俩坚信,女儿邹雯会活着出来,“她的心一直是那么善良,在学校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她很大方,自己有啥子吃的都会分给同学吃。老师也很爱她,她经常帮着老师批改作业。在家里她也很懂事,很听话。”
邹丁回忆起女儿,滔滔不绝又痛苦不已,“她学习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名,字写得好,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在班上诵读,班里的黑板报也是她主持办的。可以说她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她自学绘画和音乐,最爱好体育,4月底她代表学校去汶川县城参加运动会,100米和200米都拿了第五名。”女儿从小就身体好,跑得快,这也是邹丁夫妇一直坚信女儿会及时逃生的原因。
但是14日下午,人们在废墟里发现邹雯的遗体,邹丁的心,就像他自己形容的那样,“一下子就碎了”。
“她本来是可以活着的”
“她是他们班跑在最后面的一个,发现她时,她的手还紧紧搀扶着一位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是她在帮老师组织同学撤离。”邹丁边哭边说,“她都跑在二楼楼梯上了,要是她不帮助老师救同学,以她那么快的速度,自己一个人跑下来,肯定就不会出事啊!她本来是可以活着的,都是为了救同学啊!她的心太好,太善良了!我们平时一直教育她跟同学要和睦相处,要爱别人,只有你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她要是‘自私’一回,就不会……”
最让邹丁懊悔不已的是,女儿曾经跟他说过学校教学楼是危楼,想转学,但他没有答应。“她跟我说过好几次,今年春节后她又跟我说映秀小学教学楼出现裂缝,是危房,想转学到都江堰去,但我们家经济条件不允许,我就没有答应。她也很听话,没说什么。哪晓得会……”
昨天,邹雯的妈妈任朝秀最后一次给女儿穿上了她最喜欢的衣服——灰色长袖休闲服,蓝色长运动裤。她拿出半个月前给邹雯拍的照片,“她过12岁生日,我给她拍了几张照片。没想到这却成了她的遗照。”
邹雯遗体旁,停放着数十具在地震中遇难的映秀小学师生遗体,有的遗体旁还摆放着小书包。不远处,挖掘机正在搜寻埋在废墟里的师生,校方说,还有200多人埋在下面。

