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中国一共出了多少位文状元,武状元

我想应该不少吧
最好详细一点

科举制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有姓名记载的)。

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刘春霖。其中文状连中三元者14人,武状连中三元者1人。

因历朝历代多以文艺及哲理为取才的标准,虽然这些状元中不乏政治家、史学家,但仍以文学家为多。其中较为人知的有,唐代的贺知章、王维、柳公权,宋代的张孝祥、文天祥,明代的胡广、杨慎,清代的翁同龢、张謇等。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誉,但大多数的状元,因为个人的因素或当时环境的牵制,使其一生不能大伸手脚,有所作为,而终至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崇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佑四年(1256年) 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 年) 丙辰科状元翁同龢。他一生两次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 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于天庆十年(1203 年) 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 年) 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 年) 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 、进士状头(状元) 、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 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历代科举考试中, 考中“三元”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庠(xiáng,即宋郊)、杨寘(zhì,同‘置’)、冯京、王岩叟等6人。 

历代状元中,官至宰相(含相当宰相的官职,如内阁首辅、大学士等) 人数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广、商辂等17 人。 

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 杜(甫) 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 年) 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頫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 

历代状元中,史学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时后汉乾佑二年(949 年)己酉科状元王溥。他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撰成《唐会要》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不仅史料丰富翔实,而且正式建立了会要体分类编纂的体例方法,为后世所仿效。这一贡献被《四库提要》称为“厥功甚伟”。 

历代状元中,著述最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 年) 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其平生著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种,现存诗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 

历代状元中,植物学成就最高的,是清代嘉庆二十年(1817 年)丁丑科状元吴其浚(jùn,同‘浚’)。他一生历任多省巡抚,所至注意各地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睹,绘图列说,并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文献,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是我国19 世纪一部重要的植物学专著。 

历代状元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绍熙四年 (1193 年) 癸丑科状元陈亮。他提倡注重事业功利有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的命题, 和朱熹多次进行过义利、王霸关系的辩论。其学说独具体系,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 

历代状元中,最嗜饮茶并对我国茶道研究作出贡献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 年) 甲午科状元张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评论各种泉水煎茶之优劣,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历代状元中,唯一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 年) 戊辰科状元洪钧。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 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奥诸国,任外交使臣三年。他利用西方资料撰著的《元史译文证补》,开创了利用西方著作、资料研究元史的新纪元。 

19.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唯一被皇帝招为驸马的,是唐会昌二年(842 年) 壬戌科状元郑颢。他状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 年) ,被宰相白敏中作为驸马人选推荐给唐宣宗,尚宣宗之女万寿公主。 

20.历代状元中,唯一在刚刚及第后即被皇帝下令处死的,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 年) 丁丑科南榜(或称春榜) 状元陈安。因该科殿试录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满。明太祖朱元璋怀疑录取有私,大为震怒,竟下令将主考官及陈安等人一并处死。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癸丑三年(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 年) 女科状元傅善祥。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文字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 年) 癸巳女真进士科(又称策论进士) 状元徒单镒,为女真族人。他参加科举考试是用女真文字。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 甲辰科状元刘春霖。他状元及第次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 ,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末科状元。 

历代状元人数最多的是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 年) 壬午科,至哀帝天四年(907 年) 丁卯科,285 年间,科举考试几乎每年一次,约产生状元270 人。在《登科记考》、《玉芝堂谈荟》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 余人。 

中国历史上,一届科举考试中由同一地区包揽前三名发生在明朝建文二年,来自江西吉安府的胡广、王艮和李贯包揽了一甲前三的状元、榜眼、探花。永乐二年则诞生了一个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科举奇迹:同样是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才子们包揽了此次科举考试前七名!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苏省。从顺治四年(1647 年) 丁亥科武进籍状元吕宫,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 甲午科南通籍状元张謇,247 年间,共产生状元49 人。 

注:清朝一代正宗江苏籍状元应为43人。之所以有49人的说法的原因是戴有祺(康熙30年状元)、王敬铭(康熙52年状元)、秦大成(乾隆28年状元)、徐郙(同治元年状元)等4人严格说应属上海人,而当时上海属于江苏;吴信中(嘉庆13年状元)、黄思永(光绪6年状元)等2人原籍都是安徽休宁、寄籍在江苏。就算除去这4人,江苏的43人仍大大领先于第二的浙江19人(如不算寄籍在外的应为18人)。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苏州府,共有状元24 人。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县,是南宋时期的永福县( 今福建永泰) 。自乾道二年(1166 年) 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 年)辰科,七年之间,连续产生萧国梁、郑侨、黄定3名状元。 

