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初二历史知识点整理

根据复习提纲,梳理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认真整理和完善学习笔记. 要是初一初二的历史知识点整理!! 麻烦各位了!谢了、!!!!

1. 促使一部分古猿直立行走的直接原因是:自然条件(地球气候变化,降水减少,森林面积减少,退化成草原) 2. 人类化石最早的发现地:东非大裂谷 3. 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4. 直立姿势对人体体质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1.直立使胸廓向两侧发展,胸腔扩大,使上肢的活动更加自如. 2.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的进化. 3.直立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促进脑的发育. 4.直立使脊柱发展为s型弯曲,全身重心向下移,保证行走的稳定性. 5. 人手和猿手的区别: 1.猿手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同其它各指配合活动. 2.人手经过劳动,大拇指增长,大鱼际肌群发达,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可以做出精细动作. 6.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300万年前) 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100万年前) 7. 1.古人类生活的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 2.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特点:温暖,湿润,植物茂盛 3.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云南省元谋县的元谋人化石,距今170万年 8.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 类别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生活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 生活时间 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距今约一万八千年 体质特征 外貌特征接近现代人,但仍有猿特征 与现代人基本一致 生产工具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 使用磨制石器,仍以打制为主,懂 钻孔技术 火的使用 使用天然火 懂得人工取火 生活状况 群居生活 氏族生活 9. 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在外貌上有什么区别? 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有猿的特征。山顶洞人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10. 人工取火比利用天然火有哪些好处? 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 土耳其、希腊是最早驯养牛的国家。 3. 墨西哥最早培育出玉米 4. 西亚是最早驯养羊,种植小麦和大麦地区 5.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一变化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1、生产工具有了明显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 2、推动了社会手工业的发展。 3、促使农业村落的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 6. 新旧石器的区别:打制石器只需将石块打制成所需要的形状,而制作磨制石器时,还需要将石块磨光,多数磨制石器还被磨出了锋利的刃部。 7. 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先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 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旧石器时代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过定居生活,旧石器时代是以采集和渔猎为主。 8.古代西亚村落: 1.这个村落是由哪些部分构成?那里的房屋是什么样式的? 村落由长方形厚厚的围墙、生活区、生产区组成。那里的房屋是用泥砌成长方 形房屋,屋顶用草覆盖。 2.人们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从画面上看出他们驯养哪些动物? 人们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他们主要驯养牛羊猪等。 3.他们使用怎样的家具和生活用具? 有简单的石台,地上铺草作为床,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4.村落居民与外界沟通、往来? 围墙有大门,可以走出村落。或者用特制的梯子翻过围墙。 9. 半坡氏族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河姆渡氏族距今约 7000年,生活在多水、潮湿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现在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10.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距今年代 距今约五六千年 距今约七千年 分布区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自然条件 干燥、河流较少 湿润、水网密布 建筑式样 半地穴式 干栏式 制作的陶器 彩陶 黑陶 驯养的动物 猪 牛 种植的农作物 小麦和粟 水稻 1.《吉尔伽美什史诗》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史诗,古人用楔形文字刻在12块泥板上. 2. 人物:吉尔伽美什 地点:古代西亚两河流域乌鲁克王国 考证:历史上确有其人,是一个城市国家首领,修造城垣,指挥过对他国的战争 3. 