8.甯加驰:废墟中把同学藏在身下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甯加驰和同学们正上着物理课。他们的教室在二楼。突然,一阵轰隆轰隆的声音从脚底传来,教室开始左摇右晃,还没来得及多做什么,甯加驰和大部分同学就被坍塌的教学楼掩埋了。
“我要活!”甯加驰被掩埋在废墟里,双膝跪在地上,左手被死死地压着,丝毫不能动弹,头也被不知道什么东西紧紧压住,无法呼吸。在离他3米远的地方,一堆相互架起的预制板之间露出了一个可容一人出入的洞。出于求生的本能,甯加驰不停地扭动脖子,左脸擦破一块皮以后,他终于将头侧了过来,鼻子可以自由呼吸空气了。
还来不及平静一下,一个惊恐的声音从甯加驰右边传来。“甯加驰,救救我。”说话的是甯加驰的同班同学曾婧。自己都已经动弹不得了,还怎么救同学呢?“那你到我肚皮底下来嘛。”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甯加驰伸出能活动的右手,帮助曾婧一点一点移动过来,躺在自己蜷起的膝盖和肚子之间的空隙里,希望这样能给她一点力量,“我摸到她的头发,全部都是湿的,可能头受伤了,全部都是血。”
5个小时以后,5月12日晚上7时许,甯加驰被人从废墟下救了出来。“我给她爸爸说,曾婧就在我肚皮底下藏着的,没得事。”甯加驰说,在他被救出来之前,曾婧就已经被救了出来,送往了医院,她还听到曾婧对她爸爸说,自己的脸被擦花了。她是活着被救出来的。
救他 一起唱《团结就是力量》
“先是听到周围有人在叫,像牛叫一样。祝祥也叫了一下。”刚被掩埋时,甯加驰的头靠在一个男同学的屁股上,这个男同学就是祝祥。其身体的上半部分被压住,动弹不得,但是还能和甯加驰说话。
就这样,为了麻醉身体的疼痛和心里的恐惧,甯加驰和祝祥开始有一句没一句地聊起来。聊着聊着,祝祥逐渐迷糊起来,声音越来越低,最后竟毫无声息了。这是一个不好的预兆,怎么让祝祥保持清醒呢?急中生智,甯加驰赶紧掐了祝祥一把,祝祥有点反应了。得到鼓舞的甯加驰一边一下接一下地掐着祝祥,一边喊着祝祥的名字,直到祝祥再次开口说话。
“我就给他说,我给你唱歌嘛。”甯加驰说,他本来就很喜欢唱歌,当时脑子里灵光一闪,就唱开了,一首接一首地唱下去,既给自己壮胆,同时又可以刺激祝祥,让他保持清醒。后来,甯加驰的歌声不能再让祝祥保持清醒了,他又一点一点地迷糊起来。“他一有点晕了,我就开始掐他,最怕他晕了。”甯加驰说,祝祥再次醒来时,他就让祝祥和自己一起唱歌,一遍一遍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唱得最多的就是《团结就是力量》。我们是同学嘛,想大家都活着。”
祝祥也是先甯加驰一步被救出废墟的,送往了郫县的医院救治。
愿望 读都江堰中学打篮球
7天了,从地震现场被救出来已经7天了,甯加驰的病情逐渐好转,也逐渐接受了同学、老师遇难的事实。现在,甯加驰有两桩未了的心愿———考进都江堰中学读高中,继续打篮球。
“他喜欢读书,成绩一直在班上的十名左右。老师说,他考都江堰中学没得问题。”看着病床上的儿子,张洪英说。地震前的一次月考,甯加驰考了500多分,不出意外的话,实现理想完全没有问题。至于甯加驰的另一个愿望,张洪英说,从小到大,甯加驰就是班上的体育委员,体育考试从来都是满分,篮球更是他的最爱,“昨天,他的一个老师来看他,他还在喊老师约几个人一起打篮球。”
虽然甯加驰的手能否完全恢复,还要看进一步的治疗效果。不过,一个可以战胜地震的恐惧实施自救,再救人的小伙子,一个对前途有着明确规划的小伙子,一个对生命极度热爱的小伙子,有什么困难是他不能战胜的呢?

缘分 昨日通了电话
昨日下午4时许,在辗转寻找了6个小时以后,记者在西区医院找到了曾婧。小姑娘的左脸受伤,伤口一直从额头延伸到下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缝合线,看得人心惊。另外,她的胸部和脚部也多处受伤,尤其是胸部的伤,比较严重,导致她现在都不能平躺着休息。
听说记者曾见到过甯加驰,曾婧的眼睛一下子蒙上了雾气,不停地问着甯加驰的状况。“我想去看他。”曾婧说,地震后,她、甯加驰、祝祥三个人,已经不仅仅是同学了,更是生死之交。不过,由于伤势影响,甯加驰和曾婧现在都不能出院,两人见面的愿望暂时还不能实现。庆幸的是,记者的相机里存有甯加驰在医院的照片,如果两个人看着照片,打个电话,这也是相当于见面了,不是吗?
“你好吗?”“你怎么样?”不约而同,劫后余生的第一句对话,甯加驰和曾婧都是问对方的现状。“你遭埋了,还在唱歌。”曾婧开始在电话里打趣,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带羞涩的笑声,曾婧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听说我们班的同学救出来22个。”曾婧在电话里说,她希望在所有这些幸存的同学都出院以后能组织一次聚会,这将是一次经历过生死的聚会,她希望所有活着的初三·二班同学都不缺席,“我想,这个聚会上,我们见面的第一件事就是哭,相拥而泣。”