历史上产生兄弟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唐朝,共有张式(兄) 、张正甫(弟) 等兄弟状元19 人。 

30.历史上产生父子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北宋,共有张去华(父) 、张师德(子) 等父子状元6 人。 

历代兄弟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是唐咸通十四年(873 年) 癸巳科状元孔纟熏(兄) 和唐乾符三年(876 年) 丙申科状元(弟)孔缄。兄弟二人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 

历代父子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是北宋开宝二年(969 年) 已巳科状元安德裕(父) 和北宋开宝五年(972 年) 壬申科状元安守亮(子) 。父子二个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 

历代状元中,最早开始从事实业活动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 甲午科状元张謇。他于及第后次年(1895 年) 即从事实业活动,先后办起数十个企业及大批社会事业,影响遍及全国,被誉为“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 

历代武状元中,唯一参加过两科考试,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状元的, 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 庚辰武科状元马全。马全初名为马王泉,于乾隆十七年(1752 年) 曾参加一次武科进士考试,并在殿试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 。后因在任职期间与同僚发生矛盾, 被削夺官职。为洗刷耻辱,他更名为全,决意再次夺取功名,终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在武科进士殿试中得。 

历代状元中,最年轻的状元是唐高宗永徽七年(656年)登第的苏瑰和咸亨四年(673年)登第的郭元振,都是18岁。 

历代状元中,有史可查的最年老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一直考到70多岁,才因一偶然机会毛遂自荐,成了状元。嘉庆年间,杭州人王严,以80高龄中试,但未及殿试就死了,不然的话他也许会打破尹枢的纪录。 

历史上唯一一次同年文武两状元均为同一个地方举子,发生在北宋熙宁九年(1076),福建路兴化军(今莆田市)的徐铎和薛奕分别高中文武状元,宋神宗得知大魁天下的文武状元乃是同乡时,不由龙颜大悦,特作诗以赐,诗曰:“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 

历代状元中、在今天地位最高的,当属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状元陈文龙(福建莆田人),明永乐六年(1409年),朝廷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清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皇帝加封陈文龙为镇海王,是福州城惶庙神。 

在历代状元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因为诗赋被罢免的状元,为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状元莆田人徐寅,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几何赋》中“一皇五帝不死何归”句,要其改写,徐寅答“臣宁无官,赋不可改”,梁太祖怒削其名籍。 

历代科举唯一一次“四异”同科,为绍兴八年(1138),莆田人黄公度(1109-1156)殿试进士第一名为榜魁(状元);陈俊卿(1113-1186)第二名为亚魁(榜眼);林邓七十三岁,为榜尊;龚茂良(1121-1178)十八岁,为榜幼。时称“四异”同科。又,黄公度与陈俊卿,又被称为“魁亚占双标”。 

许泰: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封爵、被皇帝收为义子、被赐国姓(朱)的武状元―明弘治十七年(1504)武状元许泰。 

张三甲: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武状元张三甲。 

朱虎臣:中国科举史上年龄最小的武状元―宋绍兴年间的朱虎臣,皇帝赐他武状元时,年仅九岁。 

李遵顼: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状元而当皇帝者―西夏元庆十年(1203)状元李遵顼。 

郑冠:中国历史唯一先考取文状元又武举高第的人―唐朝长庆三年(823)文科状元、大和二年(828)“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登第者郑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23
中国历史上的文武状元777人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殿试大、小金榜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 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 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中国古代社会,从庶民百姓到 达官显贵,无一不坚定地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自孔老夫子起,“学而优则仕”成了亘古 不变的知识分子的奋斗之路。因而,苦读寒窗数十年,为的就 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以文入仕,为的就是跻身宦臣,光宗耀祖。状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读书人的毕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 仰头看”的巨大殊荣。一旦殿试第一,马上就由吏部考试任其官位,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从此也就步入了凶险难卜的仕 途,开始了宦海沉浮荣辱的漫漫人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老其一生,终于登上了显赫的高位。如唐代,姓名可考的状元147人,事迹可考者29人,其中就 有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的官员(含次官)。而清代,114名状元中,官位累至一品尚书层次的达20人之多。可以说,在官场努力升职,成为状元这一群体实 现人生价值的至上追求。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殿试大金(长19.26米,高0.825米,满、汉文合壁,年月日及骑缝年押"皇帝之宝"印)

