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如题所述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学习和体验一种以社会导向为主的文化模式,比如对社会价值、家庭观念的遵从和尊重,以及在这种前提下对个人能力与价值的开发与实践,所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诵读经典,聆听经典,传统文化经典是文字和音韵的结合,长期进行诵读有助于让自己的精气神得到振奋和提升,如《诗经》、《乐府》;

2、养气正心,矫健身心,传统文化包括以养气为主导的带有身心协调的体育术,比如导引术、入眠术、吐纳术;

3、亲善友朋,敬爱师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17

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你提几条小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1、很多国学讲座,讲解深入浅出,所以可以听一些讲座,提高兴趣,为看原著做一个准备。

2、先从基础学起,不贪多。多诵读,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3、书籍一定要选择正版图书,否则会有许多讹误,删节。


第2个回答  2021-11-17
读:中国古代非常强调读书而不是看书,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法宝,全在于开口诵读,通过诵读开心窍,实现天人合一,通过诵读才能出真知,实现孔子所说的“与古人居,与古人谋”。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习:温习,反复实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样的经典,学习一百遍,就会一次比一次深刻,通过习,达到对于真理的无限接近,通过习,实现从知识到智慧的过渡,通过习,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在习的过程和超越中,获得学习和人生的快乐。
  问:问是中国传统里最得要的学习方法和路径,“子入太庙,每事问。或问:‘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知礼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也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要不懂装懂,多向他人求教,这样才能不会迷惑。
  省:不断总结反省。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每日的行为,是否有过错,是否合乎道,是否有改进的地方,省是儒家成为君子的第一法门。君子终日乾乾,夕若惕。
  辩:即辩且论,辩论方能出真知。 在中国古代,很多伟大的思想都是通过反复辩中提炼出来的,春秋战国时期,辩士成群,辩论成风,在辩的过程中明析事理,实现螺旋式的上升,在辩的过程中实现思想的碰撞,魏晋时期,清谈成风,也是辩的延伸。儒家认为,学习需要聚志同道合之友,在辩的过程实现思想的升华和思维的开阔,孔子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行:儒家倡导知行合一,在运用的过程中实现知的运用和提升。中庸的学习要强调笃行,需要不断把所学的知识和所悟的智慧运用到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儒家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行。毛泽东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邓小平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都是强调行的重要性。
  爱:儒家认为泛爱众,而亲仁。佛家讲布施是是修行成佛的法门。只有广泛的把所学所知所行奉献给更多的人,让人更多的人了解国学,改变自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爱树德,方为立身传道之本,以大爱行于天下者,方得福慧之真谛。
第3个回答  2023-05-27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如下:
1. 学习传统文化,需要用符合当代人的方式理解其中的道理。
2. 学习传统文化,需要认真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把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3. 学习传统文化,需要掌握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如书法、音乐、绘画等。
4. 学习传统文化,需要探索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关 系,如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等。
5. 学习传统文化,需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的关联,如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第4个回答  2021-11-17
1、可以诵读经典,聆听经典。传统文化经典是文字和音韵的结合,长期进行诵读有助于让自己的精气神得到振奋和提升。如《诗经》、《乐府》,如《老子》、《南华》、《论语》,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等。2、养气正心,矫健身心。传统文化还包括以养气为主导的很多带有身心协调的体育术,比如导引术、入眠术、吐纳术等等,如八段锦、太极拳,甚至瑜珈术也可以归入此类。3、亲善友朋,敬爱师长。传统文化比较几种体现在对集体价值的认同和对个人的集体责任的主张,所以从自己身边出发,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也就是在一种中国式生活中找到认同感和幸福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