9. 曲山小学男孩:叔叔,先救别人吧
“叔叔,我在。”昨天下午2点,北川县曲山小学的废墟前,一个微弱的童声传进了救援人员朱云能的耳朵。“快,这边有小孩的声音。” 朱云能马上找到了救援队员。撬棍、铁锹悉数派上用场,但由于垮塌的楼层堆积太厚,十多名队员的搜救工作无济于事。
随后,救援队员只得动用液压组合破拆器,严密的乱阵中逐渐被撑开一条缝隙,缝隙越来越宽,队员们发现,一名男孩浑身是血,躺在几名孩子的尸体上。就在大家将救援的手伸向他时,孩子却坚决拒绝:“叔叔,我不慌张,你先救他们吧。”
“这孩子太懂事了。”孩子的一句话,当即让救援队员热泪盈眶。随后,队员们果然在旁边的隔层中发现了十多个被困的孩子。几个小时后,直到其余孩子全被救出,男孩才最后一个钻出废墟。

10. 康 洁:跳楼自救后返回救老师
11岁的康洁是映秀小学6年级学生,12日下午地震时,她正在6楼上课,老师立即叫学生快跑。康洁先是钻到桌子底下,在经过一秒时间考虑后就从6楼纵身跳下,“我努力让自己屁股着地,最后着地时居然只有腿被划伤。”康洁对于自己跳楼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康洁自己脱险,并没有忘记救人,她冒着生命危险跨进了随时倒塌的教学楼。她四处搜寻同学和老师,看到一些老师被砸伤后不能动弹,康洁使出全身力气将老师往外拉。但康洁毕竟只有11岁,逐渐体力不支的她赶紧跑出废墟呼叫救援,“我不知道救了多少个老师。”时间在一分一秒逝去,从各个地方来增援的乡亲们冲进大楼救出了不少的师生,同时也把受伤的康洁带到了安全区域。
当晚,康洁在安全区域见到了妈妈杨秀香,康洁的妈妈今年41岁,是做保险的。不过,妈妈告诉康洁,在当地安监局工作的爸爸永远地离开了她。15日下午,康洁被直升机接到成都治疗,康洁的妈妈背着女儿上了飞机,但她却没能随女儿一起离开映秀。

11. 张吉万:11岁哥哥背着3岁妹妹逃生
5月12日那天发生地震的情形,小吉万显示出了超出他年龄的镇定,他对《大家看法》记者说,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他在距离家几十公里以外的学校,由于父母出外打工,担心家里爷爷奶奶和妹妹的安危,张吉万不顾路途的危险,一路狂奔回家。虽然家里亲人们都安然无恙,但是余震不断,于是村里人纷纷向镇上转移,就这样,小吉万就担负起背妹妹逃生的责任。尽管小吉万也是一个只有11岁的孩子,但他说,照顾妹妹是很平常的事。
照片刊登后,小吉万背着妹妹逃生的故事被迅速广为流传,在网络上,还被网友评为这次灾难中最感人的照片之一,有人称他是最负责任的宝贝张吉万,也有人说他是最靓丽最帅气的小英雄。而现在他告诉《大家看法》记者,他最希望自己赶快读书,因为他的理想就是长大当一位地质专家,能够预测地震这样的灾害来袭,让人们不再遭受这样的灾害。