一介书生,考取状元实在不易。全国无数读书人,经过乡 试、省试,最后到殿试夺魁,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宋代大文豪苏洵就曾发过“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的感慨。特别到了清代,考到白发满头仍然是个“童生” 的不乏其人。四五十岁中进士,人们并不觉得他年龄有多大,“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就是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的生动写照。如宋代共产生了118个 状元,据《中国状元全传》载,其中生卒年可考者51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37人,占72.5%,最小的18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2人。清代共 有状元114人,生卒年可考者54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19人,占35%,最小的21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5人,最大的62岁。状元之路绝不 易于巴蜀之道。

唐代,进士科考试主要是三场,其后各代基本沿用下来。 一场是贴经,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填空。主考官从诸子经书中选取一行,然后把其中的三个字贴盖住,让考生读出被贴的字是哪几个,其用意不过是考考生的背功,测 试一下考生对经书的熟练程度。第二场考诗赋,每个考生作诗一首、赋一首,这一场极为重要。如唐开元二年(714年)赋试的试题叫《旗赋》,且规定必须以 “风日云野,军国清肃”八字为韵。当朝状元李昂写了一篇27句327个字的赋,全文洋洋洒洒,文辞雄劲,用韵准确,在录取的27名进士中,名列第一。第三 场考试策,就时务出个题目,让考生回答自己的见解,目的是想看看考生对治国方略的独到见解,以为国家选择治国平天下的英才。这三场考试都实行淘汰制,每场 皆定去留。只要一场考不好,状元梦随之破灭。宋仁宗后,又对科考进行了修改,按策、赋、贴经、墨义的次序,让参试者并试四场,综合平衡后再定夺。考生考完 后,由“读卷大臣”排出前十名,呈送皇上,最终由皇上根据个人评判圈定谁为“第一甲第一名”。所以说,能中状元者大多都是当朝才子。他们天资聪慧,勤奋好 学,或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或有独特的天赋异质,往往具有众人称颂的绝代才华。如明代状元杨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十二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 论》”,十三岁诗名满京华,被诗坛领袖李东阳收为高足,十九岁中举人,二十四岁中状元,成为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郎。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殿试大金榜局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这七百多位状元郎中,也不乏平庸之辈。为数不少的人 高中状元后,一事无成。他们性格怪僻,饮酒成癖,穷困潦倒,暮年凄惨。唐代昭宗光化二年(899年)状元卢文焕,穷苦之极,连顿酒也喝不起,可谓够可怜的 了。还有许多状元,为官一任,了无政绩,终生平平。更有甚者,投降叛军,诬陷谄媚,被史书称为“奸邪小人”。如投降金兵、助纣为虐的北宋状元莫俦。此等状 元,无以入史,难留清名,可称状元中的不肖败类。

在状元科考中,有时也并非全凭真才实学,有的人就是靠 走关系或是偶然原因高中状元的。唐代就有“许愿状元”牛锡庶、“自荐状元”尹枢、“相扑状元”王嗣宗等,从其绰号即可见其为人。状元裴思谦则更为恶劣,唐 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礼部侍郎高锴知贡举,主持科举考试。他标榜公正,宣言杜绝请托。裴思谦凭与赫赫有名的大宦官左神策军中尉仇士良的关系,要求高 锴让他当状元。当时,文宗皇帝是个傀儡,仇士良权倾朝野,裴思谦怀揣仇士良的信,公然对高锴说:“裴秀才非状元不放。”高锴沉思良久,自知无力相抗,不然 马上就会大祸临头,只好无可奈何地把裴思谦录为状元。天下动乱,皇权旁落之时,貌似公正的科考常常难脱权宦重臣的掣肘,成为宫廷政治的玩偶,这不能不说是 科考状元的悲哀。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殿试小金榜局部(长1.05米,高0.34米,满、汉文合壁,不押印)

