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养殖过量使用化肥危害到底有多大

如题所述

首先影响溶解氧含量,水中保持足够的溶解氧对水产养殖非常重要。保持水中足够的溶解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转化降低有毒物质(如氨、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的含量)。如果缺氧,有毒物极易迅速达到危害的程度。水中投入大量化肥;造成氨氮,亚硝酸盐过高,藻类大量死亡,氧气供应不足。

其次影响水体PH值:PH值是水质的重要指标,这是因为PH值决定着水体的很多化学的生物过程,如NH3和H2S等有毒物质,由于PH值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因而毒性不同。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会使水中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不易分解,增大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例如PH值低于6时,增加硫化物的毒性。

最后造成氨氮、亚硝酸盐大量积累:亚硝酸盐是氨氮转化成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一旦硝化过程受阻,亚硝酸盐就会在水体内积累。在贝类养殖中因大量反复使用化肥,造成氮素的大量积累,加之氨氮转化过程速度较快,而亚硝酸直转化硝酸盐的时间更长,氨氮过高破坏了硝化自净平衡状态。不仅蛏子、其它水生植物无法吸入大量的氮素,而且,含氮有机物无法进行有效的转化,硝化过程受阻,所以造成亚硝酸盐的大量积累。氨氮,亚硝酸盐对蛏子等贝类的毒性较强,作用机理主要通过贝类滤食、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可使正常的血蓝蛋白氧化成高价血蓝蛋白,影响载氧的蛋白功能,出现组织缺氧从而导致贝类缺氧,甚至窒息死亡。例如,蛏子中毒后的症状:停止滤食。触动时反应迟钝,蛏子壳发白灰暗死亡时整个壳体上移出洞穴,两条吸水管僵硬伸出体外,竖立在穴口处。

大量使用化肥的危害这么多,那么我们如何科学的使用化学肥料?

一、通过水色管理技巧:在蛏子养殖过程中,根据水色配合贝类饲料适量使用化肥。水色清淡时,晴天追施氮肥和磷肥。老池塘只施磷肥。

二、通过肥水技巧:在蛏子放苗前利用化肥培养基础藻类,使用前必须注意氮磷比例平衡。老池塘可不用氮肥,单用磷肥。

最后要给大家的建议是,化学肥料属无机肥,无度的使用破坏了水质池底的自净能力,适量合理的配合贝类饲料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饵料系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贝类养殖的经济效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