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上海电影译制片厂?

如题所述

进入九十年代,上海电影译制厂就开始衰落。1993年,广电部对电影发行体制进行改革,将以往属于中影公司的一些权力下放给国内各大电影制片厂。



但是,作为译制片生产厂家,上译厂并没有得到与国产片生产厂家相同的经营自主权,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作为中影公司的一个生产加工车间而存在。

按照市场价格,中影公司从一部译制影片中获得的利润多 的上百万元,少则几十万元,然而分给译制片厂的则只有几万元的“加工费”,“连最高的一部《亡命天涯》的片酬也不到三万元,其中有七千多元还是付给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混录设备租用费。



由于经费拮据,该片后期制作时, 连每人每个晚上十元的加班费也发不出来”。这样的译制生产模式,无疑 直接导致了译制人员工作热情衰减、工作质量下降。

与此同时,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译制工作却扶摇直上。

我印象中译制片场的电影:

1.最有名的是我小时候看的《追捕》了吧。即使到现在也觉得高仓健饰演的杜丘冬人好帅好帅么么哒!

2.《侏罗纪公园2》,小时候家里用的VCD,光盘现在还在老家的床底╭(╯ε╰)╮

3.《哈利波特与密室》、《功夫熊猫》,好像是因为译制片获得了华表奖,童年满满的回忆 。


无论时光荏苒,最美的childhood memories永远都存在于那些老旧的电影中和那些今天我们看起来很逗的特效里。就像周董的歌里唱的“小学篱笆旁的蒲公英,是记忆里有味道的风景”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8
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已经拥有很多年历史了,产出的影片也上千部了,是很有经验的电影译制片厂。
第2个回答  2019-09-28
几代人对国外电影的印象和回忆。甚至是几代人对很多国家的印象。也为这个国家的电影事业做出了贡献。
第3个回答  2019-09-28
剧本翻译要有味,演员配音要有神。”上海电影译制厂(以下简称“上译厂”)的14字厂训,始终挂在那面墙上最醒目的位置。电影译制片厂很有经验的电影译制片厂
第4个回答  2019-09-28
随着影视娱乐及多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上海电影译制厂已经不能满足于单纯的服务式后期制作,而要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向多元整合的创作型团队迈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