历代状元中,大多出身名门望族。他们从小就处在优裕的 家庭环境,既有重臣之后,又有名士之家。有的甚至是父子状元、祖孙状元、宰相子、尚书婿。父辈的荣耀和辉煌的地位为他们登上科考的顶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许多人就是靠名臣的举荐和培养,顺利圆了状元梦。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状元出身寒门。他们全凭自己的才智成为一国学子之冠。特别是宋太祖,为了革除唐代权 贵操纵科举、营私舞弊的沉疴,在科举中加强对权贵子弟的监督限制,有意选拔了一批平民子弟科举及第。如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的状元吕蒙正,幼小 时就被父亲赶出家门,随母流落龙门山,栖居山间石窟中。元代杂剧名家关汉卿的《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便是以吕蒙正的贫寒生活为素材创作的戏剧。孤贫寒酸的 吕蒙正,依靠自己的天赋才智和刻苦学习,31岁大魁天下,42岁位居宰相。成为两朝辅弼,万众景仰。各朝历代,都有像吕蒙正这样的状元郎。他们成为庶民百 姓通过科举之路出人头地的幸运骄子。

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者为国家选拔官吏的一条重要途径。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看见新科进士从考场中鱼贯而出时,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一千多年来,科举制度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有真才实学的治国安邦 人才,构成了统治集团从中央到地方官僚队伍的中坚支柱。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种历史奇观:状元们以文得名,而在文学艺术上有较高成就者了无几人,很少有人步 入大家之列。他们身为状元,诗赋词文,无所不通,往往都有诗书传世,有的甚至著作等身。然而,其中的绝大多数人自高中之后,从此潜心仕途,无意文字,热衷 于官场得意,专注于富贵得失,已经无心无力对文学艺术加以执著探索。700多位状元中,除杨慎、柳公权等几位获得较高的成就外,大多数人都文绩平平,难传 千秋。状元难入大家之列,而大家又很难高中状元。唐宋两代265名状元中,苏轼等八大家,李白、杜甫等大诗人,无一人摘取状元挂冠。这一极为独特的历史文 化现象,至今仍是困惑人们的古代文化之谜。
第2个回答  2009-05-23
自科举制诞生来,总共有1500文武状元.其中文状连中三元者14人,武状连中三元者1人.
隋代状元(进士)榜

张损之
孙伏伽
侯君素
杨 纂
房玄龄
温彦博
黄凤麟

唐代状元榜

孙伏伽
陈伯玉
杜 绾
李 琚
羊袭吉
常 衮
李 博
杨 凝
张正甫
陈 讽
班 肃
李顾行
韦 谌
裴 俅
李 余
李从实
狄慎思
莫宣卿
刘 蒙
赵 峻
许佑孙
归 黯
羊绍素
崔 詹

崔 液
宋守节
姚仲豫
严 迪
贾 至
杨 护
卢 庚
王 溆
王 储
牛锡庶
李 程
徐 晦
李固言
卢 储
李 郃
陈 宽
崔 岘
顾 标
于 镶
裴延鲁
归仁绍
郑合敬
陆 扆
崔 胶
卢文焕

李 超
弓嗣初
常无名
李 嶷
崔 曙
杨 誉
洪 源
张 式
魏弘简
卢 顼
郑巨源
武翊黄
尹 极
白敏中
韦 筹
郑 确
郑 颢
卢 深
颜 标
薛 迈
李 筠
孔 缄
郑贻矩
苏 检
裴 格

赵 蒙
郑 益
李 昂
虞 咸

王 阅
李巨卿
杨栖梧
杨 凭
崔元翰
尹 枢
李 随
王源中
张又新
郑 冠
宋 刓
李 肱
卢 肇
于 珪
崔 鉶
孙龙光
郑昌图
孙 偓
李 瀚
赵观文
归 佾

杨仲昌
许 且
范崇凯
王正卿
刘 单
杨 儇
萧 遘
丁 泽
薛 展
贾 稜
封孟绅
柳公权
郑 澥
李 群
杜 陟
裴思谦
郑 言
张温琪
李 亿
韩 衮
孔 纁
郑 蔼
杨赞禹
崔 谔
归 系
吴师道
王 维
徐 征
赵 岳
杨 紘
齐 映
黎 逢
郑全济
苑 论
陈 权
韦 瓘
独孤樟
柳 璟
李 珪
崔 囗
易 重
李 郜
孔 纬
郑洪业
归仁泽
崔昭纬
崔昭矩
杨赞图
裴 说

五代十国状元榜

崔 邈 陈 逖 崔光表 王 彻 王归璞 黄仁颖 郭 晙 王 朴
扈 载 简文会 梁 嵩 王克贞 伍 乔 卢 华 寇 湘 王 溥
乐 史 邱 旭 张 确 费黄裳 王崇古 卢 郢 杨 遂 邓 及