人物:斯巴达国王麦涅拉俄斯,斯巴达王后海伦,特洛伊王子帕里斯, 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 地点:土耳其,希腊半岛 考证:特洛伊战争确实存在 4. 神农氏: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尝遍百草 轩辕氏: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让下属发明文字, 历法,算术,音乐 嫘祖:发明养蚕抽丝 5.禅让制:尧舜禹 世袭制:禹启 1.古埃及的位置:东— 红海,阿拉伯沙漠。西— 撒哈拉沙漠。 南— 非洲原始丛林。北— 地中海 2.古埃及的气候:干旱少雨 3.尼罗河对古埃及的影响:夏季泛滥,秋季丰收 4.古埃及发展时间表:公元前3500年-出现古埃及国家 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古埃及,定都孟斐斯 公元前15世纪-古埃及成为军事帝国 公元前6世纪-古埃及被波斯所灭 5.古巴比伦的位置:新月沃地 两河流域 6.古巴比伦的气候:干旱,少雨,河流量不稳定 7.古巴比伦文明奠基者:苏美尔人 8.古巴比伦发展时间表:公元前3500年-出现城镇,神庙,宫殿,文字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定都巴比伦城 9.古代印度的位置:南亚次大陆 10.古代印度的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11.哈拉帕文化遗址:摩亨佐.达罗+哈拉帕 12.古印度发展时间表:公元前2500年-出现城市国家 公元前20世纪中叶-雅利安人入侵 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王统一印度半岛. 13.古代印度是佛教的诞生地:北线:以大乘佛教为主,经帕米尔高原入我国, 在由我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 南线:以小乘佛教为主,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 14.古代中国地理条件与农业:黄河-植被丰富,地势平坦-种植麦,粟 长江-雨量丰富,水网密布,气候温暖-种植水稻 15.文物与文化:玉琮-长江流域良渚文化 牛神庙遗址-辽河流域红山文化 蛋壳黑陶杯-黄河流域龙山文化 铜器-石器时代向金属时代过渡 耕田器具-农业进入犁耕时代 16.古代中国发展时间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第一个王朝夏朝 公元前1600年-灭夏建商 17 文明古国 流 域 年 代. 古埃及 尼罗河流域 约公元前3000年 古巴比伦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约公元前18世纪 古印度 印度河、恒河 约公元前2500年 古中国 黄河、长江 约公元前2070年 1.两河流域的乌尔城 2.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 达罗 3.中国夏朝都城二里头遗址 4.古代埃及 法老 金字塔 5.古巴比伦 官僚统治机构 军队 6.古中国 九州九鼎 军队刑法监狱 世袭制 7.分化的社会 (1)古代埃及 统治阶层:王室,僧侣,贵族 自由民:工匠和农民 奴隶:战俘 (2)古印度 婆罗门:掌握祭祀 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 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者 (3)古中国 统治阶层:商王 贵族:官员和部落首领 平民:从事农耕,战时出征 奴隶:战俘和罪犯 8. 军队与刑法 军队:埃及,中国夏朝,中国商朝 刑法:古巴比伦的《汉漠拉比法典》与中国夏朝和商朝的严酷刑法 9. 乌尔城在公元前3000年代时是乌尔第三王朝的首都,为当时两河流域南部宗教和商业的中心。 10. 大禹加强王权的做法 (1)涂山大会 (2)诛杀防风氏 (3)划定九州 (4)铸造九鼎 11. 妇好——商王武丁的妻子,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将军。甲骨文中有关她的记载有200多条。她曾率领13000多人的军队去攻打前来侵略的鬼方,并大胜而归,因功勋卓著而深得武丁、群臣及国民的爱戴。妇好终因积劳成疾而先逝,国王武丁予以厚葬,并修筑享堂时时纪念。 告别野蛮 1. 文字的雏形:特殊标记和刻画符号与文字 2. 刻划符号根据一定特定的符号来表达信息 3. 图画文字根据形象的画面来表达信息 4. 埃及人在公元前3100年创造了象形文字。 5.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200年创造了楔形文字 6. 甲骨文是商朝后期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7.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8. 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三种文字比较 象形文字 发源地:尼罗河流域,形成时间:公元前3100年左右,发明者:古埃及人 楔形文字 发源地:两河流域,形成时间: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者:苏美尔人 甲骨文 发源地:黄河流域,形成时间:商朝,发明者:中国商朝人 共同点:都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都有读音,是三地人们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9. 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10.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通用的定位计数的十进位法。 古老文字 各自特点 共同点 追问: 这好像才是初一的一点点而已吧.... 如果实在太多,可以弄个PPT或者word文档发到我邮箱上.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不过这些也谢谢了~有补充后面就更好了.!!! 麻烦咯.^ 追问: 请问那个发到我Q的邮件是你发的吗?? 是已经发完了吗?(就是说是不是已经完成那个整理了.初一初二的历史知识点都已经有了、) 如果还有剩下的话麻烦发给我咯.....呵呵,有点麻烦你啦.~~ 回答: 是我发的,都发完了,对你有用吗 追问: 都发完了吗?? 那好吧~~ 看起来似乎还蛮不错的,哈哈... 谢啦,麻烦你了!! 呵呵. 当然有用哈~~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