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指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说话让别人觉得舒服。真正会说话的人,他们的说话技巧,实际上全依仗的是“不说话”时的技巧。
01
我们总是认为:
善于言谈的人,一定很适合做销售;
满怀热情地和下属接触,他们就一定能接受我;
如果话题丰富,别人一定会感到我的话很有意思,这样我身边的人就会喜欢我,恋爱也不成问题。
因此,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总是希望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健谈一些。
的确,会说话是一种技能,是现代社会生存的必备手段。
不会说话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工作中,我们总是想快速地学会怎么去和别人舒服地交谈,希望能在别人面前侃侃而谈。
但其实,不说话与会说话同样重要。
《不说话的艺术》一书中提到:假如你和对方的关系是对等的,那么你所拥有的时间,即说话的时间是50%,而不说话的时间也同样是50%。
作家林宛央曾经在文章中提到过一件自己的糗事:
某次,她和老公打算购买某二手房,于是约见了房主。
房主看起来约50左右,来的时候带了一个8岁左右的小姑娘。
见面时,为了打破僵局。
她先开了口:“呀,这小姑娘真漂亮,是您的孙女吗?”
“是我女儿。”
她的老公见状,立马打了个岔:“看您是开车来的,住的地方离这不太近吧,真是麻烦你了。”
房主连连摆手说“不麻烦,不麻烦”,就住在****。
林宛央一听,又来劲儿了。
“啊,我知道那个地方,就在七里屯那一片儿对吧。”
房主没吱声。
多亏了老公又成功把话题转移,才避免了又一次的尴尬。
后来,她收到老公发来的一条短信:“如果不懂,能不能闭嘴。”
可见,说话是门艺术,不说话更是艺术。
日本人际关系专家麻生贤太郎就曾经说过,“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聊天也一样,要学会留白。
借用徐嗖的一句话:懂得闭嘴是教养。
02
越是原本不善言辞的人,就越容易掉入一个陷阱——希望变得健谈的强烈愿望,于是说话就不自觉地步入“自我中心式”。
所谓“自我中心式”,就是将自己的主张强加给别人,完全不理会对方的反应,只要谈话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就会得到满足感。
比如下面这种场景下的说者和听者,很多人可能都有经历过:
说者:我跟你说,一到冬天的时候,有件事我总是看不惯。听者:什么事?说者:停车场啊!无论商场还是超市,残疾人专用的停车位上都不是残疾人在用!真缺德。我这个人最看不惯这个了。要是有残疾人想停却没地方停怎么办啊?你说是不是?听者:这倒是……说者:对吧?社会公德就应该人人遵守才对嘛!但有些人就是特别缺德。就像上回,我在蛋糕店买蛋糕的时候,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叔插队来着……
这段对话里,说的人刚一开口,好像要说一件很重要的事,结果说了半天也不过是对一些事不关己的话题发发牢骚而已。听的人自然没了兴趣。
如果说者有着和残疾人接触的经历,或者自己身边的人因为这些事而遇到困难,说出的这些话或许会更有说服力一些。
但如果只是为了表达“社会公德应该人人遵守”,就没有必要长篇大论一番。
这种不考虑对方反应的“自我中心式”说话方式,无论话题多么丰富,表达多么到位,声音多么有感染力,在他人耳中,也与“噪音”无异。
要防止这种尴尬的局面,就一定要注意不要抢走对方“停顿”的时间。
益智类的答题节目里,主持人问到嘉宾时,都会在公布结果“回答正确”或是“回答错误”之前刻意空出一段时间,或者再一次问“你想好了吗”、“不再改了吗”。
接着,就在大家已经忍耐不住的一瞬间,说出“正确”这两个字。
如果没有前面的“停顿”时间,用再怎么凝重的声音说“正确”,都不能让挑战者有一种攻破难关的感觉。
正是有了这10秒以上的“停顿”,才使得主持人的话显得生动有力。
闲聊时也一样,想要将对话连贯起来,一定要给对方留有“停顿”的余地,充分了解听者的反应之后,再组织后面要说的内容。
真正会说话的人,他们的说话技巧,实际上全依仗的是“不说话”时的技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0-23
会说话是指一个人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1。
会说话的人可以使用语言来表达想法、感受、需求和意图,并与他人进行沟通,这种能力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交流至关重要2。会说话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表达清晰:会说话的人能够用简洁明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对方容易理解。
逻辑严谨:会说话的人能够合理地组织语言,表达出有条理的思路和观点,并且能够用举例、引用等方式支撑自己的观点。
相似回答