宋代状元榜

杨 砺
张去华
马 适
苏德祥
李景阳
刘 察
李 肃
刘蒙叟
柴成务
安德裕
张 拱
刘 寅
安守亮
宋 准
王嗣宗
吕蒙正
胡 旦
苏易简
王世则
梁 颢
程 宿
陈尧叟
孙 何
孙 仅
孙 暨
陈尧咨
王 曾
李 迪
姚 晔
梁 固
张师德
徐 奭
张 观
蔡 齐
王 整
宋 庠
王尧臣
王拱辰
张唐卿
吕 溱
杨 寊
贾 黯
冯 京
郑 獬
章 衡
刘 辉
王俊民
许 将
彭汝砺
许安世
叶祖洽
余 中
徐 铎
时 彦
黄 裳
焦 蹈
李常宁
马 涓
毕 渐
何昌言
李 釜
霍端友
蔡 薿
贾安宅
莫 俦
何 *
王 昂
何 焕
沈 晦
李 易
张九成
汪应辰
黄公度
陈诚之
刘 章
王 佐
赵 逵
张孝祥
王十朋
梁克家
木待问
萧国梁
郑 侨
黄 定
詹 骙
姚 颖
黄 由
卫 泾
王 容
余 复
陈 亮
邹从龙
曾从龙
傅行简
毛自知
郑性之
赵建夫
袁 甫
吴 潜
刘 渭
蒋重珍
王会龙
黄 朴
徐元杰
吴叔告
周 坦
徐俨夫
留梦炎
张渊微
方逢辰
姚 勉
文天祥
周震炎
方山京
阮登炳
陈文龙
张镇孙
王龙泽

辽代状元榜

高 举
高 正
郑云从
石用中
王熙载
吕德懋
王用极
张 俭
陈 鼎 杨又玄 初 锡 南承保
邢 祥 李可封 杨 佶 史克忠 刘二宜 高承颜
史 简 鲜于茂昭 张用行 孙 杰 张克恭 张仲举
张 渐 李 炯 张 昱 张 宥 张仁纪 刘 贞
刘师贞 冯 立 邢彭年 王 寔 王 棠 张孝杰
梁 援 王 鼎 张 臻 赵廷睦 刘 霄 刘 瓘
李君裕 张 毂 文 充 冠尊文 陈衡甫 康秉俭
马恭回 李 石 刘 祯 韩 昉 王 翚 李宝信
李 球 边贯道

西夏状元仅一个

李遵顼

金代状元榜

刘 伪 许 必 胡 砺 赵 洞 石 琚 吕忠翰
杨建中 王彦潜 常大荣 郑子聃 任忠杰 孟宗献
徒单镒 张行简 王 泽 孙用康 杨云翼 张 檝
纳兰胡鲁剌 李俊民 李 演 张 本 李献能 斡勒业德
富珠哩察罕 王 鄂 卢 亚 李 塘 赵承元 郑时昌
武明甫 赵安时 赵安荣 刘 海 李 安 张继祖
刘文龙 元 堪 刘仲渊

元代状元榜

护都答儿
张起岩
忽都达儿
霍希贤
泰不华

宋 本
捌 剌
张 益
阿察赤
李 黼

笃列图
王文烨
同 同
李 齐
拜 住

陈祖仁
普颜不花
张士坚
阿鲁辉帖木儿
王宗哲

朶烈图
文允中
薛朝晤
牛继志
侻 征

王宗嗣
买 住
魏元礼
宝 宝
杨 輗

赫德溥化
张 栋

明代状元榜

吴伯宗
林 震
李 旻
茅 瓒
翁正春

朱 善
曹 鼐
费 宏
沈 坤
朱之蕃

丁 显
周 旋
钱 福
秦鸣雷
赵秉忠

任亨泰
施 盘
毛 澄
李春芳
张以诚

皇 观
刘 俨
朱希周
唐汝楫
杨守勤

张 信
商 辂
伦文叙
陈 谨
黄士俊


彭 时
康 海
诸大绶
韩 敬

韩克忠
柯 潜
顾鼎臣
丁士美
周延儒

胡 广
孙 贤
吕 柟
申时行
钱士升

曾 棨
黎 淳
杨 慎
范应期
庄际昌

林 环
王一夔
唐 皋
罗万化
文震孟

萧时中
彭 教
舒 芬
张元忭
余 煌

马 铎
罗 伦
杨维聪
孙继皋
刘若宰

陈 循
张 升
姚 涞
沈懋学
陈于泰

李 骐
吴 宽
龚用卿
张懋修
刘理顺

增鹤龄
谢 迁
罗洪先
朱国祚
刘同升

邢 宽
曾 彦
林大钦
唐文献
魏藻德

马 愉
王 华
韩应龙
焦 竑
杨廷鉴

大西国状元榜(仅一个,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后,崇祯十七年(1644)张献忠于成都建立“大西国”政权,年号大顺。)

