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中国出动了多少部队和兵力?

如题所述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广州军区各单位完成一切行动准备,等待行动命令,十二月八日,中央军委下达战略展开命令,十二月十三日,下达开进命令,次日,广州军区参战各单位一边开进,一边编组,十二月底到达集结地域,我军边境一线十二月二十五日封锁边境。 当面敌情:我东线当面为越军第一军区,部署有陆军11个师另9个旅/团。成两线配置。 第一线为高平、谅山、广宁省广大地区,部署6个师另6个团。 其中,325B师位于先安地区,338师位于亭立县太平地区, 3师和473师位于谅山地区, 304师位于北山地区,346师位于高平地区, 广宁省43团位于芒街地区,244团位于河浍县地区,576团位于茶灵地区, 49团位于保乐地区,另外在边境各县各有一个独立营。 第二线为河北省和北太省地区,部署5个师另3个旅/团。其中312师位于太原地区, 431师位于慈山地区,327师位于东潮地区,329师位于鸿基地区,242海岛守备师 位于锦普地区。河北省196团位于谅江地区,38旅位于东幕地区,98团位于陆岸 地区。 中越边境一线越军有27个公安屯,我钦州地区防城当面6个,南宁方向13个,百色当 面8个。公安屯小的几十人,大的百余人,下辖1-4个机动班及侦察组,群众工作组, 后勤组等。 越战略预备队第一军,第二军在河内地区。东线战斗第一步战斗重点为高平地区的越346师和位于谅山,同登的3师。346师又称“高北师”,师部驻高平南俊,下辖步兵246团,677团,851团, 炮兵188团。其中246团是师主力,又称“新潮团”,抗法战争时期组建, 当时是越军总参直属主力团,曾担任越共中央警卫任务,参加过边界战役和 9号公路战役,擅长运动袭击和防御作战。 3师又称“金星师”,师部驻谅山及以南,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 该师原驻南方,76年6月调至陆难陆岸地区,隶属第一军区,战前调至该地, 该师及141团曾获越南”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12团是该师主力,曾获 “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各级干部训练有素,实战经验丰富。

我军出动兵力
  
  解放军参战陆军部队序列
  
  西线:昆明军区:11军(31师 32师) 14军(40师 41师 42师) 成都军区:13军(37师 38师 39师) 50军149师。
东线:广州军区:41军(121师 122师 123师) 42军(124师 125师 126师) 55军(163师 164师 165师) 武汉军区:20军58师 43军(127师 128师 129师) 54军(160师 161师 162师) 成都军区:50军(148师 150师)。
  
  为了打好自卫还击 保卫边疆这一仗,各军在战前都进行了扩编,所有乙种师均扩编为甲种师,每师1万余人,加上配属部队一个军参战人数都在4万左右.加上广西,云南两省军区独立师和若干边防团,工程兵部队,铁道部队,炮兵部队,后勤部队.总数已经超过了50万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3
  在越自卫反击战中,战线分为中国的西线云南省和东线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云南方向作战先期由杨得志,后期由张铚秀指挥;广西方向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总共动用了9个军29个步兵师(分别为:11军、13军、14军、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及20军第58师、广西军区独立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广西军区2个边防团另1个边防营、云南省军区4个边防团另3个边防营)、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3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高炮72师),以及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部队近56万兵力,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突袭。
  越军以边境一线的6个步兵师(第3、345、346、316A、338、325B师)、10余个地方团、20余个独立营及4个炮兵团应战,后期又陆续加入步兵327、337师和若干独立团、独立营、特工营、炮兵、工兵、通信等单位,参战正规军在10万人左右,此外还有数量庞大的武装民兵配合作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