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春运被称为世界上规模最大,,

如题所述

这是中国的特色!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将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
春运定义:
  以春节为界,节前15天,节后25天,共40天,由国家经贸委统一发布(每年起止时间略有不同),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按此进行专门运输安排的全国性交通运输高峰叫做春运。
  春运期间,铁道部实行特殊运行图,加开大量临时客车。据查,从1954年起,铁道部就有春运记录,但客流与现在相差很远,日均客流量73万人次,高峰客流量90万人次,时间为春节前后15天。80年代以后,大量民工外出,春运成为社会热点。每年春运,铁路运输是重中之重,铁道部采用“基本方案”、“预备方案”、“应急方案”三套运力方案,分别应对正常客流、高峰客流、突发客流。
一、春运是资源配置的必然(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在我们的春运中,交通的运输能力、现有的资源配置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都在加剧回家的难度。大量外出打工的农民要在同一个时期回乡过年,客运市场因需求远大于供给而引发一系列危机。那么多人,一个地方一下子要在同一个时间段回家,肯定会带来一些问题。中国农村拥有大量素质较低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虽然在理论上可以称为经济资源,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事实上由于本地不能提供太多合适的就业岗位,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只能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而那些没有走出家门、在家里又挣不到钱的农民更是长期处于贫困边缘,成为社会危机的隐患。
  此外,我国地区经济不平衡也导致了这种人口流动,比如安徽民工,如果在合肥和杭州相同的工作可以赚到相同的钱,那何必再跑到杭州来呢?随着社会发展,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协调后能够疏散人流,交通方式改变了,春运回家的民工潮就可以缓解了。

二、春运终会成为历史名词(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流动人口,只是在中国,流动人口流动的目的就是糊口,要解决春运等一系列问题就要让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
  在杭州打工三四年的农民工,同样的工作、干同样的活,他们依旧是个外来务工者。原因在于户口壁垒,如果户口问题解决了,工作的地方真正成了他们生活的地方,定期的民工大潮也就随之缓解。比如美国人,从地方到首都纽约,有生存能力全家都可以定居,根本不会出现类似问题。
  对于外来人口,当地政府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地方政府,他们有一个共同信念和一般行为,就是对外来人口只能欢迎,不能限制,只能与当地人一视同仁,不能歧视。因为,人口流入,四海来归,一方面表明该地区的投资环境好,经济发展快,政府效率高,在地区竞争中走在前列;另一方面,也是调节本地劳动力供求、抑制当地工资成本上升、促进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根本保障。限制和阻碍人口流入反而有悖常理,为智者所不取。
  如果户口、待遇都不成问题了,虽然中国人有浓浓的乡土观念,但是在城市住久了,就不会每年非得在过年的时候兴师动众回老家了。
  
三、从劳动力自由流动到人口自由迁徙(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春运并非交通运输业的常规,更不是一项不可改变的制度,而是在现行制度安排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就春运谈春运,春运问题不可能缓解,接家属前来过年,用高薪留住民工在当地过年,更是于事无补。
  首先,一旦允许农民工迁入城市和发达地区定居,成家立业,很多人就不会兴师动众回老家过年了,春运问题不解自消。其次,允许人口自由迁徙,现行一系列对民工不平等政策,包括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方面面,就难以存续和实施,城市化的进程就会加快。这是中国今后经济长期增长的巨大动力。再次,因民工而存在的很多社会治安状况会大大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允许人口自由迁徙及其所导致的上述变化,将会加快中国社会民主化的进程。这也许是中国社会改造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6
人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