龚济民

清代状元榜

傅以渐 王式丹 毕 沅 林召棠 章 鋆
吕 宫 王云锦 王 杰 朱昌颐 孙如仅
刘子壮 赵熊诏 秦大成 李振钧 翁同龢
麻勒吉 王世琛 张书勋 吴钟骏 孙家鼐
邹忠倚 王敬铭 陈初哲 汪鸣相 钟骏声
图尔宸 徐陶璋 黄 轩 刘 绎 徐 郙
孙承恩 应 铨 金 榜 林鸿年 翁曾源
徐元文 邓钟岳 吴锡龄 钮福保 崇 绮
马世俊 于 振 戴衢亨 茹 棻 洪 钧
严我斯 陈德华 汪如洋 史致光 梁耀枢
缪 彤 彭启丰 李承霖 胡长龄 陆润庠
蔡启僔 周 澍 钱 棨 石韫玉 曹鸿勋
韩 菼 陈 倓 吴廷琛 潘世恩 王仁堪
彭定求 金德瑛 彭 浚 王以衔 黄思永
归允肃 于敏中 吴信中 赵文楷 陈 冕
蔡升元 庄有恭 洪 莹 姚文田 赵以炯
陆肯堂 金 甡 蒋立镛 顾 臯 张建勋
沈廷文 钱维城 龙汝言 龙启瑞 吴 鲁
戴有祺 梁国治 吴其浚 陈毓溎 刘福姚
胡任与 吴 鸿 陈 沆 萧锦忠 张 謇
李 蟠 秦大士 陈继昌 张之万 骆成骧
汪 绎 庄培因 蔡以台 陆增祥 夏同龢
戴兰芬 刘春霖

太平天国状元榜

武立勋
傅善祥
杨朝福
吴容宽
刘闼忠

朱世杰
乔彦才
叶春元
刘盛培
范朴园

沈抡元
吴镇坤
汪顺祥
陆培英
徐首长
第3个回答  2009-05-24
我给你找了一下张壮年编写的《中国历史秘闻轶事》,我正好买了一本,现在写给你。

科举考试从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创始,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结束,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期间共产生504人,其中唐代139人,五代十国时期11人,宋代118人,元代32人,明朝90人,清朝114人。

另外,辽,金二代也已名列榜首的进士为状元,辽有18人,金有15人。张献忠的大顺政权有状元1人,太平天国14人。 如果把这些人加起来,中国历代状元共有552人。

在清朝的114名状元中,江苏有49名,浙江有20名,占总数的60.5%,江浙两省不仅状元多,榜眼,探花也多。黄炎培做过一个有趣的统计,他的状元定为3分,榜眼定为2分,探花定为1分,给过江苏得分242分,占总分的35.95%,浙江得分142分,占总分的21.09%,两省占去总分的57.04%。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的刘春霖。

还有连中三元,那就更难了。说所谓“连中三元”是指在乡试,会试,殿试都得第一名,据统计,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指出了17名“连中三元”的状元。

考中状元所封的官位并不高,一般只封一个六品或七品官,即使被皇帝看重,选为驸马都尉,也不过封个三品官。

我还给你找了状元要读的数。

状元在考前要阅读和背诵大量的经典文集。据统计,要背诵的有《论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共计431386字,考生除了要背熟精通这四十三万多字外,还要看几倍数量的注释和其他一些典籍和史书,文学书籍。所以,考生要应付考试,就得不停地读,记,背。

以上数字,我都核对了一遍,没有问题。至于你想要的武状元,没有确切的资料,故不敢乱写。( 以上均为手打,请不要复制。)
第4个回答  2009-05-23
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有姓名记载的)。

下面是状元的介绍,含状元列表
http://baike.baidu.com/view/15475.htm
http://www.google.cn/search?hl=zh-CN&newwindow=1&q=%E4%B8%AD%E5%9B%BD%E7%8A%B6%E5%85%83%E5%88%97%E8%A1%A8&meta=&aq=f&oq=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