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为什么被幕府夺权500多年而不被废?

日本天皇为什么被幕府夺权500多年而能够不被废?要知道在中国要是一旦皇帝的军权落到外姓人的手中改朝换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如魏代东汉、晋代魏、后梁代唐、北宋代后周。都是兵权旁落的后果。但为什么日本天皇被幕府将军夺权500多年而历经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织田信长等军阀而天皇依然得以保存?有谁可以告诉我这是为什么?难道仅仅是天皇在日本国民心目中“神”的形象吗?那中国皇帝历来都有“龙的化身”、“上天之子”等深入人心的形象。为什么他们就会在大权旁落的时候被轻易地废除?难道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织田信长他们就没有做皇帝的野心吗

这道理说简单也简单。

中国居大陆,民族关系相对复杂的多。
始皇一统中华后,将天下认为他一人之天下,故天下乃人定而非神定。
始皇后,世人皆认为天下乃始皇之天下而非二世之天下,故取而代之。

汉之后,“君权神授”再次确定,王莽、魏、晋不敢公然夺帝,均采用禅位方式,貌似合法,实为篡位。

晋之后,外族南侵,他们可不认皇帝乃天定,故后世均为胡汉交替执政,或并存。
从晋后中国历代朝代更替可见一般。
晋(南北朝)、隋(禅位唐)、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

从上面可看到,自汉后,汉族内部政权的更替均为“合法禅位”,可见“君权神授”的威力。
非汉族政权入主中原,最初都不受“君权神授”思想的约束,都以武力夺之。

小日本“君权神授”思想比汉人还要根深蒂固,又独居孤岛,极少受外族冲击,因此即使幕府当权,天皇被架空,也不敢轻易篡位,又由于没有受外族破坏性冲击,因此帝制得以一脉延续。二战后,也就是考虑到日本国民的这种思想,为便于管制,美国才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0
天皇是日本名义上最高统治者,也是全国的表率与象征。不同于一般日本人,天皇与其家族不具有姓氏与公民权等“凡人”的表征,却是全国重要政务的批准者。虽然自昭和天皇以降天皇已宣布放弃其被赋予的“神性”,但多数日本人仍认为天皇代表“国家”、“父母”。换句话说,天皇的意义与日本几乎可说是完全等同。

“天皇”一词之由来
日本国王的正式称呼原来是“大王”。在607年,推古天皇派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在国书中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之句,是首次在国际上使用“天皇”一词。不过,中国侧对该国书的纪录为“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应当是日本书纪依大宝令规定,将“大王”、“大君”、“皇尊”等名词一律更正为“天皇”所致。在天智天皇时代遗臣的墓志中,有找到写有“天皇”字样的木简,不过,也有后世立墓的可能,可以肯定国内真正广泛使用天皇一词,是天武天皇时期。

神话中的天皇
根据日本最早的神话书籍古事纪记载日本天皇乃天照大神之后代。

近代的天皇
日本宣告战败后,1946年,昭和天皇裕仁对内外发布“天皇人间宣言”,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神圣地位,至此天皇可谓与平民无异,但仍受国民拥戴。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02
期间,将军不杀天皇是由多方面原因的。
1、是日本改革不彻底的一个表现,保留的一些封建残余分子。
2、是初期一个妥协性的表现,开始时,为了稳定局势,还是保留个虚名,不与传统的为敌。后来也保留至今。
3、与日本的经济有关,每一个庄园主、每一个城主都代表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小集团,对中央的大,尽管实权在握的手中,其实并不是
体制权力还是非常有限的,没有足够的力量也无法调配足够的资源彻底改变整个局面。中央政权没有绝对压制地方的实力,保留天皇便于缓解矛盾。
4、宗教在社会政治中的有反作用,但不是决定性原因。
第3个回答  2013-09-20
小日本“君权神授”思想比汉人还要根深蒂固,又独居孤岛,极少受外族冲击,因此即使幕府当权,天皇被架空,也不敢轻易篡位,又由于没有受外族破坏性冲击,因此帝制得以一脉延续。二战后,也就是考虑到日本国民的这种思想,为便于管制,美国才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度。
第4个回答  2018-02-19

    你的织田、丰臣、德川三人的顺序反了。

    确实有神谕的关系存在。

    并非幕府,在足利时期就已经这样了,织田时代是领主们掌权时代了。

    我国曹操当年不也没有直接夺权吗?曹丕也是接受禅让非武力夺权。

    王国和共和国不一样,英王国和日王国都是如此,首相是承认国王的。

    中国一再改朝换代和地域关系密不可分,特别是从炎黄时期,周边就开始战事不断。而英、日都是岛国,并没有来自周边的威胁存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