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古鉴今的诗句

如题所述

1.有关借古讽今的诗词

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

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以古讽今的诗句

泊 秦 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1) 商女:歌女

(2)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与其幸臣词曲。

[说明]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绮艳轻荡,男女之间互相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了江山。陈朝虽亡,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非常感慨。他的诗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这是借题发挥,他讥讽的实际是晚唐政治:群臣们又沉湎于酒色,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秦淮一隅,寄托如此深沉的兴亡感,足见金陵在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已经移向长安的情况下,影响仍然很大。

杜牧另有一首《江南春》,是写金陵春色的,基调开朗得多:“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读罢这二十八字,闭目就能想见唐朝的金陵春色:黄莺于红花绿柳,酒旗飘在水村山郭,风景是极动人的则是许许多多的寺庙,它的缕台在烟雨中放光,这些寺庙是南朝留给金陵的宗教艺术财富。

3.以古鉴今是什么意思

以古鉴今的意思是:用古代的事情来作为今日的借鉴,用以往的故事反映或者警示当代问题。鉴:借鉴。

以古鉴今,读音为 yǐ gǔ jiàn jīn,偏正式结构成语,通常在句子中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借用古代的事来说明现今的道理,含褒义感情色彩,造句参考:这件事我们应当以古鉴今,时刻自我检省。

该成语语出明代无名氏《太平宴》第一折:“知往鉴今,驱曹荡吴,非同小可也。”白话文意思是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驱赶曹国,荡平吴国,十分重要,不能轻视。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以古为鉴 ,读音为yǐ gǔ wéi jiàn, 指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同“以古为镜”。《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意思是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

2,以古喻今,读音为 yǐ gǔ yù jīn,指借用古代的事来说明今天的事情或道理,出自《北史·长孙嵩传》:“以古方今,无渐曩哲。”意思是用古代的事来对比今天,没有脸面见古之哲人。

3,借古讽今,读音为jiè gǔ fěng jīn,指的是以言论或文字借历史而讽喻、影射或攻击当朝的行为。张抗抗《国魂》: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4.有关借古讽今的诗词有哪些

1.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牧《赠花卿》

2.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姜夔《姑苏怀古》

3.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甫《阿房宫赋》

4. 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苏洵《六国论》

5.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6.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李白《笑歌行》

7.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8. 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柳宗元《古东门行》

9. 停婚仆碑何震怒,青天白日生虹蜺。——刘基《梁甫吟》

10. 殿巢江燕砌生蒿,十二金人霜炯炯。——温庭筠《鸡鸣埭曲》

11. 译文

1.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

2. 在朦胧的夜色中,一片片云儿,急遽地掠过船旁。清澈的江水,静静地流淌;天上的星辰,在水波中荡漾,闪耀着光芒。沙滩上的白鹭,早已睡熟,没一点声响。

我默默地望着姑苏台,带着几分惆怅:那迷濛的柳树,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是它,曾用低垂的细条,为吴王扫拂着满地飘坠的花瓣。

3. (结果)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项羽放一把火,可惜(华丽的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

4. (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5.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6. 君不见曲如钩吗,古人知此可以封公侯;君不见直如弦吗,古人知此可要死道边。

7. 汉武帝炼丹求仙的事。汉武帝一心想长生不老,命方士炼丹砂为黄金以服食,耗费了大量钱财。结果,所得的不过是一缕紫烟而已。迫切希望能飞升成仙的汉武帝,不豢养能够“拂云飞”、“捉飘风”的天马,而让不中用的“肉马”充斥马厩。

8. 鸡鸣狗盗,雕虫小技;如蚁门客,貌合神离。

9. 深得敬重的魏征最后墓碑被推倒,荆轲的诚信感动天地,白虹为之贯日,而燕丹却疑其不去刺秦。

10. 过去的宫殿荒芜了,只有燕子在梁上做窠;阶石因长期没人践踏而长满了蒿草。而为了怕人民造反,尽收天下兵器所铸成的十二金人,抛置在废墟里,满身白霜,空自炯炯发出寒光,似乎仍然很神气。

5.描写古今中外的诗词有哪些

宋·苏轼: 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

清·屈大均: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明·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世成蹉跎。世上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战国策: 循法之功,不足以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旧唐书: 以铜为镜,可以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废;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清·魏源: 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

6.白居易的古诗《三年为刺史》与李商隐的古诗《咏史》的 诗意

三年为刺史二首

白居易

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

唯向郡城中,题诗十余首。

惭非甘棠咏,岂有思人不?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故事再生: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在杭州做刺史三年,在任期间,

他兴修水利,发动百姓筑垒湖堤,把西湖整治得山青水绿,同

时对湖水进行合理的蓄放,大批农田受益,杭州百姓的生活渐渐

富庶起来。皇帝知道了白居易的功绩,就把他调回长安(今西安)

另有新的任用。白居易要离开杭州的消息传到百姓的耳朵里,大家

心里很难过。他们打听好白居易离开的日子,纷纷提了酒壶,托了

糕点,到西湖边来送别。百姓们在西湖边等,但是没有听到鸣锣喝

道的声音,也没有看到抬着大箱小箱的行列。过了好一阵子,才见

白居易骑着一匹马,从西湖西边的天竺山缓缓而来,随从抬着两片

天竺石在后面跟随。百姓们拦住白居易,泣不成声地送别这位父母

官远行。白居易一路走来,一路与百姓话别,心中十分感动。自己

在杭州为官三年,坚守了清苦的生活,不肯收受贿赂而为杭州做出

了一些实事。以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再看到这湖光山水了,临

别之时,我只有前往西边的天竺山取来两片石头作为纪念。这石头

在我心里价值千金,希望不会损坏我的清白吧?于是,他在马上吟

咏道:“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

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咏 史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

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

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遇南薰曲,

终古苍梧哭翠华。

咏 史

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

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

钟山何处有龙蟠?

提起李商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那使人迷离情醉的爱情诗篇。其实,诗人那些并不为人关注的咏史诗,也是一生爱国的诗人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中的巨擘。他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成就颇高。就内容而言,有政治诗、咏史诗、写景咏物诗和爱情诗几类。其中,咏史诗是诗人那璀璨诗卷中一颗尤为光彩夺目的明珠。

李商隐的政治诗,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报效国家的志向;他的咏史诗则委婉而意蕴深长,表达了诗人对国与民的深切忧患,以及因报国无门诗人那深深的落寞和惆怅。在诗中他善于用典,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使隐秘难言的意思得以委婉表达。这是诗人的无奈和苦心。

李商隐的咏史诗不仅咏古况今,充分反映了他崇尚进步的历史观,而且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了他的现实主义倾向,同时还借题寄慨,委婉地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相对时政的深沉感慨,扩大了中国咏史诗的表现容量。诗人以他深重的历史责任和艺术的执着追求,创作了占他全部诗篇七分之一强的咏史诗。它们扩展了传统咏史诗的内涵,丰富了咏史诗的题材,探索了咏史诗的新路,思想性和艺术性臻于和谐,在中国咏史诗的发展史上可以说确立了一个里程碑。

李商隐的诗独具风格,在中国五千年的诗坛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透过他的咏史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领略到婉转幽曲的艺术特色。使人们加重了对诗人的尊重和喜爱。

7.形容古镇的诗句

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忆江南·江南好】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送人游吴】唐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水港 一作:水巷)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4、【龙门镇】唐 杜甫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5、【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唐 高适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