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是什么?

原理原因==知道的都打下来谢谢!

1、正极(阴极)二氧化锰是主要成分,用来产生充放电的化学反应、添加成分是为了提高电池的性能。

2、负极(阳极)金属锂或其合金金属为负极材料,这些东西涂在铜箔上、负极上发生的

锂电池的主要构成材料包括电解液、隔离材料、正负极材料等。

正极材料占有较大比例(正负极材料的质量比为3:1~4:1),因为正极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锂电池的性能,其成本也直接决定电池成本高低。

锂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构成,正极材料在锂电池的总成本中占据40%以上的比例,并且正极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了锂电池的各项性能指标,所以锂电正极材料在锂电池中占据核心地位。

扩展资料:

电池特征

1、高能量密度

锂离子电池的重量是相同容量的镍镉或镍氢电池的一半,体积是镍镉的20-30%,镍氢的35-50%。

2、高电压

一个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工作电压为3.7V(平均值),相当于三个串联的镍镉或镍氢电池。

3、无污染

锂离子电池不含有诸如镉、铅、汞之类的有害金属物质。

4、不含金属锂

锂离子电池不含金属锂,因而不受飞机运输关于禁止在客机携带锂电池等规定的限制。

5、循环寿命高

在正常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周期可超过500次,磷酸亚铁锂(以下称磷铁)则可以达到2000次。

6、无记忆效应

记忆效应是指镍镉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电池的容量减少的现象。锂离子电池不存在这种效应。

7、快速充电

使用额定电压为4.2V的恒流恒压充电器,可以使锂离子电池在1.5--2.5个小时内就充满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锂电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22
正极(阴极)是钴酸锂和许多添加成分,这些物质涂在铝箔上。
钴酸锂是主体部分,用来产生充放电的化学反应(和石墨反应,下面讲到)
添加成分是为了提高电池的性能,例如减小内阻,增大容量,提高抗碰撞、防爆炸、防起火等的性能。特别是添加了阻燃材料。
负极(阳极)是石墨(纳米级碳粉),这些东西涂在铜箔上。
反应方程式为: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LiCoO2=充电=Li1-xCoO2+Xli++Xe(电子)
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6C+XLi++Xe=====LixC6
怎么样,够专业的吧?
另附:

一只合格的锂离子电池在安全性能上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短路:不起火,不爆炸
(2)过充电:不起火,不爆炸
(3)热箱试验:不起火,不爆炸(150℃恒温10min)
(4)针剌:不爆炸(用Ф3mm钉穿透电池)
(5)平板冲击:不起火,不爆炸(10kg重物自1M高处砸向电池)
(6)焚烧:不爆炸(煤气火焰烧烤电池)
所以到现在为止,由于工艺上的改进,合格的锂电池已经很安全了。
如有其他锂电池疑问,请到我的博客留言。我是锂电池制造的工程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3-29
锂离子电池原理及工艺流程
一、 原理
1.0 正极构造
LiCoO2(钴酸锂)+导电剂(乙炔黑)+粘合剂(PVDF)+集流体(铝箔) 正极
2.0 负极构造
石墨+导电剂(乙炔黑)+增稠剂(CMC)+粘结剂(SBR)+ 集流体(铜箔) 负极
3.0工作原理
3.1 充电过程

如上图一个电源给电池充电,此时正极上的电子e从通过外部电路跑到负极上,正锂离子Li+从正极“跳进”电解液里,“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到达负极,与早就跑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LiCoO2=充电=Li1-xCoO2+Xli++Xe(电子)
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6C+XLi++Xe=====LixC6
3.2 电池放电过程

放电有恒流放电和恒阻放电,恒流放电其实是在外电路加一个可以随电压变化而变化的可变电阻,恒阻放电的实质都是在电池正负极加一个电阻让电子通过。由此可知,只要负极上的电子不能从负极跑到正极,电池就不会放电。电子和Li+都是同时行动的,方向相同但路不同,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过电子导体跑到正极,锂离子Li+从负极“跳进”电解液里,“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到达正极,与早就跑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
第3个回答  2021-03-15

第4个回答  2020-06-05
锂电池正极二氧化锰是主要成分,用来产生充放电的化学反应、添加成分是为了提高电池的性能。锂电池负极金属锂或其合金金属为负极材料,这些东西涂在铜箔上、负极上发生的。
正极材料一直是锂离子电池核心,它的选择直接决定了电池性能的高低。正极材料的选择主要是,可逆脱锂和嵌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成分之一。
负极材料属于锂离子电池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对整体电池的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3C锂电池测试时,大电流弹片微针模组具有很好地连接性能,其一体成型的弹片结构,头部一端接触待测物,另一端传导信号。电流传输时流通于同一材料体内,电性稳定,无电流衰减,可通过的电流最高能达到50A!很好地满足了3C锂电池测试时的大电流需求,做到了连接稳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