12. 叶 科:13岁男孩两次救人身受重伤
叶科是四川省什坊市洛水镇洛城小学六年级学生,地震发生时,他和同学们正在教室里,他用力将身边的两个女同学推出了危险地段,自己只身从3楼跳下,所幸没有受伤;其后,他看到旁边一个小朋友有危险,立即扑上前去,想把那个小朋友推开,没想到,这时一块预制板掉下来,造成叶科的腰3、4椎骨压缩性骨折、头皮裂伤,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郭开朗鼓励叶科好好养伤,争取早日回到课堂。
13. 薛 枭:可乐男孩逗乐了悲伤的中国
被困废墟80个小时,被救出来后的第一句话是:“叔叔,我要喝可乐,冰冻的。”这一幕被中央电视台的镜头定格成了永恒,这个17岁的男孩从此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可乐男孩”。他叫薛枭。因为这句话,他被喻为“逗乐了悲伤的中国”的阳光男孩。
5月12日,正在上课的薛枭被埋在了垮塌教室的废墟里:右手被一块预制板紧压着,双腿也被两块水泥板挤压住……头上的微光渐渐消逝,黑夜来临。为了让大家都保持清醒的头脑,埋在废墟里的同学们开始唱歌。轮到薛枭时,他忘记了歌词,接不上去,乱哼了几声,黑暗的废墟里竟然响起断断续续的轻笑声。第一个晚上,薛枭没有睡觉,他坚信自己一定可以出去。
5月13日一早,外面的脚步声让同学们精神为之一振:“这里有人,快来救我。”
5月15日,废墟里,薛枭激动地等来了自己获救的一刻。被拉出了废墟抬上担架后,薛枭说:“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冻的。”这句话通过镜头,传遍了被悲伤笼罩的整个中国。
5月16日薛枭被转送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因右上肢坏死,当天必须做截肢手术。因联系不上家人,薛枭在手术同意书上按下了手印……
人物·现状
5月26日,记者在川大华西医院骨科见到了薛枭。“可乐男孩”的床头,摆放了几瓶可乐,但喜欢喝可乐的他,现在却没喝过。“病情不允许喝。”
当天中午,病床上薛枭睡得很沉。一旁,妈妈谭忠燕拿着一把扇子,轻轻地扇着。在妈妈谭忠燕的眼里,儿子一直是坚强乐观的。“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篮球……”
5月27日中午,记者再次来到医院。“我的爱好就是打篮球。出了医院,一只手也要打球。”薛枭说,每次运动之后都会喝上一瓶冰冻可乐,这次被援救之后的“经典要求”,完全来自自己的生活习惯。
薛枭在篮球场上的位置是后卫,他的偶像是NBA湖人队的当家球星科比。“当然还很喜欢姚明,他是中国人的骄傲!”现在,这位17岁的少年,已经开始学习一切用左手来解决。薛枭把所有的东西、原本应放在右边的东西,现在都放在左边。用左手按遥控器、扇扇子、打电话、吃饭……虽然有些不习惯,但坚持着。
在没有事情、不想沉默的时候,薛枭就给同学打电话。他所在的班上原本有44名同学,但现在,他只能和10位同学通话了。
薛枭说,他和这次幸存下来的同学约好,以后继续读书,回去重建家园。“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对于那段改变命运的特大地震,薛枭说,自己现在“没空”去想。“事情已发生了,难过也没有用,只有往前看。” 记者手记
两次前往医院采访“可乐男孩”薛枭,见到了他的两面:一面是安静的睡眠状态,一面是大声和同学说话的状态。这两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坚强。
薛枭,这位被喻为“逗乐了悲伤的中国”的大男孩,他的乐观豁达宛如在厚重的悲伤的淤泥中挖出的一条通道,给深埋其中的人们送来了温煦的阳光。
尽管地震给予了我们太多的痛苦,但是乐观豁达的我们却能坚强地把痛苦勾兑成人世间最可口的饮料。薛枭的“我要喝可乐,冰冻的”一语,就是一次完美的勾兑,它展现了我们在苦难面前绝不低头的乐观豁达。

14. 邓清清:手电筒女孩废墟里读书不害怕
女孩废墟里读书
坚强让老师哭泣
“清清,那个美丽好学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在救助现场,蓥华镇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穷志不穷,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
在乱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学生的尸体被挖抬出来,陈全红就会默默流泪,“他们一天前还是活蹦乱跳的,咋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呢?”
终于,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让陈老师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陈全红一下子哭了,抱着清清连说:“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与邓清清一样,另一名被压在废墟里名叫罗瑶的女孩子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哼着乐曲,靠着顽强的“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入睡,结果她赢了死神。

15. 唐 沁:最美微笑女孩感动千万人
一名10岁的小女孩,在汶川大地震中,倒塌的校舍砸断了她的左腿。在医疗救护点,她面对镜头,忍住剧痛露出甜甜的微笑。这张笑脸感动了无数网民,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和力量,被网友们称为“地震中最美的微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14
  挺起不屈的脊梁

