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上海最低气温

如题所述

据《上海气象志》记载:清光绪十八年十一月十四日至十二月十四日(1893年1月),大雪奇寒,最低气温有13天在-5℃以下。黄浦江、吴淞江及淀泖等江湖河港皆冰,累日不开,经旬不解,人行冰上。当年1月共有9个雪日,十二月十二日(1月29日)徐家汇最大积雪深度为29厘米,最低气温达零下12度,均为上海历史之最。

1977年1月31日,雪后奇寒,市区(龙华站)最低气温为-10.1℃,上海县为-11.0℃,是1949年后之最低纪录。

上海属于海洋性气候,空气湿度大。同样的温度条件下,在上海你会感觉更冷一些。

上海的天气为什么会那么冷,这里里面有个“体感温度”的原理。简单说体感温度就是人主观感受到的温度。总体来说,体感温度受气温和湿度两个因素影响最大。

湿度高,意思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多,遇冷凝结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极易粘到皮肤上,又蒸发带走身体的热度。南方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因素,湿度达到90%是家常便饭,在这样的环境下,衣服潮湿冰冷见怪不怪,穿在身上不是衣暖人,而是人暖衣。

研究表明,湿度每增加10%,体感温度降低1摄氏度。与北方仅有的20%–30%湿度相比,即使同是0℃,南方比北方实际感受到的温度还要低6到7摄氏度。南方冬天从来不说“进屋暖和暖和”,但他们可能会说“到外面晒晒太阳吧”。

所以,上海和周边的苏州、杭州地区冬天并不舒服。

北方虽然气温低,但是穿多一点衣服,基本上不会觉得特别冷,另外北方有统一供暖,到了房间里面,基本就很暖和了,相比来说,北方的冬天更好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8
上海历史上极端最低气温为-12.1℃,出现在光绪十九年1月19日。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建国以后极端最高气温39.9℃(2013年8月6日、8日),极端最低气温-10.1℃ (1977年1月31日)。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7.1℃。
全年无霜期约230天,年平均降雨量1159.2mm,但一年中60%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汛期有冬春之交大型连阴雨雪天气(2月底-3月初,也叫冬梅雨季)、梅雨(通常始于6月中旬,结束于7月上旬)、秋雨三个雨期,6月平均降雨量最大。上海高温一般出现在6-9月。上海2014年有82个霾日。
一年四季变化分明是上海气候的特征。冬、夏长,春、秋短,冬天99天,夏天132天,春、秋两季相加134天,春季略长于秋季。上海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7.1℃左右,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28.6℃;1月份最低,月平均4.8℃。年降水量1159.2mm,年平均雷暴日数30.1天,降雪稀少。冬无严寒,一年四季都可旅游,其中春、秋两季是最佳旅游季节。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855小时。
上海冬季刮西北风较多,夏季多刮东南风,全年西南风最少,春季平均风速最大,秋季风速最小,冬季夏季相差无几。上海大风原因:冷空气、热带气旋、温带气旋、雷雨大风等
1991年起上海唯一一个国家基本气象站和地面国际交换站为宝山国家基本气象站。另外,浦东气象站为城市气候变化站,徐家汇只是一个一般站。因此,中央气象台的数据统计都以宝山站为准。
上海解放前最高气温为1934年7月12日的40.2度(参考纪录),解放后最高气温为2013年8月6日、8日的39.9℃。而徐家汇气象站录得的2013年的40.6和40.8℃,因为中央气象台收集的是宝山的数据不是徐家汇的数据因此没有被承认。
上海解放前最低气温为光绪十九年(1893年)1月19日的-12.1度(参考纪录),解放后最低气温为1977年1月31日的-10.1℃。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7-23
历史上最低是零下12.1度
平时都看我们看到的资料,其实是错的,解放后的最低温度不是1977年的零下10.1度,而是2016年在崇明出现的零下11度。
2020年,崇明的气温降到了零下9度,这也是较低的温度
我是本地人,这些信息准保正确。
上海历史上积雪最厚的一次,在1893年,积雪深度达29厘米,近年来最后的一次是18年的崇明岛,积雪深度15到20厘米,当年市中心的积雪大约是10到12厘米。
历史上极端最低气温最高的一次是19年,那一年上海的极端最低气温高达零下0.4度,出现在青浦,同时那一年几乎没有雪,是最暖的一个冬天。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上海历史极端低温-12.1度、出现在光绪十九年1月19日!1977年1月31日最低为-10.1度为新中国最低值!请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12-21
上海历史上极端最低气温为-12.1℃,出现在光绪十九年1月19日.1977年1月31日最低气温为-10.1℃,是解放以来的最低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