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风是怎么产生的?

如题所述

风一般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是风。

集结的水蒸气(云)结成水时,体积缩小,周围水蒸气前来补充,就形成风。地球上的风与水源有关系,风由水与水蒸气的胀缩而产生。风由大海吹向陆地,或陆地吹向 大海,在夏天地面上温度高空气、水蒸气膨胀上升,要由海面比重大的空气、水蒸气补充地面空气空间。

扩展资料

在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强,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多、温度较高;再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小,温度低。这种高纬度与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形成了南北之间的气压梯度,使空气作水平运动;

风应沿水平气压梯度方向吹,即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向低压吹。地球在自转,使空气水平运动发生偏向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这种力使北半球气流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所以地球大气运动除受气压梯度力外,还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真实运动是这两力综合影响的结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9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空气流动现象,一般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是风。

集结的水蒸气结成水时,体积缩小,周围水蒸气前来补充,就形成风。地球上的风与水源有关系,风由水与水蒸气的胀缩而产生。风由大海吹向陆地,或陆地吹向 大海,在夏天地面上温度高空气、水蒸气膨胀上升,要由海面比重大的空气、水蒸气补充地面空气空间,海面温度低空气收缩。

扩展资料

由于风速大小、方向还有湿度等的不同,会产生许多类型的风。疾风、大风、烈风、狂风、暴风和飓风,这些常见类型的风,蒲福风级风力分别为七、八、九、十、十一和十二级。当空气的流动速度时大时小时,会使风变得忽而大,忽而小,吹在人的身上有一阵阵的感觉的风是阵风。

旋风:当空气携带灰尘在空中飞舞形成漩涡时,这就是旋风。焚风:当空气跨越山脊时,由于空气下沉,背风坡上容易发生一种暖(或热)而干燥的风,就叫焚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自然界里,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有各种不同的风,但风都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在沿海的地方,白天有海风,晚上有陆风。这是因为太阳照在地球上,白天陆地上的气温比海面上高,陆地上的热空气不断上升,海面上的冷空气不断地流到陆地上来补充,这种从海上向陆地的空气流动形成了海风。而晚上,陆地上的气温下降很快,海面上气温下降很慢,因而海面上的气温比陆地上要高,所以陆地上的冷空气以流向海面来补充,这种大气的流动形成了陆风。

在山区,还有山谷风。白天太阳出来后,阳光照在山坡上,贴近山坡的空气层温度升高,热空气沿山坡不断上升,而冷空气就从山谷向山顶上升来补充,这种由上而下的空气流动形成了山谷风。夜间,太阳已下山,山顶和山腰冷却得非常快,因此,靠近山顶和山腰的一薄层空气冷得也很快,而积聚在山谷里的空气还是暖暖的,这时,靠近山顶和山腰的冷空气就往山谷底流动,形成了山谷风。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多刮东南风,冬季多刮西北风,这是因为我国东临太平洋,夏季受太阳的照射,大陆气温高于海洋,冷空气由海洋流向大陆,因此刮东南风。而冬季,大陆气温比海洋低,大陆的冷空气又流向海洋,所以多刮西北风。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1-13
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6-24
当两地温度不同时,空气压力大小也就不同,压力大的空气会像压力小的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