  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膛;黄山劲松,是我不屈的脊梁……相信这首诗大家都熟悉,而在这次的“5•12”大地震中,中国人民真正做到了“挺起不屈的脊梁”!读完这本教育部为首批表彰的抗震救灾中优秀学生编写成的感人事迹,我更加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他们是我们的同龄人,甚至比我们小;他们和我一般个头,甚至比我们矮;他们和我们一样是学生,一样是坐在教室里正在上课的学生……

  康洁,四川省汶川映秀镇的小学生,在被埋三天三夜后,她终于幸运地被救援直升机救起,就在医护人员为她缝合伤口的时候,她却说:“请不要这么多人留在我身边,你们去救其他人吧!”

  雷楚年,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三班的学生,他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救出七名同学后,楼梯在他面前轰然倒塌。

  ……
  这样的事迹太多了。
  假若是大人做出这样的事情,我们都要对起刮目相看,赞叹不已,何况学生?不少大人说我们是娇生惯养、高分低能、将来干不出一番大事业的小孩子一帮,事实证明,我们这些正在蓬勃成长的青少年是有能力,有骨气的!虽然无法再在四川感受到那些动人的瞬间,但中国看见了,世界看见了,中国少年以弱小的身躯顶起了沉重的水泥、钢架、房梁,我们更是以不屈的脊梁为灾难后的世界撑起了一片生的希望。
  9岁的林浩,一名班长,在救助其他同学的时候深受重伤,林浩却没有丝毫感觉。
  网络上给我们这些90后的孩子的定义是,不能吃苦、自私自利的一代人,我们这些90后的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我们用我们的行动感动了祖国,让不少人热泪盈眶,我们更是用行动来验证了我们是淳朴、善良、乐观、坚强、勇敢的一代少年!
  林浩,那一句‘因为我是班长’使亿万心灵为之震撼;王亮,那奔波急切的身影,使多少人的心灵火焰重新燃起;何亚军,忍痛后仰120多次,为同伴送去生命之水;郎铮,艰难的举起右手,在担架上行礼;高莹,地震中绽出最美的微笑,是无数心灵顿感欣慰。
  现今,灾区的孩子们早已擦干眼泪,带着伤痕毅然走进帐篷学校,“安心学习,立德成才,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是他们的肺腑之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段脍炙人口的文字,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崭新的诠释。
  我们感动于灾区少年的坚强和英勇。在这场灾害中,灾区的少年儿童经受了巨大的伤痛和磨难,同时他们也表现出了超常的勇气和力量。女学生高莹双腿都断了,双手也被砸伤,不仅一直没哭,还一边微笑,对大家说“要勇敢”。灾害来临之际,中学生雷楚年在2分钟内,两次返回教室,带领7名同学脱险。12岁的女生廖桐,本可以自己迅速逃生,但看到班里惊慌的女生,就果断地叫大家跟她跑,安全带出十余名女生。
  我们感动于灾区少年的智慧和乐观。很多幸存的孩子,在自救和互救上表现了惊人的智慧,在等待救援和获救后表现出罕见的乐观。他们知道保持清醒,用歌声驱赶恐怖、伤痛和困倦;他们懂得保持体力,用团结、友爱和鼓励支撑生命。
  3岁的小男孩郎铮被救出后,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朝救出他的武警官兵敬礼。一些逃过劫难的孩子,在路边向前来救援的人们致谢,有的甚至加入志愿者队伍,积极贡献出他们微薄的力量。

