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如题所述

胆囊息肉的病因不是很清楚,所以胆囊息肉具体是什么造成的,也不是特别的清楚,胆囊息肉在临床上,并不是单独的疾病的诊断,而是一种的心态学的名称的,泛指是图像胆囊腔内的隆起的病变,或者是像局部突起肿块性的病变,外形上可以表现为球型或者是半球型,或者是圆柱形,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从病理学上可以分为肿瘤性的息肉和非肿瘤性的息肉。
肿瘤性的息肉,可以诊断为这个腺瘤和腺癌,还有一些很少见的,如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等;非肿瘤性的息肉,如胆固醇性的息肉或者是炎性息肉,增生等。这些病理分类不同,当然病因会有不同,有的就是比方说胆固醇息肉就是胆固醇沉积在胆囊的黏膜上,炎性息肉就是胆囊的炎性病变,反复发作在表面增生形成的炎性息肉。
所以胆囊息肉在临床上的病因的,就不是很清楚,胆囊息肉在通过这些一般的检查,也不能确诊到底胆囊息肉是属于哪一种病理类型,都是要经过手术后切除病检才能够确诊胆囊息肉具体是哪种类型。得了胆囊息肉的病人也不必要特别的惊慌,毕竟胆囊息肉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只有小部分的是恶性的。那么在临床上,如果是通过复查怀疑胆囊息肉有恶变倾向,那么要及时到院进行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5
胆囊息肉的病因较复杂,可能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肥胖、吸烟、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肝硬化、上消化道和胆道的解剖异常,是胆囊息肉的好发因素。
第2个回答  2019-10-29
胆囊息肉的病因较复杂,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肥胖、吸烟、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肝硬化、上消化道和胆道的解剖异常,是胆囊息肉的好发因素。
第3个回答  2020-09-03

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胆汁分泌过多。第二种,饮食不规律。第三种,社会环境所致。

第4个回答  2022-03-03
胆囊息肉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大多为良性的一组病变。病理上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因术前难以确诊性质,故笼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隆起性病变”。胆囊息肉在病理上有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之分,以良性息肉更为多见。良性胆囊息肉又包括了胆固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肌增生和组织异位性息肉等。其中胆囊腺瘤性息肉是潜在的癌前病变,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及胆囊腺肌瘤等非肿瘤息肉则不会发生癌变。
胆囊息肉的主要病因一般有胆固醇代谢不良、慢性炎症,好发于饮食不规律者、社会压力过大者、不爱运动者、饮食油腻,经常饮酒者,年龄较高也是诱发本病的因素之一。
1、真性肿瘤
(1)上皮来源:乳头状与非乳头状腺瘤。
(2)间质来源:血管瘤、脂肪输、平滑肌瘤、颗粒状肌母细胞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
2、假性肿瘤
(1)增生性:腺肌增生症(弥漫型,节段型,局限型);腺瘤样增生(乳头状、海绵状)。
(2)组织异位:胃、肠黏膜、肺、肝、肾上腺组织、甲状腺组织。
(3)息肉: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
(4)其他:寄生虫感染、纤维黄肉芽肿性炎症。
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表现。无明显症状、息肉体积较小的患者可暂不进行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其余患者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胆囊息肉一般属于短期治疗,可以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一般可以使用消炎利胆片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可以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一般对胆固醇性胆囊息肉进行饮食指导,如少吃油性食物,包括动物油、干果、坚果等,加强锻炼,增加组织消耗,血脂过高,建议内科降血脂治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