  苦难是良师,逆境出人才。现今,灾区的孩子们早已擦干眼泪,带着伤痕毅然走进帐篷学校,“安心学习,立德成才,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是他们的肺腑之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段脍炙人口的文字,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崭新的诠释。这些坚强而可爱的孩子,让我们看到了灾区的希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英雄少年,时代骄子。让我们向这些少年英雄致敬,并伸出我们热情有力的双手,共同托举起祖国明天的太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4-09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 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 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 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 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 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昨天,直升机进入汶川县,映秀镇部分灾民成为该县最早得到救治的幸运者.昨天下午,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部,映秀镇漩口中学学生、13岁的女孩向孝廉讲述了她的求生经历.
压在水泥下我想看一眼爸妈再死.
地震前,向孝廉是漩口中学初三5班的学生,现在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她说:”地震发生时自己在3楼的教室上课.当时化学课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突然整个教室晃动起来.老师慌忙喊我们跑,我们就争相往门外涌.在走廊上时,她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跑到一楼时,就有楼顶的水泥倒下来,噗的一下压在她身上.我心想完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向孝廉第一次醒来,迷糊着没有知觉,但能从缝隙里看到外面的亮光,之后又没有了知觉.第二次醒来时,天已经黑了.“我那时非常想念爸爸妈妈,我想,我得看他们一眼再死.想到这里,又什么都不知道了.”
向孝廉是被同班同学马健喊醒的.他在外面喊:”孝廉,你在哪里?我就醒了.他一再说,你要坚持,你要坚持.”向孝廉身上压着厚厚的泥土和水泥块,马健就用双手在外面刨.我哭着告诉他:”马健,你别走,如果你要走,就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你是我们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这点困难难不倒你.’”
后来向孝廉又慢慢昏过去,马健就在外面喊:“坚持!坚持!”向孝廉再次醒来,发现脚和手都被压得严严实实,就对马健说:“你使劲拖,别怕把我的手和脚拖断,只要头不断就行.”
大约4个小时后,马健终于把她刨了出来.这时,马健的双手血肉模糊.“他抱着我,我们痛哭起来.紧接着他就背着我向学校大门口走去.刚走到门口,先前我被压住的地方旁边一堵墙壁突然倒塌.如果晚几分钟,我还会连累马健,我们两个都出不来了.”
讲到这里,她突然说道:“记者叔叔,你们报社一定得帮我给马健颁一个见义勇为奖.没有他,我的命就没了.”
医生说,向孝廉的右手臂和左脚都可能被截肢.下午6点,她被送进了手术室,离开病床时,她向记者招呼说:"叔叔,祝我幸运吧.我叫向孝廉,我爸爸名叫向忠诚.忠诚孝廉,我们的名字取得好吧?我家在农村,非常贫穷,哥哥是个残废.记者叔叔,你帮我告诉医生,千万不要给我截肢.我最崇拜丁磊,我想以后像他那样挣很多钱.截肢了,我怎么去养活父母呢?”

曲山小学那两幢3层高的教学楼,紧靠背后的大山,地震发生后,滚落的山石将楼房压成了两层,一楼直接沉入地底.其中,还有一幢楼房的顶被揭开,斜斜地靠在楼前.
废墟中,有孩子幼小的遗体,压在变形的水泥钢筋之中;废墟下,微弱地传来孩子的呼救声.钻入变形的楼房中,循着声音从一些缝隙看去,有孩子因腿被压着直着上身坐在废墟中,有孩子斜靠在死去了的同学身旁.
从12日下午2点28分发生地震后,这些孩子就一直保持这种姿势,到昨天下午3点已经整整48小时.孩子们就靠前来找寻他们的家长送来的水支撑到现在,
5年级1班的张礼正在地震袭来的时候,身旁几名同学全被垮下的钢筋和水泥块砸中.等他清醒过来时,发现自己的右大腿被牢牢地卡住,身旁躺着的3名同学已经没有了呼吸,而一名同学的遗体就一直趴在他的大腿上.
距张礼正仅3米远的一处废墟中,一个孩子下半身被牢牢卡住,一听见地面有人说话,他就伸出一只小手,大叫:“叔叔,救救我!”
5年级3班的李月.同样因右腿被卡住.只得坐在右侧那幢楼的废墟中.身旁躺着3个同学的遗体.人们前去送水或想办法营救她的时候.这个小姑娘说:“别管我,先救下面的同学!”
废墟下不足50厘米的空间中,传出10多个孩子的呼救声和索要水的声音,
两天来,这些困在废墟下的孩子们已经见到了多名救援人员,除了家长、当地村民、救援人员外,也见到了来自天津的特警.
200名特警于13日下午6点赶到现场救援,截至昨天下午2点,已经成功营救出困在北川县县城、景家村、苦竹坝水库、电站等地400余名被困人员.然而,却因为手上的施救工具只有铁锹和钢钎而无能为力.
特警们对压在废墟中求救的孩子束手无策,他们不敢乱撬楼板,担心整幢楼垮塌下来;也不敢采取粗鲁方式实施救援.特警们无能为力,他们在安慰孩子的时候落泪了,在走出操场的时候放声大哭.
余运先、何家兴、朱运能等9人,皆是县城附近村子的幸存者,从第一天得知地震的消息,就在县城里到处乱窜,除了寻找自己的孩子和亲人,也积极地展开自救.
也是从第一天起,他们就发现了这群被困在废墟中的小学生,他们找过民兵、找过第一批赶到现场的救援官兵.然而,一次次的希望,也带给他们一次次的失望.昨天下午,他们看到再次噙着眼泪离开的特警,再也控制不住,找来钢钎、千斤顶等工具,在废墟前哭喊着:“我们死也要和这些孩子死在一起!”一番努力后,他们不得不放弃。
从重庆赶来北川的王川,原本来寻找在此打工的妻子,却惊喜得知妻子已经平安无事回到家中.但看到这番悲惨的场面后,王川想:“反正都来了,就帮忙做点事情.”于是,在救援的人群中,多了一个及时伸出援手的人。他从已经人去屋空的五金店找来千斤顶,一个人来到曲山小学施救.直到昨天下午,又一批来自重庆的特警赶来的时候,王川还在被困学生李月身旁忙活着.
而前来寻找孩子的彭军,喊不答应11岁的儿子,就天天到废墟前转悠,一会儿拿根铁锹撬,一会儿拿个千斤顶撑.但是,成功的几率一直为零.

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
他只是一位平凡普通的老师,却用自己的双臂护住了四条年轻的生命。然而,上帝在让她得到那些学生的同时,把她的爱人带走了。她痛哭的表情,撕扯的动作,都在说着人间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那个词:爱。是啊,为了学生的安危,他献出一份老师的关爱;而面对早已在世界那一方的丈夫时,她又是撕心裂肺的痛爱。

康洁原在震央映秀镇一所小学念六年级,地震发生后校舍倒塌,她被瓦砾掩盖,几经艰辛,自行从废墟中爬出。康洁15日在医院忆述,当时她听到多名老师惨叫,她于是联同其它生还者循声徒手拨开瓦砾,终救出了几个老师。

其实康洁伤势不轻,她右脚骨折,被瓦砾割开8厘米长的伤口。她难过地说:“我和妈妈其后在校园重逢,妈妈只受轻伤,但她告诉我,爸爸救人时牺牲了自己的性命!”由于交通中断,母女二人被困在夷为平地的映秀镇逾70小时,至15日直升机到来,康妈妈抱着爱女奔向直升机,亲手把康洁交予救援人员照顾,自己则留在灾区。

直升机把康洁送往位于成都的四川省人民医院,5名医护人员边为她缝针边安慰她:“别怕,你安全了。”坚强的小妮子没流过半滴眼泪,更向医护人员说:“请不要这么多人留在我身边,你们去救其它人吧!”众医护人员见康洁坚强懂事,无不动容。

医院主任医师胡卫建表示,医院直至目前已接收逾1200名伤者,当中有30%伤者骨折,逾百医护人员及一群志愿人士日以继夜紧守岗位救人,至今已动了500多项手术。由于各地道路相继打通,胡卫建相信未来日子会有更多伤者送到医院,他表示院方已计划一系列应变措施。

在一所学校的救援现场,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第3个回答  2009-04-08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这名男子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张老师的妻子和不满3岁的儿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国旗为公民而降,尊严为生命而升!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这一天,共和国历史上,国旗第一次为在自然灾害中不幸遇难的普通公民而降.

》》》我去灾区了,别为我担心,看到那么多人被灾情折磨着,作为军人我义不容辞,虽然我可以不去。我没有告诉家里任何人,只告诉你。那里情况不容乐观,
抢险救灾有一定危险。记住,如果我留在那里了,别哭,你失去的是一个亲人,那里很多人失去的不止一个亲人,那里建好了,去那里看看,别问我留在什么地方。
——空降兵留给女友的短信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边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

《生死不离》

孩子,不要哭泣
在去往天堂的路上
我并不孤寂

请帮我忘记
水泥倾压的疼痛
如今
那里只剩一堆杂乱的废墟

请帮我相信未来
用不了多久
我又会回到巴蜀的土地
在那里,开成一束
野花的艳丽

请帮我谢谢血脉相连的
姊妹兄弟
我何尝没有看到
他们用血肉铸成的路基?!

不是我不坚持
是天堂太美丽

请帮我抚养未大的婴孩
不要告诉他
曾经遮蔽在他肩头的
残臂
请让他
轻松的成长和站起!

请帮我鼓励行将高考的学生
给他一支未被折断的
钢笔
不要告诉他
我被锯掉的
掰不开的手臂

在去往天堂的路上
那是我摘下的翅膀
我要用它送你去飞翔!!!

《回到天堂》

———给地震中死去的孩子们

亲爱的孩子

你们已经到了天堂

那里只有温暖那里没有烦躁

只有整洁的书包和伙伴们笑声的朗朗

再不会有疼痛

只有阳光和最多最多的抚摩和拥抱

爸爸妈妈在地上为你们祝福

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在地上为你们祈祷

你们本是天使

如今只是飞回你们的天堂

如果来生还有缘分

记得再做爸爸妈妈的宝宝

下一回就要带给他们最恒久的欢笑

你们就是青草你们就是花香

你们可是世上最干净的种子啊

那小小的灵魂

所以一开始就长着美丽的翅膀

亲爱的孩子

梦里记得再吻吻妈妈的脸庞

调皮地挥挥手

要祝愿妈妈一生都好

《孩子,来生我们一起走》
(文烛)

孩子

快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碰了头

快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妈妈

怕天堂的路太黑

我看不见你的手

那倒塌的墙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你柔情的眸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和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模样

来生我们还要一起走

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朋友

我们说

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

都是我们的妈妈

哪一个孩子

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

妈妈

你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

我们的路

让我们自己

慢慢地走

妈妈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一起走
第4个回答  2009-04-09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李玥正如平日那样,和一班同学安静地上课。强烈的地震使教学楼剧烈晃动,李玥当时蒙住眼睛,随后意识到危险降临,便和同学们一起冲出教室,但她并没有选择楼梯逃生,而是直接从二楼跳了下去,幸运的是她并没有受伤,并且冲出垮塌的围墙,跑到距离小学50米左右的民警训练场,然后和民警一起跑出了危险区域。当时她已经开始担心爸爸妈妈,“我爸爸是北川拘留所的狱警,我只知道他们单位的楼全部垮掉了。我家住在小河街,都垮了……爸爸……可能不在了……”她低着头,很艰难地说出她所知道的爸爸的情况,“但是我还是很想找到爸爸。”从地震开始到暂时平息,勇敢的她都没有被吓哭,而妈妈那被石头压断的右腿却让她立即泪如雨下,“我随着大家第一次转移的时候,突然听到妈妈叫我的声音,回头一看,妈妈躺在一大堆受伤的人中间,我马上跑了过去,一直哭。妈妈的右腿断了,骨头全部在外面,还不停地流血。妈妈看到我哭,自己却没哭,不断对我说,你要坚强,要坚强,你爸爸怎么样了……” 李玥还有个姐姐在北京邮电大学读书,记者问她:“和姐姐通上电话了吗?”“昨天通上了,她在报纸上寻找我们的消息,让我给她写信,于是我就给她打了电话。”“那你告诉姐姐家里的情况了吗?”“我第一次的时候没有给她说,因为她还有一个月就要期末考试了,不想让她太担心,于是就说我和爸爸妈妈都很好……其实,我是故意骗她的。”李玥的坚强远远超出了她的年纪,这场灾难让她一夜长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